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EAM 系統在資產密集型企業得到了推廣和應用。 然而,不少企業在實施后發現:通過EAM 系統來打印日常巡檢、點檢的單據,不但費時費力,而且現場采集的數據需要人工二次錄入到系統之中,這增加了一線員工的負荷,同時,紙面的記錄也無法保證現場工作的真實性和時效性。由于這些原因,大多數企業更多地是利用EAM管理設備定修的計劃工作。而在現場管理方面,EAM的應用有一定的局限性。
預防性和預測性維修是企業維修管理發展的愿景。然而,如果不能有效地通過日常設備檢查工作,提前發現故障前期征兆,則定修計劃的針對性將不夠完善,同時,也不利于消除設備的緊急停機事故
本文探討了移動作業管理系統在設備現場管理方面的應用,以及其與EAM 的關系。
移動作業系統和EAM 的應用定位不同
EAM(企業資產管理系統,其前身為CMMS – 計算機化的維修管理系統),其本質是以維修工單管理為線索,整合了備件庫存、備件采購、和工作計劃功能模塊,管理故障維修全過程的信息化管理系統。它主要構建了設備維修的計劃模型- 在什么時間、用什么資源(人、物)、用什么方法、來修理一個設備 ,因此EAM 更關注于計劃層面(甚至有人稱之為“資產密集型企業的ERP系統”),同時,它關注的是“解決故障”的整個策劃過程。
移動作業系統是近年來國外發展迅速、面向現場作業的一個新的解決方案,它由兩個主要的部分組成 :軟件系統和移動終端( 基于WINDOWS MOBILE技術的、工業級掌上PDA 電腦),通過軟件系統可以靈活的定義現場作業的任務,這些任務可以通過無線網絡下載到員工移動終端里,工人在日常的設備檢查或操作的過程中,從掌上電腦中獲取工作指令(從而擺脫紙面的繁瑣作業記錄),現場收集的數據和工作完成情況,可以通過無線網絡實時上傳到后臺軟件數據庫中,供工程人員或管理人員進行審核,從而大大提高了現場作業的透明度。同時,系統整合了RFID 和條碼技術,對于關鍵的設備必須“到位掃描”現場的設備條碼或RFID 標簽 ,才能進行數據的記錄,從而有效的保證了數據的真實性和時效性。
移動作業系統事實上可以部署和管理任何室外的作業任務。如:復雜設備的開停機操作程序、生產巡檢任務、維修點檢或巡檢任務、設備測試、安全審查、環保審查、應急操作程序等。在資產密集型企業中 ,移動作業系統比較典型的應用是設備的巡檢和點檢作業管理,它主要構建了一個故障預防的執行模式 – 那些人、在哪里、執行了那些任務,發現了什么問題。 因此,移動作業系統更關注執行層面,同時,它關注的是“發現故障”的整個執行過程。
應該說: “發現故障”與“解決故障”是良好的設備管理不可或缺的兩個方面, 基于“移動作業系統”所發現的設備早期故障征兆, 可以幫助“EAM”可以在合理的時間里,更有針對性的安排檢修計劃。
移動作業系統對EAM 維修計劃的優化
實施了EAM 的企業,大都建立了設備的定修計劃( 或者按照日歷時間,或者按照運行時間,來定期檢修或更換設備的部件),然而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維修人員往往發現很多部件還沒到壽命周期就被更換,同時,有經驗的設備管理人員還會發現:頻繁的定修并不能提高設備的可靠性,反而在設備維修后,存在一個潛在的“故障高發期”。
這并非是個別現象,根據RCM(以可靠性為中心的維修)的研究表明:在復雜的設備系統中,往往有大量的部件找不到合適的定修周期 (如軸承、液壓、氣動元件、自控裝置等,其壽命周期與運行工齡沒有必然的聯系),而頻繁的拆裝會打破設備原有的“平衡”,因此定修后,完全有可能造成故障頻率的上升。這就是人們常說的 “過度維修”的現象。
