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欧美日韩精品a在线观看-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国产欧美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欧美

ACS880-07C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4
工業智能邊緣計算2024年會
2023年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案例 >> 案例首頁

案例頻道

用CIMS技術改造中國制造業的經驗和前景
  • 企業:控制網     領域:工控機     行業:電子制造    
  • 點擊數:2816     發布時間:2003-10-27 14:36:00
  • 分享到:

(清華大學自動化系,北京 100084)  范玉順

1  引言
21世紀,世界的政治、經濟和技術發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變化,形成了全球化的經濟。信息技術對制造業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使制造業的發展打上了明顯的信息化烙印:
①  網絡技術促進了全球化制造的發展,引發了制造業的重新分工和資源的重新配置。
②  信息技術促進了敏捷制造的發展,形成了以虛擬制造和動態聯盟為特征的新型制造模式。
③  計算機技術促進設計制造的數字化,大大縮短設計周期,降低產品的開發成本;生產過程優化與自動化大幅促進企業效益的提高。
④  以互聯網和電子商務為主要特征的新經濟的發展,加快了經濟全球化進程。
⑤  隨著冷戰的結束,世界經濟重組,金融、貿易、生產、科技的全球化已是大勢所趨。
圍繞著以知識為基礎的創新能力競爭,一場以信息技術為特征的全球化的制造業革命正波瀾壯闊地展開。在此環境下,以信息化為核心,以敏捷制造為代表的現代集成制造系統(Contemporary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CIMS)技術不僅成為制造業不斷推出新產品,快速響應市場并贏得競爭的主要手段,而且正深刻地改變著制造業,信息時代制造業新的變革正在發生!
在當今全球化的經濟競爭中,制造企業的產品開發、制造技術和能力的提高是競爭的核心要素。CIMS技術推動了國家的工業信息技術基礎設施發展,為跨國公司和全球化制造提供了支撐平臺;加速了產品創新開發,支持了戰略性重大產品的制造,增強了制造業綜合競爭力;促進了以知識產權為核心的制造業信息化應用軟件產業和咨詢服務產業發展,確保了獨占性技術在國際競爭中的制高點。因此CIMS技術是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戰略和前沿技術,在世界制造業起著制高點作用!
為了占領先進制造與自動化技術的制高點,世界各國在研究、開發與應用先進制造技術時均十分重視發展制造系統集成技術,許多國家都提出了跨世紀戰略報告,例如:
  美國:《美國國家關鍵技術報告》(1995年)中將CIM支持軟件列為制造領域的重要子領域;《先進制造技術計劃》(1992年)中有多個重大項目包含了系統集成技術。近幾年,該國又在實施一系列有關敏捷制造技術發展計劃,如由美國能源部發起的《敏捷制造使能技術(TEAM)研究戰略計劃》(1994年)、美國國防部的《敏捷制造與制造技術計劃》與《國家工業信息基礎設施協議NIIIP》計劃(1993年)等。《美國-俄羅斯虛擬企業網(RA-VEN)》(1997年)將美俄虛擬企業的建立與發展列為全球制造基礎框架一部分。政府、企業和民間合作實施的這些先進制造計劃大大促進了美國制造業的發展。
