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賽西威汽車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編者按:
惠州市德賽西威汽車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6年11月,其在汽車行業提供:車載信息娛樂系統、空調控制器、儀表類駕駛信息顯示系統、顯示模組與系統、車身控制模塊以及智能駕駛輔助系統(ADAS)和車聯網產品等汽車電子產品的研發與制造。本期汽車專題,結合德賽西威“智能制造綜合標準化與新模式應用重點項目”,藉以闡述如何將自動化與信息化融合,從而打造更為先進的智能工廠。
項目背景
汽車電子系統具有產品種類多、產品集成化程度高的特點,在滿足客戶個性化、定制化的要求后,還要考慮如何在未來持續地為客戶服務。日益增長的新能源汽車具有智能、環保、安全、舒適的特性,例如,智能終端及云服務讓汽車變得更聰明、更加人性化;提高大數據收集能力,給駕駛者提供更多的信息以供判斷,這套系統目前包括但不局限于產品有:北斗定位與導航、智能駕駛安全輔助系統、空氣凈化系統、虛擬儀表、高精度遠近雷達、流媒體攝像頭、車規級高清顯示系統等,更包含基于客戶需求的定制和在線服務,即汽車電子系統產品+服務成為新能源汽車核心系統,具有極大的市場空間。
傳統模式工廠設計體系與驗證方法較簡單、自動化與信息化不足且產線相對固化單一、沒有建立大數據分析與遠程服務機制。傳統模式已經嚴重制約了未來產品的發展,迫切需要新模式以適應需求,具體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設計端
傳統的設計,由于客戶分散在全球各個地方,與客戶同步設計是汽車電子制造商的短板。在這種情況下,開發周期會比較長,因此必須建立一套與客戶在不同物理地點同步的設計體系、縮短產品投放周期同時又不影響質量。
(2)制造端
傳統的工藝制造過程比較長,同時其整體信息化程度又良莠不齊,質量控制和效率聯動比較低。所以必須全新構建制造模式,不但要覆蓋汽車電子領域的多種工藝,還要通過多種方法為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不斷提升效率和質量。
(3)服務端
目前的服務是傳統的售后服務,對客戶的實時支持不到位,也無法滿足客戶日益增長的內容服務需求,如何提高反饋效力,并且通過“互聯網+”的形式來增加服務內容,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項目總目標
建立滿足個性化定制、與客戶協同設計的汽車電子產品(含系統解決方案)和網絡化服務的新產品制造體系,并達成“敏捷設計”、“卓越經營”、“精益供應鏈”三大戰略目標。
項目實施內容
(1)構建產品+服務的制造新模式
針對新能源汽車電子行業多品種、小批量、售后響應慢的需求特點,從產品設計、制造、服務環節進行流程再造,實現車載智能導航在線信息更新、產品安全網關控制、在線軟件升級、用戶功能個性化定制、面向智能駕駛的大數據收集與分析、產品故障在線診斷與維護等遠程服務功能,并從“產品+服務”快速切換的智能制造新模式。
(2)打造工業互聯的智能工廠
運用敏捷設計模式,通過能夠和客戶異地同步設計的方法,縮短開發周期,同時輔以虛擬技術和現實技術相結合,提高產品設計質量;同時打造卓越經營體系,建立新能源汽車電子產業全功能工藝布局,主要包括高精度組裝、可配置自動高效測試系統、智能機器人與信息化融合的工藝生產設備等,輔以大數據收集和分析,不斷提升,適應未來產品多樣化、集成度高的特點;最后通過精益供應鏈體系,將傳統公司制造的單一模式推進到服務+制造的模式,提高效率,增強客戶滿意度。
(3)運用國產智能裝備達到80%以上搭建智能工廠
主要包括智能檢測與裝配裝備、專用生產/裝備設備、智能傳感與控制裝備、智能倉儲系統、智能車隊與機器人等5大類30多種智能裝備。
在建項目完成情況
已經完成自動駕駛安全輔助系統、智能互聯系統的全工藝自動化升級,產品數字實驗室與物理實驗室仿真升級,產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統、需求管理、制造執行系統、質量管理系統、實驗室管理系統、智能倉儲系統、企業管理系統、供應商管理等系統。
有關互聯網、物聯網建設情況
通過構建IoT物聯網平臺,提供平臺和工具,簡化應用程序開發,實現構建物、人員和系統數據的互聯及智能決策;依托設備云和數據管理系統管理設備并安全處理和采集機器及傳感器數據;通過連接軟件實現物聯網通信、軟件連接設備并與之交互,將機器和傳感器數據傳輸到云中;最終實現可視化的智能互聯的制造分析決策。
預期效益
(1)經濟效益
綜合運營成本降低2 0%,產品研制周期縮短30%;生產效率提高60%,產品不良品率降低80%,能源利用率提高10%。
(2)社會效益
支撐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目前在中國新能源汽車、互聯網造車浪潮中被作為首選的合作伙伴,已為車和家、國能汽車、鎣石汽車、蔚來汽車、樂視汽車、上汽配套開發多個車型產品。
打造汽車電子產業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廠,通過行業共性技術(如大數據智能制造協同系統技術、智能物流、檢驗方法等)、關鍵技術(如仿真技術、控制技術、智能裝備、自動化線體等)的研究和輸出,有效帶動汽車電子行業全產業鏈的快速發展。
自主設備達到80%,促進國內制造裝備的發展。
精彩對話
德賽西威汽車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供應鏈管理中心總經理 嚴曉洋
自動化博覽:德賽西威在汽車行業的主要特點和優勢是什么?
