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背景
公交車是城市最重要的公共運輸工具,相對于其它如捷運、火車等,目前公交車系統所提供的信息并不多,除了路線圖外,幾乎沒有其它相關信息。如何優化運用資源,完善的車隊管理系統,不僅可應用于一般企業,達到提升效益降低成本的目的,在公共運輸系統中,更延伸出多元應用,打造出信息化城市。由IT設備來進行車隊管理,將可使運營商提升管理效率、降低成本、改善服務形象。導入車隊管理的運營商,在信息的全面性與透明度掌握都更高。不僅在配送路線的安排便可讓車輛調度逼近優化,在最短的時間服務最多的顧客,而就成本考慮,在相同或更短的時間內完成更多配點的運送,每一配點所平均支付的油料、車輛維修成本也就相對降低,達到了降低成本的目的,最后再從改善運營商形象角度考慮,當駕駛人的駕駛行為被隨時監管,違規事件就會相對降低,在運送的時間質量的管控也會有所提升,這無論在客戶或社會兩端,對運營商形象都有正面效益。
臺北市政府幾年前開始建置「臺北市公交車動態信息系統」,至今已完成前三期建置,正在進行第四期,預計隨著研華的車隊管理平臺VITA逐步導入后,將可提供民眾更完整的信息服務,提升大眾運輸服務質量。
系統要求
為了讓乘客更能輕松掌控時間,臺北市政府積極投入公交車動態信息系統建置,要求每輛公交車都加裝衛星定位系統,公車站牌的LED信息板也會傳來公交車預計幾分鐘到站的訊息,公開透明地讓乘客了解公交車動態。
由公交車動態信息系統中,車載設備與智慧站牌所處的環境惡劣,不僅溫差大,還有振動、粉塵等問題,再加上IT設備內部組件多半相當精細,在車輛長期的顛簸行駛下,常會發生故障,因此公車處在采購時,針對系統穩定度與耐用度有特殊要求。以臺北市公交車里面的LCD屏幕為例,其損壞率最高的原因就是來自于震動所引起,若使用無特殊驗證過的產品,其使用壽命不但短,而且維修費用也相當高昂,因此公車處要求必須通過相關認證,已確保系統日后運作順暢。
除了寬溫、防震、防塵外,對外圍設備的支持也相當重要,在臺北市的公交車中,主要的輸出入設備還包括公交車司機報站名的麥克風、顯示站名與路線名的內外LED跑馬燈,這些都必須在主機板上預留輸出入通道,以便快速整合。
l 支持RS-232, USB client 和 DIO擴展
l Built-in data logger capability with flash memory
l ARM/XScale 搭配WinCE.NET平臺,易于方便
解決方案
研華聯合臺灣某供商商迅速為客戶提供了“臺北市公交車動態信息系統”。該系統共包括四個部份,包括公交車上的車載設備、智能型站牌、中控中心與網頁,系統運作方式是從內建GPS與GPRS的車載設備上,將公交車位置發送到中控中心,中控中心再計算出公交車到站時間,將訊息傳往智能站牌,此外乘客也可用計算機、PDA、手機等設備連上中控中心網頁,查詢公交車到站時間與路線。
硬件平臺使用研華VITA-350。 VITA-350基于RISC架構,支持多線程應用,內置GPRS,內置16通道GPS模塊,并具有RS-232和可編程GPIO接口。VITA設計就以車隊管理作為主要應用,整體設計往防震、防塵、寬溫方向進行,并通過CE/FCC、Emark, ISO 7637等車輛專屬認證,因此獲得公車處采用。
系統結構圖
優勢
u 裝備基于WEB方式的GIS實時地圖,VITA-350傳輸GPS信息,時間,溫度等數據回調度中心,供分析和監控車輛運行的狀態;
u 數據報告頻率可自動設置,精確到秒,最大化成本效益;
u 司機可實時看到路線導航信息,方向,速度,異常告警等客制化信息;
u 調度中心可安排更少的人力,以更小的工作量,完成對同樣多數量的車輛的管理,最小化成本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