  歐洲:在歐共體的《尤里卡計劃(EUREKA)》和《信息技術研究發展戰略計劃(ESPRIT)》中,集成制造系統技術項目占有相當大的比例。歐盟為了提高制造企業的競爭力,又連續開展了《第四屆框架研究計劃》和《第五屆框架研究計劃》(1998年)。德國的《制造2000計劃》(1995年)中的研究重點幾乎無一不是圍繞著制造系統集成技術。這些計劃對歐共體國家的制造業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  亞洲:日本的《智能制造系統(IMS)計劃》(1990年)、韓國的《高級先進技術國家計劃》(G7計劃)(1991年)和《網絡化韓國21世紀》(1999年)計劃等均將制造系統集成技術列為重要研究內容。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制造網絡技術在多個國家計劃項目都有體現。如:美國的CAMNet是在美國國防部資助下,由通用電器公司開發的模具計算機輔助制造網,參加產品開發與制造的合作伙伴在網絡上協調工作,擺脫距離、時間、計算機平臺和工具的影響,可以在網上獲取重要的設計和制造信息;ICS是德國的一個有關網絡化制造典型項目,包括面向個別企業的解決方案和整個行業的解決方案兩部分;PRODNET II是歐洲有關虛擬企業的一個多個國家聯合研究項目,其目標是設計和開發一個參考結構和一個開放平臺來支持工業VE(主要是中小規模企業)的需求。在PRODNET II所提出的結構中,在潛在VE成員網絡上的每一個企業都被看作一個節點,每個節點都可能扮演材料供給者、制造商、商品或服務的最終用戶等角色。
2  CIMS技術的發展現狀與趨勢
國家863計劃CIMS主題在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的基礎上,通過15年的研究與應用實踐,并結合中國國情,提出了CIMS的概念是指“將信息技術、現代管理技術和制造技術相結合,按系統技術的理論與方法應用于企業產品全生命周期(從市場需求分析到最終報廢處理)的各個階段,通過信息集成、過程優化及資源優化,實現物流、信息流、價值流的集成和優化運行,達到人(組織、管理)、經營和技術三要素的集成。以加強企業新產品開發的T(時間)、Q(質量)、C(成本)、S(服務)、E(環境),從而提高企業的市場應變能力和競爭能力。”
目前,CIMS技術已經應用在國內外很多企業,成為制造企業帶動制造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例如:
  數字化飛機 美國波音公司在波音777的研制中,通過采用“虛擬設計制造”、“全生命周期設計制造PLM”、“并行工程CE”、“全球化的協作平臺EXSTAR”等技術,開發周期從過去的8~9年縮短到四年半,縮短了40%以上,成本降低了25%,出錯返工率降低了75%,用戶滿意度也大幅度提高。
  數字化轎車 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利用“數字化設計制造”、“虛擬樣機”等技術,將轎車的開發周期由原來的48個月縮短到了現在的24個月,碰撞試驗的次數由原來的100多次降到50次,另外 “全球采購和分銷”、“大規模定制”等新的生產模式也幫助它減少了10%的銷售成本。
  電子商務 Cisco公司85%的交易在線完成,每天網上銷售5000萬美元,電子商務使其銷售額增長500%,而人員僅增加10%,交貨期由3周降為3天,顧客滿意度上升52%;Dell公司每天網上銷售4000萬美元,Web收入超過50%;Intel公司每月網上交易10多億美元,占總收入的42%。據Jupiter公司統計和預測,B2B電子商務市場2000年是3360億美元,占世界交易總額3%,到2005年,將達到6.3萬億美元,占世界交易總額42%。目前B2B電子商務將朝著與企業信息化融合,面向動態聯盟和虛擬企業協作的動態企業電子商務系統方向發展,而XML、Web技術、基于中間件的EAI技術為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此外,“虛擬企業”、“虛擬設計”、“虛擬制造”、“大規模定制”、“敏捷供應鏈”等技術也是CIMS研究和應用的熱點。
在面向用戶,面向產品的競爭和面向信息時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戰略下,CIMS技術的發展趨勢可概括為:“集成化、數字化、智能化、敏捷化、網絡化和綠色化”。
  集成化 CIMS已從當前的企業內部的信息集成和功能集成,發展到過程集成(以并行工程為代表),并正在步入實現企業間集成的階段(以敏捷制造為代表)。
  數字化 基于全數字化產品模型和仿真技術的虛擬制造技術將制造業帶入了數字化時代。
