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濤 曲申田 王陽
1 前言
雞西電廠技術改造工程新建二臺2×25MW供熱機組,#2機組2003年1月25日20時順利通過168小時滿負荷運行,2003年3月15日#1機組在168滿負荷試運行期間,機組自動化控制系統方面吸取各方面的優點,從控制系統和自動化程度上都達到比較先進的水平。
2 系統概況
125MW機組控制系統采用北京和利時公司的MACS-Ⅱ控制系統,主要完成MCS、SCS、CCS功能,DCS系統硬件包括9個I/O站、1個電源分配柜、6個DO機柜、8個DI機柜、2個服務器機柜、4個操作員站、1個工程師站、1個打印機控制站、2個通訊站(與FSSS、DEH通訊),開關量完全采用隔離的方式進行運算。MACS-Ⅱ系統的組成包括:網絡、工程師站、操作員站,網絡分為監控網絡、系統網絡、控制網絡三個層次。
MACS-Ⅱ系統具有的功能有:數據采集、控制運算、閉環控制輸出、設備和狀態監視、報警監視、遠程通信、實時數據處理和顯示、歷史數據管理、日志記錄、事件順序記錄、事故追憶、圖形顯示、控制調節、報表打印、高級計算、組態、調試、下裝、診斷。
工程師站具有的功能有:建立目標工程、系統設備組態、數據庫組態、算法組態、圖形組態、報表組態、事故庫組態、編譯生成、系統下裝。
操作員站具有的功能有:在操作員站上運行的軟件是MACS-Ⅱ系統專用實時監控軟件,運行在多任務操作系統中,主要任務有顯示、會話、報警、日志管理、控制調節、歷史庫管理、系統庫管理。操作員站是重要的人機交互界面,支持專用工業鍵盤、軌跡球等外部設備。
圖1 MACS-Ⅱ系統體系結構
3 MACS-Ⅱ控制系統功能
系統構成參見圖1。DCS分散控制系統按照系統和功能分配在不同的站內,每個控制站內采用雙DPU主控單元,電氣的DAS點和開關控制納入DCS,380V備自投開關的投切也納入DCS控制,電氣控制納入DCS目前還在嘗試中,同時也是對DCS系統的一次全面考驗。
① #10~#11站實現爐側SCS功能。
② #12~#13站實現機側SCS功能。
③ #14~#17站實現機爐MCS功能。
④ #18站實現電氣ECS功能。
⑤ #19站實現爐側FSSS功能。
⑥ #20站實現機側DEH功能。
#10 I/O站對SCS及DAS點進行信號處理。SCS順控設備的處理,主要完成鍋爐信號報警組態處理,一次風門、二次風門、三次風門控制,給粉機系統控制,排粉機控制,甲乙磨煤機程控啟動,甲乙磨煤機低油壓保護,甲乙磨煤機保護,鍋爐大聯鎖保護,輸粉機控制,制粉系統順控設備控制。
#11 I/O站對SCS及DAS點進行信號處理。SCS順控設備的處理,主要完成鍋爐信號報警組態處理,吹灰程控,定排程控,給粉電源控制,鍋爐大聯鎖保護,鍋爐汽水系統控制,鍋爐汽包水位保護控制,鍋爐過熱器安全門保護控制,送風機保護聯鎖及控制,引風機保護聯鎖及控制,制粉系統順控設備控制。
#12 I/O站對SCS及DAS點進行信號處理,SCS順控設備的處理,主要完成鍋爐輔機信號報警組態處理,除氧器順控設備的控制,低負荷保護控制,凝汽器系統控制,低加疏水控制,高加保護控制。
#13 I/O站對SCS及DAS點進行信號處理,SCS順控設備的處理,主要完成汽機信號報警組態處理,甲乙給水泵保護及控制,甲乙給水泵再循環系統控制,高低旁路控制,汽機真空系統保護控制,汽機潤滑油系統控制,發電機密封油系統控制,工業水系統控制,軸封蒸汽系統控制,減溫減壓系統控制,軸封風機控制。
#14 I/O站對MCS及DAS點進行信號處理,實現MCS控制系統中的協調控制和給粉控制。完成SCS系統中的儀表空壓機系統控制。
#15 I/O站對MCS及DAS點進行信號處理,完成給水控制系統、一級減溫控制、主汽溫度控制、再熱汽溫控制。
#16 I/O站對MCS及DAS點進行信號處理,完成兩臺送風機自動控制、完成兩臺引風機自動控制、完成兩臺磨煤機溫度自動控制、完成兩臺磨煤機入口負壓自動控制、完成兩臺給煤機控制、鍋爐燃油壓力自動控制。
#17 I/O站對MCS和ECS以及DAS點進行信號處理,主要完成MCS控制系統中的高加水位自動控制、廠用蒸汽溫度自動控制、廠用蒸汽壓力自動控制、除氧器水位自動控制、除氧器壓力自動控制、高壓軸封壓力自動控制、低壓軸封壓力自動控制、減溫減壓溫度自動控制、減溫減壓壓力自動控制、凝汽器水位自動控制、#1低加水位自動控制。完成ECS控制系統中的低備變1DL開關控制、化學變1DL開關控制、#1除塵變1DL開關控制、#2除塵變1DL開關控制、#1輸煤變1DL開關控制、#2輸煤變1DL開關控制。
