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流程:軋車、上超喂、下超喂、主鏈、毛刷、出布、落布.
拉幅工藝:對織物緯向施以一定的拉力,消除織物在前處理及染色印花過程中因經向張力較大而產生的布邊不齊、緯紗歪斜、幅寬不等等缺點。
定形工藝:將織物在適當張力條件下,加熱到所需溫度并保持一定時間,使纖維分子鏈在新的位置上重新調整,然后以適當速度冷卻,將織物受熱變化的狀態固定下來??梢韵椢锷显械陌櫤?,還能防止再產生新的褶皺。
傳動系統:全機主要有7個同步傳動單元(見系統框圖,其中,主鏈分傳動),4臺循環風機(8室烘房),2臺排風機。
左右主鏈需要速度及位置同步,避免織物緯斜。
10段門幅控制,調幅精度控制在±2mm之內。
溫度控制,8路PT100信號輸入PLC。
張力控制。
控制系統框圖
整個系統采用CANopen通訊數字量控制,主要控制如下:
傳動部分:交流變頻傳動。
控制部分:兩臺HMI(機頭機尾)、ATV31變頻器、8路AI、12路40kHz高速計數、CANopen總線。
主鏈一主一從,采用編碼器信號反饋,PLC每20ms對從主鏈編碼器進行采樣,與主主鏈編碼器信號進行比較,根據反饋脈沖差值調整從主鏈速度,之后清零主從脈沖值,避免累計誤差產生,以保證主從主鏈的速度同步。在HMI上設有從機速度點動修正。
除進布和出布側外,每室烘房也設有門幅控制,全機共有10段調幅,為了使門幅誤差在工藝要求之內,采用編碼器雙向計數控制。
烘房溫度直接由8路PT100模擬量輸入PLC(控制精度12位),并由PLC編程進行PID調節,在HMI上顯示各段烘房溫度并可調整。
各傳動單元之間無張力傳感器,因此在HMI上都設有速度微調。
上下超喂變頻外接制動電阻,避免在負超喂過程中的能耗制動引發變頻器頻繁故障。
各單元工藝速度關系:
V上超=V主×(1+K1%)
V下超= V上超×(1+K2%)
V軋車= V下超×(1+K3%)
V毛刷= V上超×(1+K4%)
V出布= V主×(1+K5%)
V落/打= V出布×(1+K6%)
預縮整理聯合機控制方案
概述
工藝流程:進布、預縮、落布.
織物在濕、熱情況下尺寸產生收縮,以恢復紗線的平衡彎曲狀態,使織物原來存在著的潛在收縮在成品前預先縮回,以符合紡織品規定的縮水率標準,防止紡織品加工成服裝后,穿著洗滌時產生收縮。
傳動系統:同步單元(變頻控制)
進布電機-2.2Kw
呢毯電機-3Kw
橡毯電機-15Kw
出布電機-1.5Kw
其他傳動(直接啟動)
橡毯模輥、壓輥、橡毯張力輥等
技術要求:
工藝車速:10-100m/min
預縮率:<16%
控制系統框圖
全機采用CANopen總線通訊控制。
預縮率計算:理論預縮率=橡毯變形厚度/(壓輥半徑+橡毯變形厚度)×100%
進布、呢毯和橡毯電機采用編碼器反饋方式,根據預縮率進行控制各自的速度,并且在觸摸屏上設置手動調節裝置(步進/步退);出布采用平幅折疊落布。
呢毯糾偏采用光電傳感器檢測。
觸摸屏上顯示/設定:開機車速、電機實際轉速、實際預縮率、監控畫面、設定預縮率等。
變頻器所有故障通過總線讀取,并在界面上顯示相應故障說明。
系統硬件配置:Twido PLC
開關量:40點輸入/24點輸出
模擬量:1路輸入/1路輸出(溫度檢測用,4~20mA)變頻器
ATV71-2.2Kw×1
ATV71-3Kw×1
ATV71-15Kw×1
ATV31-1.5Kw×1
編碼器反饋卡×3
觸摸屏5.7英寸,藍白,1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