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海洋大國、航海大國,有300多萬平方公里的藍色國土、 1400多個港口和21萬艘運輸船舶,是世界第三大造船國。航運、港口、漁業、造船、海洋石油開發等產業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
如何好好利用海洋中蘊藏的巨大寶藏?匯川技術探索了一系列高效、節能、低排放的應用方案。
為海洋風電造一艘巨大的安裝船
今年兩會上,李克強總理提出,要優先保障可再生能源發電上網。 海洋風電是大海賜予我們的寶貴的可再生能源。
2016年我國海上風電裝機實現大幅度增長,累計容量達到1627兆瓦。
如此大規模的海洋風電開發需要巨大的風機安裝船才能實現。
繼800噸坐底式風電安裝船,800噸自升式風電安裝平臺,1000噸自升式風電平臺之后,振華重工海工院推出了最新的2000噸海上風電安裝船設計,是目前世界起重能力最大的風電安裝船。匯川技術為此2000噸風電安裝船的電力推進、抬升及起重設備提供全套MD880高性能多機傳動變頻驅動系統,共計84個電機驅動點,總功率15MW。高效節能的升降與推進電力傳動系統的融合設計是一項重要創新。
做港口環境的保護神
船舶已經成為我國第三大大氣污染源。船舶主要使用重油或劣質柴油,數據表明,目前靠泊我國港口船舶輔機發電年消耗燃料油約70萬噸。一艘燃油含硫量3.5%的船舶平均每天的排放量相當于21萬輛卡車造成的污染,帶來幾十種致癌的化學污染物。
對上海港的研究顯示,如果將上海港國際航行船舶的輔機發電全部用岸電取代,其氮氧化物排放將減少99%,顆粒物排放也只相當于輔機發電的3%至17%。
目前,國內由匯川技術建成及在建港口岸電項目數量業內最多,覆蓋了散貨碼頭高壓/低壓岸電、集裝箱碼頭高壓岸電的高高、高低高、低低、高低等不同應用方案。
不僅少排放 還能多發電
匯川技術去年在寧波舟山港為中遠太倉號通過岸電連船17小時,供電19388度,創下了國內岸電連船的紀錄。而在此之前,一艘十萬噸級貨輪靠港一天需要燃燒上萬噸重油為船舶提供生活電力。寧波港岸電先后連接中遠集團非洲號、大洋洲號、太倉號、丹麥號、長榮集團長茂號等,率先實現了常態化運作。
去吧,探尋深埋在海底的無窮寶藏
隨著石油勘探開采技術的發展,人類探尋油氣的腳步從陸地探入海洋,從淺海探入深海。世界海洋石油資源量占全球石油資源總量的34%,其中已探明的儲量約為380億噸。
成立于1982年的中海油具備完整的海洋石油工業體系,在中國海上擁有四個主要產油地區:渤海(天津)、南海西部(湛江)、南海東部(深圳)和東海(上海)。
中海油旅大10-1油田位于渤海遼東灣海域,目前有13口井在產,日產原油約3,300桶,根據ODP預計2016年實現6,000桶的高峰日產量。匯川為該油田海洋平臺修井機絞車(和轉盤共用變頻器)、泥漿泵驅動系統提供了HE300多機傳動變頻產品。HE300變頻器通過Profibus總線與PLC通訊,從而實現了鉆桿提升、下放,泥漿泵循環作業的遠程控制。
繼旅大LD10-1項目之后,匯川技術再次中標中海油墾利10-4油田WHPA海洋平臺修井機項目,于2016年2月投入使用。至今系統運行穩定,服務響應及時到位,高效滿足了海洋平臺的作業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