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論述我國智能制造企業發展戰略,提出必須實施制造強國戰略,分階段跨越式發展、分層次推進戰略,貫徹創新發展戰略、以人為本戰略,實施協同融合發展戰略。討論了制造信息化及自動化企業的轉型升級策略。
建設智能電廠是我國電廠自動化(信息化)發展歷史上第三個重要階段。為了正確規劃智能電廠建設,并使其健康發展,首先要有一個正確的思維(思想方法)。為此,本文專門就建設智能電廠的思維進行探討。
污水處理系統具有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其處理過程的 特點是變量多、非線性、時變性與隨機性,建立精確的數學模 型比較困難。同時,污水處理系統的控制屬于多目標控制,既 需要控制各項出水指標,又需要抑制外部干擾對處理過程的影 響。在污水處理概念廠中,目標之一就是追求處理過程的費效 比最大化、最優化。
在闡述新一輪工業革命參考架構模型并分析其技術特點的基礎上,分析了工廠控制參考模型的發展變化。以OPC UA、DDS、TSN及以太網應用為視角,分析了這些新興技術對工控通信技術的影響,最后探討了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層次所面臨的挑戰及應對之道。
現代的生產制造控制系統具有兩個最顯著的趨勢,一個是越來越走向智能化,另一個是在結構上越來越走向小型化、分散化。造成前一個趨勢的原因是產品市場的多樣化需求,迫使傳統的生產模式走向個性化的生產制造模式;后一個趨勢則源于微電子技術與信息技術的進步。在這個發展變革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技術就是現場總線技術,如果說現代生產制造控制系統將越來越依賴于現場總線技術的發展當不為過。
PLC可謂是工業自動化控制的常青樹,即使是在工業轉型升級的智能制造年代,或者是工業4.0的時代,它仍然足夠勝任各種控制要求和通信要求。但它早已不再是三、四十年前只能完成邏輯控制、順序控制的繼電邏輯系統的替代物,它已完成了由經典PLC向現代PLC的蛻變。繼承了高性價比、高可靠性、高易用性的特點,再具有了分布式I/O、嵌入式智能和無縫聯接的性能,尤其是在強有力的PLC軟件平臺的支持下,我們完全可以相信PLC將持久不衰地活躍在工業自動化的世界中。
在人類所有工程實踐活動中,建筑業歷史最為久遠——當人類先祖尚未成“人”時,它們便已開始了各種各樣以“遮風雨、避寒暑”為目的的營建實踐。建筑施工形態不僅與人類的生產、生活休戚相關,同時也承載了厚重文明印記和文化特色。
近來,“供給側改革”成為一個影響中國經濟領域的高頻熱詞,對于普通老百姓而言,“供給側”是個相對陌生和專業的經濟學術語。然而,在具體工作中,供給側改革早已“啟動”,《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 ”行動計劃、《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等一系列助力產業升級的頂層規劃相繼出爐,便是“供給側”發力的明證。
當前,網絡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及與工業領域的深度融合,在科技與經濟發展的雙重推動下,促進了CPS的誕生。CPS最早在2006年美國政府發布的《美國競爭力計劃》中提出,同年10月,美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Nation Science Foundation,NSF)將CPS列為美國未來八大關鍵信息技術的首位。
按照統一的評分標準,以智能化元件為抓手,對各個車間上報的智能化元件使用狀況進行統計分析,智能化元件風險評估體系可以科學、公正、客觀地反應各個車間及全廠的智能化元件復雜程度和存在的問題,找出在智能化元件管理中各車間存在的潛在隱患...
到第 頁
友情鏈接
電話:010-62669087 控制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上地十街輝煌國際5號樓1416室(100085)
版權所有 控制網 京ICP備14036844-2號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號:1101080202365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