嚴曉洋:
(1)融合中西管理文化,國際化貫穿始終
德賽西威成立于1986年,在2010年之前,曾經作為飛利浦、曼內斯曼、西門子三家公司汽車領域重要的中國制造基地;2010年,占有30%股份的德賽工業收購外資70%股份,德賽西威成為惠州國資委控股企業。雖然隨著股權的變更幾度易名,但一直堅持在汽車電子領域耕耘,從未剝離開核心業務。德賽西威多年積累專業性成為無可替代的核心競爭力,有著強大的產品、研發、品質等完整后備支持,這讓車企客戶有了很大的選擇度和自由度。
(2)堅持高效創新,夯實“本土化功底”
根據全球領先的市場調查機構IHS最新發布的《2016年全球汽車電子供應商市場分析報告》顯示,在TOP30全球汽車電子企業里,德賽西威2015~2016兩年里以超過35%的銷售額增長率排在第一位,銷售額在全球汽車電子企業中排名第26名,國內汽車電子行業排名第一。
(3)高度重視自動化、信息化
我們在1987年引進自動插件機,是惠州市第一家引進自動化設備、最早獲得ISO9000認證、首家產值破億的企業。2015年,德賽西威啟動“工業4.0”戰略,在2017年5月,已實現一期“工業4.0”項目,MES、PLM、QMS和智能倉儲系統上線,預計在2020年初步實現數字化工廠建設,將德賽西威打造成為中國汽車電子行業中智能制造的標桿企業,完成敏捷設計、精益供應鏈和卓越經營三大戰略目標。
自動化博覽:您認為自動化技術在中國的汽車行業中應用現狀如何?還存在哪些問題?
嚴曉洋:自動化是汽車制造業實現產業升級的重中之重,是發展智能制造的關鍵環節。
汽車行業是自動化技術應用最早、應用數量最多、應用能力最強的行業,全世界有超過50%的工業機器人應用在汽車行業。自動化技術大幅提高了汽車整車和零部件的質量,同時提升整車裝配技術水平,替代人工完成很多高強度高污染及惡劣環境下的工作,節省人工和管理成本,實現生產和供應鏈信息化、智能化。
相比其他行業,汽車業對產品尺寸、質量、精度和組裝的要求比較高,需要進行高質量、大規模的生產,因此機器人等高端自動化產品的應用率先得到推廣,并不斷對技術創新提出需求。
存在的問題:
(1)投入資金大,德賽西威一個自動化升級項目可能就投入上百萬,甚至上千萬的資金。另外,現在制造業企業本身發展就比較困難,有不少企業很難拿出這么大筆資金進行自動化改造。
(2)專業人才缺失。除了資金,技術研發和應用能力是很多有意向進行“機器換人”企業的最大障礙。全流程自動化改造不是簡單地從國外買回幾臺機器人就可以實現的,還要求企業有應用研發的人才和能力。
(3)整個上下游價值鏈的自動化。
自動化博覽:近幾年,柔性生產在汽車行業表現較為突出,您如何看待客戶的柔性生產需求?德賽西威在此方面有何舉措?
嚴曉洋:與現行的大規模、批量化生產相對應,柔性生產將確保多批次、小產量狀態下產業的獲利能力,確保工藝流程的靈活性和資源利用率。這種生產模式成功后,能夠提供品種更豐富的個性化、功能更齊全的多樣性、性能更穩定的高質量、使用更人性化的產品。因此柔性生產給汽車行業帶來的變化將是:汽車的換代速度會越來越快,越來越個性化。消費者更容易買到自己喜歡的配置和車型;廠家可以更好地控制生產,減少浪費,提高效率。
另外,車廠或零部件廠家將通過互聯網,實現內、外服務的網絡化,采集和分析生產車間的各種信息,實現車廠與消費者之間的實時互動;大數據驅動汽車個性化生產,隨著大規模定制和網絡協同的發展,制造業企業還需要實時從網上接受眾多消費者的個性化定制數據,并通過網絡協同配置各方資源,實現汽車個性化生產;大數據驅動定制汽車批量生產,以定制化為重點的多種類、小批量制造業漸漸成為主流。
德賽西威的措施:
2016年3月31日,德賽西威正式宣布西門子成為其產品生命周期管理(PLM)軟件領域的合作伙伴。2017年5月,德賽西威PLM系統上線。實現從項目管理、產品構思到3D建模、產品設計,再到生產制造、質量管理。最后到銷售服務和產品生命周期結束,優化與固化標準,彈性和規范融合,快速交付高品質產品。
PLM軟件涉及產品開發和生產的各個環節——從產品設計到生產規劃和工程直至實際生產和服務等不一而足。PLM軟件結合制造自動化,可顯著提高生產率,并帶來諸多競爭優勢。對德賽西威而言,這種組合可將新產品上市時間縮短50%。該系統可將分布在不同位置的開發團隊和公司及其供應商連接起來,從而形成一個統一的產品、過程和生產數據渠道。另外,通過主要的CAD/CAM/CAE軟件套件(計算機輔助設計/計算機輔助制造/計算機輔助工程),可針對產品開發提供詳細的三維模型。它支持工程師虛擬創建、模擬和測試產品,以及生產所需的機器設備。PLM系統中的Tecnomatix軟件是為整個生產的虛擬設計和模擬而開發的。借助這種被稱為數字化制造的程序,公司可規劃生產,同時進行產品開發。
摘自《自動化博覽》2017年6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