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波
1 設備原理
篩選是紙漿制造過程中的重要工段,該工段的作用是除去漿中的泥沙、鐵絲、垢塊、沉淀物及化學漿中的未蒸解物、粗纖維束等雜物以獲取良漿。為了獲得高質量的紙漿,除了要有合理的篩選流程,性能良好的篩選設備,還必須有好的控制方案和策略。
壓力篩又稱立式離心篩,因葉片斷面似機翼,又稱旋翼篩,基本原理如圖1所示。紙漿自上而下進入壓力篩,旋翼以365~740r/min的速度旋轉,在流動過程中良漿通過篩板排出,粗渣從底部排出。
圖1 壓力篩的基本原理圖
2 基本工藝
漢陽晨鳴紙業公司的10萬噸/年葦漿系統的篩選部分工藝合理,設備選用維美德公司的壓力篩,控制系統采用北京和利時系統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DCS,達到了很好的控制效果。其簡易流程如圖2所示。蒸煮后的漿液進入噴放槽,由漿泵打入粗曬,粗曬后的尾漿進入跳篩后回到蒸煮。粗曬良漿與一定量的黑液在混和箱混和后打入一段曬;良漿進入真空洗漿機后進入漂白工段,其尾漿去除砂器,經除砂后進入二段曬,二段曬的良漿進入一段曬重新篩選。
圖2 壓力篩簡易流程圖
3 控制要點及策略
壓力篩的生產能力大,體積小,可以在較高濃度和溫度下工作。但篩選系統是密閉的,所以一旦堵塞篩板就要停車處理,控制的重點也就要圍繞穩定生產和防止堵塞篩板進行。因粗曬、一段曬、二段曬的控制基本相同,故選取一段壓力篩為例來說明其控制方案,如圖3所示。
圖3 壓力篩控制方案
(1) 壓力篩的設計有一定的工作壓力,只有在合適的壓力下才能達到最佳工作狀態。故在紙漿進入壓力篩以前裝有壓力變送器,有進口閥實現壓力的常規PID控制(圖示3回路①)。
(2) 進入壓力篩的紙漿的濃度應該保持相對穩定,這樣可以保證在一定的流量下,單位時間進入壓力篩的絕干漿量是穩定的,同時也防止中間槽內紙漿過濃而導致漿泵無法穩定打漿。濃度計安裝在漿泵后,而稀釋黑液由漿泵前進入。稀釋黑液閥和濃度計構成單回路PID(圖示3回路②)。
(3) 進漿流量的控制牽一發而動全身,在前端它直接影響中間槽的液位,它的流量必須和進中間槽的紙漿量相匹配;在后端,它的流量必須和壓力篩的處理能力相匹配;所以該方案選擇良漿出口閥來控制進漿量。壓力篩的進口和出口壓力之差反映了壓力篩的工作狀態,前后壓力差保持在0.01~0.02MPa時壓力篩正常工作,壓力過大則很可能篩孔堵塞,壓力過小則沒有正向流量,即沒有或者有很少的良漿產出;而良漿出口閥又直接影響壓力篩的前后壓差。綜合考慮中間槽液位、進漿流量、壓力篩前后壓差,其最佳方案為:中間槽液位與進漿流量串級后輸出,該輸出與處理后的壓力篩壓差進行減法比較,其較小者輸出控制良漿出口閥。這樣在壓差較穩定時候自動選擇控制液位和流量,在液位和流量比較穩定時自動選擇控制壓差,達到自動兼顧的控制目的(圖示3回路③)。
(4) 尾漿的流量非常重要,尾漿率太低會使篩渣濃度過高,造成糊篩甚至擠破篩板;尾漿率太高則降低了壓力篩的工作效率。所以尾漿流量要和進漿量按比例控制,尾漿率一般控制在15%~20%的范圍內(圖示3回路④)。
(5) 稀釋黑液量必須和尾漿的排出量相匹配,故在控制上選擇稀釋黑液量與尾漿排量按比例控制(圖示3回路⑤)。
此外,壓力篩為貴重易損壞設備,它的保護也非常重要。除了對進漿要嚴格去除砂子等雜質外還要有很多的停機連鎖條件,不同的設備廠家有不同的要求,但要求密封水不可中斷。
4 控制效果
該控制方案在漢陽晨鳴紙業10萬噸/年葦漿和山東晨鳴12萬噸/年葦漿的生產工藝上得到成功實踐,使制漿工藝的重點和難點工段成為整個工藝過程的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