#18 I/O站對ECS信號進行處理,完成380V(IIA、IIB)段備用分支開關、380V(IIA、IIB)段母線備自投開關控制、高壓起備變低壓側(IIA、IIB)段開關控制、廠用開關控制、#2低廠用1DL開關控制、#2低廠用(A、B)段ZKK開關控制、高壓工作變(1DL、2DL、3DL、4DL)開關控制、發電機220kV開關控制。
4 軟件編制
組態軟件的編制在工程師站進行,組態分為系統設備組態、數據庫組態、算法組態、圖形組態、事故庫組態,組態完成后在數據庫進行聯編,聯編成功后對服務器和操作員站進行下裝,系統重新啟動后生效,并可在線運行。
控制算法組態,用戶根據系統工況完成MCS組態、SCS組態工作,完成組態工作后進行頁編輯、站編輯、工程編輯,然后生成底圖,以便在線進行調試打開使用。
控制表組態:系統根據運行的要求對控制表進行組態,主要完成各種報表組態,對于MACS-Ⅱ除報表以外不需要進行組態。
事故庫組態:根據系統出事故的根源對事故進行事故追憶,事故追憶最多可分成20個,每個事故中事故源最多分為5個,每個事故中追憶組最多分為6個,每個事故中實時點最多分為20點。SOE事故追憶只在數據庫中進行填寫SOE屬性即可。
圖形組態,可根據系統繪制圖形然后進行動態連接,動態點的連接必須調用數據庫定義點,手操器連接須在算法組態完成后才能夠進行。
5 控制方式
控制系統主要方式有“手動”、“自動”、“串級”、“跟蹤”四種狀態。
手操器有“手動”、“強制手動”、“自動”、“跟蹤”四種狀態。
控制系統在“手動”狀態下,根據系統工況由運行人員輸入數值完成系統功能;在“自動”狀態下,控制系統按照預先組態好的控制方式進行控制,自動完成所有控制及監視功能。在“手動”狀態下,控制系統在操作員的控制下發出指令信號來完成控制功能;在“串級”狀態下,完成串級自動控制系統的功能;在“跟蹤”狀態下,控制系統滿足控制功能的要求,完成整個系統的功能。
6 畫面分區及操作方法
(1)該系統畫面監視屏幕共分十個區,分別是:① 工具欄菜單區。用鼠標單擊其中的圖標按鈕,可彈出相應的功能菜單;② 工程名區。顯示當前工程名;③ 報警及SOE提示區。當有新的報警信息時,“報警顯示”條閃爍;④ 時間及版本區;⑤ 系統開發商標區;⑥ 報警條報警信息顯示區。顯示最新的報警信息;⑦ 操作日志顯示區。顯示最新的報警信息;⑧ 操作員站狀態信息顯示區。顯示本操作員站的計算機名、登錄域名、站號、用戶名、登錄級別、權限及內存使用信息;⑨ 圖形顯示區。最多可切分成8個子窗口顯示不同圖形文件;⑩ 狀態條區。顯示當前登錄的用戶級別和權限,以及當前運行的主、從服務器標識符,用鼠標單擊此標識符將彈出服務器狀態窗口。
(2)圖形顯示區在系統畫面中可顯示動態點所對應的I/O站號、模件位置、通道號;熱點交互特性中可彈出手操器、電動機、電動門、電磁閥、普通窗口進行操作;用戶可根據需要自定義綜合趨勢、開關趨勢、XY趨勢等。用戶登錄級別有三種:監視級別、操作員級別、工程師級別。
7 網絡構成
系統網絡分為三層,監控網絡(M-NET)實現工程師站、操作員站、打印機站與服務器的互聯,系統網絡實現現場制站與服務器的互聯,控制網絡(C-NET)實現現場控制站與過程I/O站的通訊。系統網絡分為雙層結構,當一條網絡出現問題時不會影響到系統的正常運行,現場控制站主控單元雙DPU組成,互為冗余,提高了系統網絡的穩定性。
圖2 MACS-Ⅱ系統網絡結構
8 網絡抗干擾特性
當進入MACSTM系統的信號、供電電源或MACSTM系統設備本身出現問題時,有效的接地系統可以迅速將過載電流導入大地。接地系統能夠為MACSTM提供屏蔽層,消除電子噪聲干擾,并為整個控制系統提供公共信號參考點。系統設計中為了不受外界干擾提高系統的抗干擾性能,具體的措施有:
①每個現場控制站機柜最多設有4條接地匯流條,柜底也接有匯流條,接地匯流條與機柜絕緣。將現場信號電纜的屏蔽地連至接地匯流條,匯流條的另一端接至電氣接地網接地體。
②所有現場來的開關量控制信號均通過信號隔離和中間繼電器隔離。
③I/O接線全部采用屏蔽電纜進行屏蔽。
④所有的接地信號都通過匯流條與電氣接地體相連。
由于采取有效的抗干擾的措施,在整個#2機組調試啟動過程中,只損壞了一個模件,系統穩定運行。
9 結語
MACSTM系統在雞西熱電有限公司2×125MW應用至今,在#2機組168運行中和#1機組168試運行期間,沒有因為MACS-Ⅱ系統出現異常而造成系統死機現象而影響168運行,雖然也存在某些不足之處,但是問題都已一一得到解決,從總體上看,運行正常穩定,各項技術經濟指標基本上達到要求,收到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