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全球制造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變革。數字化、智能化、自動化等新興技術已成為推動制造業發展的重要引擎。我國制造業在經歷了高速增長后,也步入了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
預計2024年,我國裝備制造業穩增長有利因素與風險挑戰并存,裝備制造業整體有望實現穩健增長。有利因素方面,穩增長系列政策持續落地見效,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不斷提升,部分細分領域有望延續高景氣度。不利因素方面,全球經濟下行造成外需下滑、國內需求不足向裝備領域傳導、企業預期轉弱等問題凸顯。建議在供給端、需求端、穩信心等方面持續發力。
當前,以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與先進制造業深度融合發展為主要特征的新一代智能制造正在全球范圍內孕育興起,成為新一輪工業革命的核心技術。中國制造業總體而言大而不強,發展智能制造可推進中國制造業提質增效、由大變強,是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主要路徑。智能生產是新一代智能制造系統的主線,而智能工廠是智能生產的主要載體。
摘要:在全國范圍內選擇100個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城市和園區開展碳達峰試點建設,探索不同資源稟賦和發展基礎的城市和園區碳達峰路徑,為全國提供可操作、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
在“十三五”取得較大成效的基礎上,“十四五”時期及今后推動智能制造發展,必須在制造知識、制造載體、制造手段三方面下功夫,聚焦生產制造智能化、裝備數字化、智能檢測裝備等重點方向,凝煉總結中國方案、中國模式、中國標準等重大成果。以提升企業智能制造實施效益和制造能力為核心目標,建立科學量化的智能制造效能評估體系,充分調動企業內生動力。
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落實《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相關部署,發揮標準支撐引領作用,引導制造業企業運用標準化方式組織生產、經營、管理和服務,形成一批標準化、高水平的系統解決方案,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工業和信息化部決定聯合開展2023年度智能制造標準應用試點項目申報工作。
經過多年探索發展,我國制造業可靠性取得顯著成效,但與國外先進水平仍有較大差距產業基礎存在諸多短板弱項,關鍵核心產品可靠性指標尚待提升,管理和專業人才保障能力不足,成為掣肘我國制造業邁向中高端的突出問題。為提升制造業可靠性水平,實現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2023年第2號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公告,批準GB/T 42562-2023《工業互聯網平臺選型要求》、GB/T 42568-2023《工業互聯網平臺 微服務參考框架》和GB/T 42569-2023《工業互聯網平臺 開放應用編程接口功能要求》3項工業互聯網平臺領域國家標準正式發布,這對完善工業互聯網平臺標準體系,提升多樣化工業互聯網平臺供給能力,推動工業互聯網平臺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工業和信息化部批準《工業用乙二胺四乙酸》等586項行業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