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強國建設、民族復興之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教育作為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作出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加快教育現代化的重大決策,確立到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的奮斗目標,推動新時代教育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格局性變化,教育強國建設邁出堅實步伐。習近平總書記圍繞教育發表一系列重要論述,科學回答了“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根本問題,深刻回答了新時代新征程為什么要建設教育強國、建設什么樣的教育強國、怎樣建設教育強國等一系列重大問題,為建設教育強國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全國教育大會召開之際,習近平總書記《論教育》出版了。這部專題文集收入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重要文稿47篇。認真學習這些重要論述,對于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屬性、人民屬性、戰略屬性,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有力支撐,具有重要意義。
一、堅持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
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強黨的領導是做好教育工作的根本保證。這一點任何時候都不能有絲毫動搖。必須牢牢掌握黨對教育工作的領導權,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使教育領域成為堅持黨的領導的堅強陣地。習近平總書記對這個重大問題的深刻闡述,是貫穿這部專題文集的一條紅線。
牢牢掌握黨對教育工作的領導權。堅持和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關乎教育的性質,關乎教育的興衰成敗。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教育事業。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教育事業用幾十年時間走過西方發達國家幾百年歷程,走過了由舊到新、由小到大的非凡歷程,實現了從文盲大國向教育大國、從人口大國向人力資源大國的轉變。我國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教育現代化發展總體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國家行列。實踐證明,只有在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下,才能取得這樣前無古人的成就。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戰略高度,圍繞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就教育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觀點。強調,要堅持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堅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扎根中國大地辦教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堅持深化教育改革創新,堅持把服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為教育的重要使命,堅持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基礎工作。這是對我國教育事業規律性認識的深化,來之不易,要始終堅持并不斷豐富發展。黨的教育方針是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在教育領域的集中體現,在教育事業發展中具有根本性地位和作用。新時代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要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堅持教育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扎根中國大地辦教育,同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努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心懷“國之大者”,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縱觀人類歷史,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世界強國無一不是教育強國,教育始終是強國興起的關鍵因素。建成教育強國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夢寐以求的美好愿望。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更高遠的歷史站位、更寬廣的國際視野、更深邃的戰略眼光,堅持把優先發展教育事業作為推動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發展的重要先手棋,對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作出總體部署和戰略設計,明確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的戰略目標。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建設的教育強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強國,必須以堅持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為根本保證,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為根本目標,以服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重要使命,以教育理念、體系、制度、內容、方法、治理現代化為基本路徑,以支撐引領中國式現代化為核心功能,最終是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系統闡釋教育強國的科學內涵和基本路徑,深刻闡述教育強國建設要正確處理好的重大關系,系統部署全面推進教育強國建設的戰略任務和重大舉措。指出,建成教育強國是實現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先導任務、堅實基礎、戰略支撐。我們要建成的教育強國,應當具有強大的思政引領力、人才競爭力、科技支撐力、民生保障力、社會協同力、國際影響力,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有力支撐。建設教育強國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要堅持和運用系統觀念,正確處理支撐國家戰略和滿足民生需求、知識學習和全面發展、培養人才和滿足社會需要、規范有序和激發活力、扎根中國大地和借鑒國際經驗等重大關系。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要堅定信心、久久為功,朝著建成教育強國戰略目標扎實邁進。
完善黨對教育工作全面領導的體制機制。堅持和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必須不斷完善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部門各負其責的教育領導體制。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成立了中央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目的是推動加強和改進教育工作。中央教育工作領導小組要把建設教育強國作為總抓手,加強頂層設計、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各級黨委要把加強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當成重要職責,把教育改革發展納入議事日程,抓好政治領導和思想領導。政治領導,就是要保證正確辦學方向,保證黨的領導全面發揮作用;思想領導,就是要掌握思想政治工作主導權,鞏固馬克思主義在學校意識形態的主導地位,用科學理論培養人,用正確思想引導人,保證學校始終成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堅強陣地。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在組織領導、發展規劃、資源保障、經費投入上加大力度。黨政主要負責同志要熟悉教育、關心教育、研究教育。各地黨委書記和有關部門黨組書記要多到高校走走,多同師生接觸,多去高校作報告,加強同高校知識分子的聯系,深入一線解決實際問題。