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述
上海高橋石化公司熱電事業部共有六爐五機,其汽輪機均是由上海汽輪機有限公司生產的抽汽機組和背壓機組,采用母管制方式運行,調節系統均為純液壓調節系統。2003年熱電事業部與北京和利時系統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和利時公司)合作,在機爐DCS系統改造的同時,對汽輪機組的液壓調節、保安系統進行了DEH電液調節系統改造,其中,針對主汽閥的改造方案經歷了多次的探索和研究。
2 改造前主汽閥的功能
在高壓汽輪機的純液壓調節系統中,主汽閥又稱自動主汽門或自動關閉器,由操縱座、滑閥和閥體三部分組成,其主要作用是:
(1) 機組沖轉、升速、暖機過程中,通過操作手輪控制主汽閥內預啟閥的開度,調節進入汽輪機的主蒸汽流量,手動開環控制汽輪機的轉速,滿足全速條件后,升速至2850rpm附近,轉速再切換到由調速系統通過調節閥實現閉環自動控制,由手動將主汽閥開足。這是用主汽閥沖轉的方式。另外也可以先將主汽閥開足,采用電動主閘門旁路門沖轉。
(2) 保障機組安全,當機組超速110%n0后,保護(電氣、機械)動作或其他停機保護動作打閘時,安全油壓力失去,迅速關閉主汽閥和調節汽閥。主汽閥的全程關閉時間要求小于1秒。
(3) 脫扣保護,當打閘后主汽閥關到零位,操縱座內活塞與罩蓋脫開,活塞下部壓力油通過其上部打開的小孔泄油,當掛閘復位后安全油壓建立,主汽閥不會自動開出,必須將手輪關到零位,活塞上部小孔封閉,主汽閥才能繼續開出??煞乐拐`操作引起機組超速事故。
3 主汽閥的改造目標和存在的問題
根據制造廠的規定,母管制運行的機組不宜采用調節汽閥沖轉,以防止噴嘴局部進汽對汽缸加熱不均勻,而造成溫差過大,熱應力超標。所以要求機組啟動沖轉時,全開調節汽閥,而用主汽閥中的預啟閥啟動沖轉。
對汽輪機組的調節保安系統進行DEH電液調節系統改造后,要求實現主汽閥的自動控制,主汽閥應當具備大范圍的轉速閉環控制功能,即能對機組啟動時的暖機轉速、暖機時間、升速率等進行準確平穩的自動控制。
綜上所述,主汽閥的改造目標如下:
(1) 主汽閥由手動控制改為自動控制(技術指標為:轉速控制范圍:40~3600r/min,轉速控制精度≤±1 r/min);
(2) 保留主汽閥原有的保護功能,一是當安全油失壓后,快速關閉,二是當其打閘關閉后,必須經過重新掛閘,才能建立起安全油壓;
(3) 主汽閥內的預啟閥應具有根據行程對蒸汽流量的平穩控制的功能,即其流量特性應近似線性;
(4) 能夠實現汽機跳閘后的快速掛閘。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存在兩個問題,一是主汽閥由手動控制改為自動控制,要有新的控制系統;二是主汽閥閥桿改造問題。
4 改造方案的對比和選擇
關于主汽閥閥桿改造問題比較簡單,筆者將原來球形的預啟閥型線改造為梨形的預啟閥型線,預啟閥座也配套更新,滿足預啟閥流量特性近似線性的要求。而閥桿其他尺寸保持不變,以確保與原部套通用。
關于主汽閥的自動控制改造問題比較復雜,有以下三種改造方案。
方案一:采用更換大部分的主汽閥閥芯部分的零部件,包括閥桿和預啟閥座,取消原主汽閥操縱座,改用單側進油的油動機,該油動機通過杠桿控制主汽閥閥桿的位移。
方案二:采用伺服電機代替原主汽閥操縱座的手輪,來控制主汽閥閥桿的位移,從而控制機組轉速。
方案三:對原主汽閥操縱座實行局部改造,保留操縱座的筒體、活塞、彈簧等部件,作為單側油動機使用,設計增加一套操縱座控制滑閥和一套安全油復位控制滑閥。
