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小區供水系統用于對小區內生活、消防和噴淋用水的自動供給,是住宅小區公用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供水系統通過對水泵、閥門等設備的開、關和聯鎖來實現小區的正常供水,從而達到居民正常生活和人員、設備安全的目的。
我國的電動機用電量占全國發電量的60%~70%,風機、水泵設備年耗電量占全國電力消耗的1/3。造成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是:風機、水泵等設備傳統的調速方法是通過調節入口或出口的擋板、閥門開度來調節給風量和給水量,其輸出功率大量的能源消耗在擋板、閥門地截流過程中。變頻調速恒壓供水控制裝置能夠極大地改善給水管網的供水環境,該系統可根據管網瞬間壓力變化,自動調節水泵電機的轉速和多臺水泵的投入和退出,使管網主干出口端保持在恒定的設定壓力值,整個供水系統始終保持高效節能和運行在最佳狀態。
2 水泵變頻調節原理
由于風機、水泵類大多為平方轉矩負載,軸功率與轉速成立方關系,所以當風機、水泵轉速下降時,消耗的功率也大大下降,因此節能潛力非常大,最有效的節能措施就是采用變頻調速器來調節流量、風量,應用變頻器節電率為20%~50%,而且通常在設計中,用戶水泵電機設計的容量比實際需要高出很多,存在“大馬拉小車”的現象,效率低下,造成電能的大量浪費。
根據水泵的相似定律,變速前后流量、揚程、功率與轉速之間的關系為:
式中P1、H1、Q1為轉速N1的功率、揚程、流量;
P2、H2、Q2為轉速N2的功率、揚程、流量。由此可見,當水泵在變負荷工作情況下,采用變頻器調節水泵電機轉速時,軸功率隨轉速比的三次方關系進行變化,節電效果明顯。
3 PID調節的基本原理
在工程實際中,應用最為廣泛的調節器控制規律為比例、積分、微分控制,簡稱PID控制,又稱PID調節。PID控制器問世至今已有近70年歷史,它以其結構簡單、穩定性好、工作可靠、調整方便而成為工業控制的主要技術之一。當被控對象的結構和參數不能完全掌握,或得不到精確的數學模型時,控制理論的其它技術難以采用時,系統控制器的結構和參數必須依靠經驗和現場調試來確定,這時應用PID控制技術最為方便。即當我們不完全了解一個系統和被控對象﹐或不能通過有效的測量手段來獲得系統參數時,最適合用PID控制技術。PID控制,實際中也有PI和PD控制。PID控制器就是根據系統的誤差,利用比例、積分、微分計算出控制量進行控制的。
3.1 比例(P)控制
比例控制是一種最簡單的控制方式。其控制器的輸出與輸入誤差信號成比例關系。當僅有比例控制時系統輸出存在穩態誤差(Steady-state error)。
3.2 積分(I)控制
在積分控制中,控制器的輸出與輸入誤差信號的積分成正比關系。對一個自動控制系統,如果在進入穩態后存在穩態誤差,則稱這個控制系統是有穩態誤差的或簡稱有差系統(System with Steady-state Error)。為了消除穩態誤差,在控制器中必須引入“積分項”。積分項對誤差取決于時間的積分,隨著時間的增加,積分項會增大。這樣,即便誤差很小,積分項也會隨著時間的增加而加大,它推動控制器的輸出增大使穩態誤差進一步減小,直到等于零。因此,比例+積分(PI)控制器,可以使系統在進入穩態后無穩態誤差。
3.3 微分(D)控制
在微分控制中,控制器的輸出與輸入誤差信號的微分(即誤差的變化率)成正比關系。
自動控制系統在克服誤差的調節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振蕩甚至失穩。其原因是由于存在有較大慣性組件(環節)或有滯后(delay)組件,具有抑制誤差的作用,其變化總是落后于誤差的變化。解決的辦法是使抑制誤差的作用的變化“超前”,即在誤差接近零時,抑制誤差的作用就應該是零。這就是說,在控制器中僅引入“比例”項往往是不夠的,比例項的作用僅是放大誤差的幅值,而目前需要增加的是“微分項”,它能預測誤差變化的趨勢,這樣,具有比例+微分的控制器,就能夠提前使抑制誤差的控制作用等于零,甚至為負值,從而避免了被控量的嚴重超調。所以對有較大慣性或滯后的被控對象,比例+微分(PD)控制器能改善系統在調節過程中的動態特性。