教育工作專業性強、規律性強,管教育的領導部門和領導干部更要尊重和鉆研教育,努力成為教育管理的行家里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的領導在教育系統能不能有效實現,取決于教育系統黨的組織體系健不健全,黨的建設抓得好不好。地方各級黨委和教育部門黨組織要履行好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抓班子、帶隊伍、保落實的領導職責,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及上級黨組織決定不折不扣得到貫徹執行。要建立健全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的組織體系、制度體系、工作機制,形成落實黨的領導縱到底、橫到邊、全覆蓋的工作格局。高校要堅持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形成黨委統一領導、黨政分工合作、協調運行的工作機制。高校書記、校長都要成為社會主義政治家、教育家,確保高校領導權牢牢掌握在忠于馬克思主義、忠于黨和人民的人手中。要在中小學校建立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把政治標準和政治要求貫穿辦學治校、教書育人全過程各方面。要加快推進民辦學校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全覆蓋,確保黨的教育方針在民辦學校得到貫徹。各級各類學校黨組織要把黨建工作作為辦學治校的重要工作,把抓好學校黨建工作作為辦學治校的基本功。要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使基層黨組織成為師生最貼心、最信賴的組織依靠,成為學校教書育人的堅強戰斗堡壘。
二、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從歷史和現實的角度看,任何國家、任何社會,其維護政治統治、維系社會穩定的基本途徑無一不是通過教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也是建設教育強國的核心課題。這部專題文集集中反映了習近平總書記對這個根本問題的深邃思考。
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澆花澆根,育人育心。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立德樹人關系黨的事業后繼有人,關系國家前途命運。我們辦的是社會主義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在事關辦學方向的問題上站穩立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旦在辦學方向上走錯了,在培養人的問題上走偏了,那就像一株歪脖子樹,無論如何都長不成參天大樹。我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這就決定了我們的教育必須把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根本任務,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這是我們思考和謀劃教育工作的邏輯起點,是絲毫不能偏離的政治方向。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定語就是“社會主義”,這是我們對培養什么人的本質規定。我們培養的人,必須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沒有這一條,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就不成立了。我們的教育絕不能培養社會主義破壞者和掘墓人,絕不能培養出一些“長著中國臉,不是中國心,沒有中國情,缺少中國味”的人!那將是教育的失敗。教育的失敗是一種根本性失敗。我們決不能犯這種歷史性錯誤!這是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必須把握的大是大非問題,沒有什么可隱晦、可商榷、可含糊的。不管什么時候,為黨育人的初心不能忘,為國育才的立場不能改。必須把立德樹人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貫穿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各領域,培養社會發展、知識積累、文化傳承、國家存續、制度運行所要求的人,做到以樹人為核心,以立德為根本。
辦好思政課,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辦好思政課,是習近平總書記非常關心的一件大事。在大中小學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地開設思政課,是培養一代又一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辦好思政課,開展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堅持不懈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實施新時代立德樹人工程。要不斷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教育,著力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教育引導青少年學生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信心,立報國強國大志向、做挺膺擔當奮斗者,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要堅持思政課建設與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同步推進,構建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核心內容的課程教材體系,深入推進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講好思政課不僅有“術”,也有“學”,更有“道”。思政課的政治性、思想性、學術性、專業性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其學術深度廣度和學術含金量不亞于任何一門哲學社會科學。要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在改進中加強、在創新中提高,不斷增強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堅持政治性和學理性相統一,堅持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堅持建設性和批判性相統一,堅持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堅持統一性和多樣性相統一,堅持主導性和主體性相統一,堅持灌輸性和啟發性相統一,堅持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只有打好組合拳,才能講好思政課,但無論組合拳怎么打,最終要落到把思政課講得更有親和力和感染力、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上來,實現知、情、意、行的統一,叫人口服心服。要注重運用新時代偉大變革成功案例,充分發揮紅色資源育人功能,整合網上教育教學資源,用學生喜聞樂見的語言、易于接受的方式呈現出來,不斷拓展實踐育人和網絡育人的空間和陣地。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學校思政課的一個重點,全面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全面推行使用國家統編教材,以語言相通促進心靈相通、命運相通,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從小就植入孩子們的心靈。
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必須全面發展。我們培養的人要能夠完成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這就是教育的歷史責任。全面發展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內在要求,是培養造就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棟梁之才必須解決好的重大課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經過慎重研究,決定把勞動教育納入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要求之中,提出“德智體美勞”的總體要求。學習知識是學生的本職。要在增長知識見識上下功夫,在學習中增長見識,豐富學識,做到敏于求知、勤于學習、敢于創新、勇于實踐。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仍是學生素質的短板,“小胖墩”、“小眼鏡”越來越多。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開齊開足體育課,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美是純潔道德、豐富精神的重要源泉。要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配齊配好美育教師,堅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勞動可以樹德、可以增智、可以強體、可以育美。要在學生中弘揚勞動精神,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組織好形式多樣的勞動實踐,讓學生在實踐中養成勞動習慣,學會勞動、學會勤儉。社會是個大課堂。社會實踐、社會活動以及校內各類學生社團活動是學生的第二課堂,要在社會實踐和社會活動中向群眾學習,向實踐學習,樹立對人民的感情、對社會的責任、對國家的忠誠。
