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過去以單個課題組為單位的科研組織模式,建制化科研組織模式以重大任務為牽引,打破課題組界限,成立跨學科、跨領域、跨部門的研究團隊,實現了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有效合作
在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一種新的科研組織模式讓來訪者印象深刻:負責國家重大儀器專項的某課題組,通過與所內的粒子天體物理中心共建實驗室,實現了人才、設備、工藝技術的互通、共享,不僅提高了經費使用效率,還產出了更多科研成果。
這是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探索建制化科研組織模式帶來的可喜成效。相比過去以單個課題組為單位的科研組織模式,建制化科研組織模式以重大任務為牽引,打破課題組界限,成立跨學科、跨領域、跨部門的研究團隊,實現了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有效合作。這種科研組織模式既滿足了科學研究自由探索的需要,也促進了整體科研能力的提升。
當前,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的不斷深入,科學問題日益復雜,學科多領域融合,技術多相位鏈接,成果多路徑涌現,基礎研究進入“大科學”時代。科研組織模式作為一種多層次、多要素的復雜系統,在科研工作中起著非常重要的協調、組織作用。先進的科研組織模式,能夠有效整合、利用各種科研資源,提高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的整體效益,加快人才隊伍培養。
積極探索建制化科研組織模式,有助于提升國家科技創新整體效能,進一步激發科研主體的創新活力。近年來,我國科技體制改革向縱深推進,在建制化科研組織模式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嘗試,并在實踐中初步展現出優勢。比如,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從頭合成,建制化科研組織模式就發揮了重要作用。
當前,發揮好建制化科研組織模式優勢,還需要進一步完善科研機構內部協調機制,提高資源共享水平,優化科研評價體系。比如,可以依托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科研條件平臺等,開展建制化研究;通過探索建立課題組群、實驗室群等,把相關研究機構組織起來,集中優勢力量開展跨領域、跨學科協同攻關。
以國家戰略需求為牽引,以加快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為導向,以提升國家核心競爭力為目標,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通過建制化科研組織模式等科研新模式新路徑的實踐,有望為解決影響制約國家發展全局和長遠利益的重大科技問題、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發揮更大的作用。
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