4 變頻恒壓供水系統設計
傳統的供水模式采用屋頂水箱和水泵聯合供水,水質容易受到二次污染,供水不安全。在全自動恒壓變頻供水裝置中直接提升供水,衛生、安全、可靠,用戶隨時都能飲用新鮮水,避免了二次污染,且設備占地小、性能穩定、能耗低等優點。我們對運行環境進行了現場考察和反復研究,在可靠性、穩定性、方便性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采用先進、實用、可靠的PLC做控制,提出了基于和利時公司LM的控制方案。
變頻恒壓供水系統主要由兩部分組成,機械系統和控制系統。機械系統主要由水泵、壓力罐和管路組成。控制系統主要由可編程控制器(PLC)、變頻器、智能壓力表、繼電器等組成。系統的結構圖如圖1所示:
圖1系統結構圖
該系統有6路數字量輸入、6路AC220V數字量輸出、1路4~20mA的變頻器頻率信號和1路4~20mA的壓力信號,同時對外輸出4~20mA的變頻器頻率信號,因此,本系統配置1個CPU模塊LM3105、1個模擬量輸入模塊LM3310和1個模擬量輸出模塊LM3320。系統的I/O表如表1所示:
表1系統I/O分配表
5 工藝流程控制
整個系統的控制對象是兩臺水泵,通過出口壓力決定投入泵的數量、變工頻切換和變頻器的工作頻率。PLC通過采集出口壓力和變頻器的當前頻率對頻率做反向的PID調節運算。PID參數的整定對于系統輸出的穩定性、準確性和快速性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PID參數整定的方法很多,概括起來有兩大類:一是理論計算整定法;二是工程整定方法,它主要依賴工程經驗,直接在控制系統的試驗中進行,且方法簡單、易于掌握,在工程實際中被廣泛采用。該系統采用的是工程整定方法中的一種臨界比例法。臨界比例度法是采用純比例將系統投入自動,此時積分時間放最大,微分時間放0。逐漸減小比例度,使系統剛剛出現等幅振蕩,記下這時的比例度Pbc和振蕩周期Tc, PID的比例度和積分時間P=2.2PbcT=0.85Tc。系統的控制流程圖如圖2所示:
圖2 控制流程圖
6 PLC控制系統的優點
自動化供水系統選用和利時公司的小型一體化PLC取代了原系統繼電器控制回路,減少了能源損耗,節省了人力資源,本系統有以下優點。
采集精度、分辨率高
和利時公司LM模擬量模塊誤差在0.5%以內,采用12位精度的數據寄存器。
采集速度快
和利時公司LM模擬量模塊采集周期小于6毫秒。
可靠性高
本系統的控制核心是和利時公司LM,能夠在惡劣的環境中長期、可靠、無故障地運行,接線簡單,維護方便,隔離性好,抗腐蝕能力強,能夠適應較寬的溫度變化范圍,平均無故障時間間隔(MTBF)大于15年。
功能強大
和利時公司LM的編程語言遵從IEC61131-3標準,易學、易懂、易用。除了具有傳統的指令表、梯形圖和功能塊圖等編程功能外,還具有結構化文本和順序功能圖等編程功能。和利時公司的PLC系統提供了多種應用功能模塊,包括各種通訊功能模塊、可以具體到年月日和時刻的多種定時器和超長時間繼電器等,方便了各種功能的實現,有利于縮短開發周期和節省程序容量。
7 結束語
基于G3系列PLC的自動化供水系統,大大降低了供水的能耗,節省了人力資源,是供水系統的發展趨勢。
參 考 文 獻
[1] 《LM硬件手冊》,杭州和利時自動化有限公司,2006
[2] 《LM軟件手冊》,杭州和利時自動化有限公司,2006
[3] 《LM指令與功能塊手冊》,杭州和利時自動化有限公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