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為人民辦教育、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是黨的初心和使命的重要體現。建設教育強國,最終是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這部專題文集對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重要論述作了充分反映。
促進教育公平,不斷提升教育公共服務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也是建設教育強國的內在要求。目前,我國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普及程度達到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高等教育進入世界公認的普及化階段。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斷提升教育公共服務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讓教育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以教育公平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要堅持教育公益性原則,把教育公平作為國家基本教育政策,著力構建優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要加快建成伴隨每個人一生的教育,讓學習成為每個人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實現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要加快建成平等面向每個人的教育,努力使每個人不分性別、不分城鄉、不分地域、不分貧富、不分民族都能接受良好教育。要加快建成適合每個人的教育,努力使不同性格稟賦、不同興趣特長、不同素質潛力的學生都能接受符合自己成長需要的教育。要加快建成更加開放靈活的教育,努力使教育選擇更多樣、成長道路更寬廣,使學業提升通道、職業晉升通道、社會上升通道更加暢通。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必須從幼兒園到大學全過程都解決好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要把促進教育公平融入到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各方面各環節,縮小教育的城鄉、區域、校際、群體差距,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更好滿足群眾對“上好學”的需要。要發展全民教育、終身教育,加快建設學習型社會,大力提高國民素質,努力讓每個人享有受教育的機會,獲得發展自身、奉獻社會、造福人民的能力。
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義務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提升國民素質的奠基性工程。義務教育學校“有沒有”、“夠不夠”的問題已經得到初步解決,下一步要重點解決“好不好”、“優不優”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快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優化區域教育資源配置,完善覆蓋全學段學生資助體系,加快建立以城帶鄉、整體推進、城鄉一體、均衡發展的義務教育發展機制。要統籌城鄉教育資源配置,統一城鄉義務教育學生“兩免一補”政策,推動城鎮義務教育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改善薄弱學校辦學條件,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提高鄉村教育質量。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緊緊扭住教育這個脫貧致富的根本之策,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貧困地區教育事業是管長遠的,必須下大氣力抓好。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讓貧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質量的教育,盡力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努力讓每個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伴隨著脫貧攻堅戰的勝利,我國貧困人口全部實現“兩不愁三保障”,脫貧群眾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千百萬貧困家庭的孩子享受到更公平的教育機會,孩子們告別了天天跋山涉水上學,實現了住學校、吃食堂。
持續鞏固“雙減”成果。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學生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質、知識智力、身體和心理素質等各方面的培養缺一不可。一段時間以來,教育最突出的問題是中小學生太苦太累,辦學中的一些做法太短視太功利,更嚴重的是大家都知道這種狀況是不對的,但又在沿著這條路走,越陷越深,越深越陷。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說到底,是立德樹人的要求沒有完全落實到體制機制上,教育的指揮棒在中小學實際上是考試分數和升學率。一些校外培訓機構違背教育規律和學生成長發展規律,開展以“應試”為導向的培訓,增加了學生課外負擔,增加了家庭經濟負擔,甚至擾亂了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社會反響強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教育,無論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都不能過于注重分數。分數是一時之得,要從一生的成長目標來看。如果最后沒有形成健康成熟的人格,那是不合格的。要強化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全面提升課堂教學水平,提高課后服務質量,真正把過重的學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減下來。要強化線上線下校外培訓機構規范管理,讓校外教育培訓回歸育人正常軌道。“雙減”政策落地有一個過程,要久久為功。要引導家長、學校、社會等各方面提高認識,推動落實好“雙減”工作要求,持續鞏固“雙減”成果,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推進教育數字化,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教育數字化是我國開辟教育發展新賽道和塑造教育發展新優勢的重要突破口。當今世界,科技進步日新月異,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深刻改變著人類的思維、生產、生活、學習方式。如何因應信息技術的發展,推動教育變革和創新,構建網絡化、數字化、個性化、終身化的教育體系,是我們面臨的重大課題。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深入實施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擴大優質教育資源受益面,提升終身學習公共服務水平。利用信息技術更新教育理念、變革教育模式,逐步縮小區域、城鄉數字差距,大力促進教育公平,讓億萬孩子同在藍天下共享優質教育、通過知識改變命運。積極推動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促進教育變革創新,充分發揮人工智能優勢,形成無時不有、無處不在的智能化環境。要進一步推進數字教育,為個性化學習、終身學習、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和教育現代化提供有效支撐,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
四、一體推進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以教育強國建設支撐引領中國式現代化
當今世界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競爭、教育競爭,教育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顯。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歸根結底靠人才、靠教育。黨的二十大報告把教育科技人才單獨成章進行布局,吹響了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的號角。這部專題文集,突出反映了習近平總書記的有關重要論述和戰略擘畫。