三套方案的綜合比較如表1所示。
表1 三套方案的綜合比較
方案二的伺服電機方案是早期老機組DEH改造中常用的方法,結構簡單、容易實施,但有一顯著缺點是很難實現跳閘后的快速掛閘,例如在做完撞擊飛環的超速試驗后,要求能進行快速掛閘,否則機組的轉速會降得很低。而用伺服電機將主汽閥全行程關閉是不可能做到快速的。
方案一的上汽改造方案是近幾年DEH改造的常用方法,改造范圍大,完全符合DEH改造的各項技術要求,但是由于市場供求形勢的變化,其價格日趨昂貴,系統也很復雜。
方案三正是在方案一無法實施的困難條件下,由和利時公司和上海高橋石化公司技術人員經過大膽創新,設計出的一套全新的改造方案。該方案滿足了DEH改造的各項技術要求,而且其跳閘油路為冗余配置,安全性最好,價格適中。但新方案沒有應用業績,是否能成功有待驗證。
5 改造方案簡介
新的主汽閥控制系統原理圖如圖1所示。為適應自動升速控制功能的需要,對主汽閥操縱座進行改造,更換部分零件,將手動控制改為自動控制。
圖1 主汽閥控制系統原理圖
在主汽閥操縱座的活塞與罩蓋間增加一彈簧,將原來帶手輪傳動的上蓋去掉,更換一個帶油缸的上蓋,在無安全油壓時罩蓋將被彈簧彈起;安全油壓建立時,在油壓力作用下,罩蓋被壓下,脈動油即可控制活塞向上移動。
增加一套主汽閥操縱座控制塊(滑閥)。該滑閥由DDV閥控制,功能相當于單側油動機的放大滑閥,把從電液轉換器DDV閥來的脈動油控制信號放大,使得壓力油轉變為二次脈動油,去控制活塞的行程?;钊苿訋娱y桿的移動,與閥桿相連的LVDT(行程發訊器)將實際的行程作為反饋信號輸入DEH控制系統。另外還增加一套安全油復位控制滑閥,該滑閥由掛閘油(即復位油)控制。示意圖如圖1所示。設P1為壓力油,P2為安全油,P3為掛閘油,PX為脈動油,S表示面積。當P2?S2>P1?S1,即安全油P2大于0.55 P1時,滑閥能保持自鎖。安全油接通平衡油,作用于主汽閥操縱座上部的油缸;當安全油P2小于0.55 P1時,滑閥能跌落,不再自鎖。安全油與平衡油均接通排油,使主汽閥操縱座上的罩蓋被彈簧彈起。
在執行掛閘操作時,掛閘油壓力建立,P3=P1=1.2MPa,則:
掛閘油的作用力F3=P3?S3=738N,壓力油的作用力F1=P1?S1=420 N。
F3>F1,可確保掛閘油克服壓力油的阻力,將滑閥推至上部,然后掛閘油壓力消失,但滑閥在安全油的作用下,已能保持自鎖。
上文所述其跳閘油路為冗余配置,正是指安全油復位控制滑閥和主汽閥操縱座控制塊(滑閥)這兩套油路。當機組保護系統發出跳閘信號后,AST電磁閥動作,泄去安全油壓力,安全油復位控制滑閥跌落,平衡油接通排油,罩蓋彈起,使活塞上部封油口打開并排油。同時DEH系統控制DDV閥復位,主汽閥操縱座控制塊動作,使得二次脈動油接通排油。在兩套油路共同作用下,確保主汽閥迅速關閉。
6 結論
DEH系統改造結束后,委托華東電力試驗研究院進行了機組調節系統性能試驗。其中主汽閥關閉時間測試數據見表2。
表2 主汽閥關閉時間測試數據
上述數據均小于1秒,符合制造廠標準,而且比改造前0.9秒左右的時間有明顯改善,提高了機組的安全性。
其他技術指標如轉速控制范圍、精度等,通過試驗,均符合設計指標。這些試驗和數據證明改造是成功的。
在我國石化等行業的自備電廠、熱電廠中,有著大量類似上海高橋石化公司的中、小型汽輪發電機組,該公司在DEH改造中主汽閥控制系統的技術創新的成功有著積極的推廣意義,為以后的技術改造增加了一個經濟、安全的選擇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