要解決過度維修的問題,就應該更好地檢測設備的運行狀態。提高維修的針對性和科學性。設備狀態檢測技術大體上分為兩大類:在線狀態檢測和離線狀態檢測, 在線檢測投資大,但數據采集的頻率高,一般適用于關鍵的設備。離線檢測指的是: 利用便攜式的設備點檢儀器,在日常巡檢或點檢的過程中,人工采集狀態數據。然后通過軟件系統對數據進行分析,以預測設備的劣化趨勢。
移動作業系統采用了離線檢測技術(也可以說是入門級的狀態檢測技術),它可以與符合標準的點檢儀器進行集成, 因為它使用了便攜式的點檢儀器,所以應用范圍更廣( 幾乎對所有的設備都可以進行檢測),從而使EAM 的定修計劃有的放矢,同時降低了維護成本。
移動作業系統有助于提高設備持續運行率
一個令維修管理人員普遍頭痛的問題是: 設備的緊急故障時有發生,在搶修的作業模式下,維修的壓力是比較大的,一方面,如果不能以最快的速度修復設備,則可能造成停機事故,另一方面,緊急搶修的情況下,人員\備件等資源的齊套壓力往往較大,或意味著更高的成本( 加班、緊急采購等)。實際上,在緊急搶修的情況下,員工根本不會有時間登陸EAM系統,而是以最快的速度趕赴現場,進行實際的修理工作,在這種情況下,EAM的計劃能力得不到有效的體現,因此只能起到事后記錄的作用。
要改變緊急維護的狀況,必須提前發現問題,這樣可以給維修人員較為充足的計劃時間 ,在計劃完善的情況下, 實際的修理工作將進行的更為順暢、更有效率。而對于前期故障的發現,恰恰是移動作業系統應用的強項,利用它可以在設備出現故障征兆的前期,就反映給維修部門或管理層,提前做好維修的準備, 并且有可能將實際的修理工作,安排在計劃停機的時間內;或者,在設備劣化趨向臨界狀態之前, 進行故障修復 - 因為,提前進行了準備,則大大節約了維修時間。
只有依靠運行人員或工藝人員在日常巡檢、點檢的過程中,及時發現問題,才可能大大降低緊急故障的頻率,設備部門才可能真正的騰出手來,更為科學的、系統的分析設備的故障模式并制定相應的維護策略,因而從根本上提高設備的持續運行時間。
移動作業系統和EAM系統的數據集成
移動作業系統和EAM 系統的數據集成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1:維修申請
當巡檢或點檢發現設備的故障時, 尤其是運行或工藝人員發現相關問題時,毫無疑問,這個故障需要自動傳輸到EAM 系統中,建立一個維修申請,然后,通過EAM 系統來管理其修復的過程,比較理想的做法是: 在移動終端上,定義必要的設備運行標準,當員工輸入實際運行參數后,如果超標,則自動彈出維修申請的界面,提示員工輸入。輸入完成后,通過系統接口自動將數據傳輸到EAM系統中。
這種做法的好處在于:避免了運行或工藝人員對設備故障 “視而不見,或視而不以為然”,也確保了維修申請的科學性。同時,移動終端上,還可以查詢歷史的維修申請情況,避免重復的錄入。
2:設備資產
在EAM 系統中,已經定義了設備的代碼,為了統一標準,可以將這些設備代碼下載到移動作業系統中。
移動作業系統和移動EAM 的比較
以上主要討論了現場設備巡檢和點檢對維修方面的影響,這似乎讓IT服務商認為:如果圍繞著EAM,開發一個移動EAM的軟件程序,鑲嵌在PDA上就可以解決以上所說的問題。這種想法和做法有其局限性,因為,現場管理涉及到生產操作、安全、工藝品質等多個方面的作業任務管理。
現將IntelaTrac (Wonderware 移動作業和決策支持系統)與移動EAM對比如下:
點擊看原圖
基于以上的對比,以及從國外世界500強的石化(埃克森美孚、殼牌、BP等)、化工(杜邦、陶氏化學等)行業的應用案例研究看 ,目前,這些企業大都采用獨立的移動作業系統 ,并將其與EAM 集成,這種做法不單保證了核心產品的功能、技術、集成能力的不斷發展,而且,構建了跨部門的、多應用的卓越生產“移動執行平臺”。
作者簡介:莫軍 (jun.mo@wonderware.com) ,現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