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當今時代,人才是第一資源,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第一動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具有內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撐性。要統籌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一體推進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構建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對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作出全面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深化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完善科教協同育人機制,加快培養造就一支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創新型人才隊伍。要以科技發展、國家戰略需求為牽引,著眼提高創新能力,優化高等教育布局,完善高校學科設置調整機制和人才培養模式,加強基礎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建設和拔尖人才培養。一流大學是基礎研究的主力軍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要完善高校科技創新機制,加強產學研深度融合,強化校企科研合作,讓更多科技成果盡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要健全新型舉國體制,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優化配置創新資源,優化國家科研機構、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科技領軍企業定位和布局,形成國家實驗室體系,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
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在深化改革創新中激發教育發展活力。我國教育已由規模擴張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把高質量發展作為各級各類教育的生命線,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教育強國,基點在基礎教育。基礎教育在國民教育體系中處于基礎性、先導性地位,必須把握好定位,從多方面采取措施,努力把我國基礎教育越辦越好。建設教育強國,龍頭是高等教育。走內涵式發展道路是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要把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學和優勢學科作為重中之重,提高我國高等教育發展水平。職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構建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的職業教育體系,大力培養大國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是教育事業發展的根本動力。從教育大國到教育強國是一個系統性躍升和質變,必須以改革創新為動力。要堅持系統觀念,統籌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改革,堅決破除一切制約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思想觀念束縛和體制機制弊端,全面提高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深化教育體制改革,目的是提高教育質量。要著眼于“教好”,圍繞教師、教材、教法推進改革,探索形式多樣、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方法;要著眼于“學好”,圍繞立德立志、增智健體、成才用才推進改革,為每個人成長成才創造條件;要著眼于“管好”,堅持依法治教、依法辦學、依法治校,不斷健全教育管理制度體系。教育評價事關教育發展方向,事關教育強國成敗。要緊扣建設教育強國目標,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構建多元主體參與、符合我國實際、具有世界水平的教育評價體系,堅決克服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頑瘴痼疾,從根本上解決教育評價指揮棒問題。要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真正實現學生成長、國家選才、社會公平的有機統一。教材建設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要強化教材建設國家事權地位,牢牢把握正確政治方向和價值導向,用心打造培根鑄魂、啟智增慧的精品教材。
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培養造就新時代高水平教師隊伍。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強教必先強師,要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建設教育強國最重要的基礎工作來抓。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涌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長期以來,教師群體中涌現出一批教育家和優秀教師,他們具有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理想信念,言為士則、行為世范的道德情操,啟智潤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學篤行、求是創新的躬耕態度,樂教愛生、甘于奉獻的仁愛之心,胸懷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展現了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實施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行動,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高教師培養培訓質量,培養造就新時代高水平教師隊伍。做好老師,就要執著于教書育人,有熱愛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堅守,就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標準應該是師德師風。要引導廣大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堅持教書和育人相統一,堅持言傳和身教相統一,堅持潛心問道和關注社會相統一,堅持學術自由和學術規范相統一,成為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要弘揚尊師重教社會風尚,提高教師政治地位、社會地位、職業地位,加強教師待遇保障,維護教師職業尊嚴和合法權益,讓教師享有崇高社會聲望、成為最受社會尊重的職業之一,推動形成優秀人才競相從教、廣大教師盡展其才、好老師不斷涌現的良好局面。
深入推動教育對外開放,不斷提升我國教育的國際影響力、競爭力和話語權。不拒細流,方為江海。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進教育現代化,要堅持對外開放不動搖,加強同世界各國的互容、互鑒、互通。要根據國際形勢發展變化,完善教育對外開放戰略策略,統籌做好“引進來”和“走出去”兩篇大文章,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資源和創新要素,使我國成為具有強大影響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要優化教育開放全球布局,擴大國際學術交流和教育科研合作,提升層次和水平。要聚焦世界科技前沿和國內薄弱、空白、緊缺學科專業,同世界一流資源開展高水平合作辦學,把質量高、符合需要的引進來。要把握好開放和安全的關系,把牢教育對外開放正確方向和安全底線。要積極參與全球教育治理,積極支持發展中國家教育事業發展,為推動全球教育事業發展貢獻更多中國力量。教育是促進各國人民交流合作的重要紐帶。要通過中外教育交流合作,增進相互理解、發展長久友誼,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同開創人類社會美好未來。
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內涵豐富,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導性,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要把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論教育》和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結合起來,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強夯實國家富強之基,奮力譜寫教育強國建設嶄新篇章。
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