  智能化 智能化是制造系統在柔性化和集成化基礎上進一步的發展與延伸,它已從制造設備和單元加工過程智能化、工作站控制智能化發展到集成化智能制造系統和知識化制造。
  敏捷化 制造敏捷化是指制造企業通過組織動態聯盟、重組其企業過程以及在更廣泛范圍內集成制造資源,以對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做出迅速響應。
  網絡化 隨著“網絡全球化”、“市場全球化”、“競爭全球化”、“經營全球化”的出現,許多企業正積極采用“全球制造”和“網絡制造”的策略。制造網絡化體現在信息高速公路及集成基礎設施支持下的網絡制造系統。
  綠色化 綠色制造、環境意識的設計與制造、生態工廠、清潔化生產等概念是全球可持續發展戰略在制造業中的體現。綠色制造是一種綜合考慮環境影響和資源效率的現代制造模式。
3  863高技術計劃自動化領域的CIMS技術主題
3.1  CIMS技術主題的戰略目標
作為國家制造業信息化重大專項、先進制造與自動化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CIMS技術主題的總體戰略目標是:根據“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采用系統發展模式,從我國國民經濟發展和國家安全的需求出發,突破一批對提高我國制造業綜合競爭能力具有重要意義的戰略性、前沿性和前瞻性的CIMS技術,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CIMS和技術,力爭在具有相對優勢的技術領域實現突破和跨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形成我國CIMS理論方法與技術體系;以若干重大行業和典型區域的集成應用為突破口,用CIMS技術提升傳統產業,促進我國制造業的創新與跨越,加快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進程,增強國際競爭力;促進形成我國的CIMS技術產業及服務業,打破國外的壟斷地位,并形成較大的市場規模和產業優勢;建設一批研究開發基地,形成一套激勵創新、持續創新的體系,培養一批從事CIMS技術研究開發及產業化的高級人才。
這里系統發展模式指:
(1)  整體化綜合治理方式 針對我國當前制造業的跨越發展和制造業信息化問題,采用多學科、多領域集成的系統解決方式,將設計制造技術、過程自動化技術、管理技術、電子商務技術、系統集成與優化技術等結合在一起,全方位整體考慮和綜合解決制造業信息化的關鍵問題,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成功道路。
(2)  分形化技術集成方式 在CIMS技術發展中,強調基于分形的多層次系統集成。由系統技術帶動各單元技術的集成,而各單元技術系統內也逐層集成,自成體系,即由小系統集成為大系統,由集成化的單元技術系統構成CIMS總體系統。在部署主題的創新研究與關鍵技術攻關項目時,應當注意按此集成關系處理好項目間的集成與結合關系,成體系地創新發展我國CIMS理論方法與技術。
(3)  集成化系統應用方式 在技術應用方面,以發展CIMS軟件產品與集成工具集和開展重大應用示范為主線。將CIMS技術和軟件系統地應用于我國制造業,注意企業設計/生產制造/管理/后勤的局部集成與企業內外部整體集成的結合、單元技術應用與系統集成應用的結合、單一企業應用與行業性或區域性應用的結合、制造業應用與流通領域應用的結合,用CIMS集成方法與整體解決技術方案來解決制造業信息化應用問題。
(4)  系統化產業發展方式 在技術產業化方面,依靠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CIMS系列軟件產品及工具集,系統地促進我國的CIMS應用軟件業和新興技術服務業的發展。其中,包括系列化應用軟件產品與專業化軟件公司的培育、CIMS技術服務“人件”與系統集成咨詢公司的培育、制造業信息化用戶與市場的培育,協同發展我國CIMS相關軟件產業與技術服務業。
(5)  協同化組織實施方式 在各類項目實施以及項目間的協調過程中,注意將CIMS關鍵技術攻關、軟件產品及工具集開發與企業應用緊密結合,配套組織項目及實施單位,相互促進,協同發展。
863主題的“十五”重點研究、開發與應用目標是:研發基于三維產品模型的C4P系統、流程工業綜合自動化的ERP(企業資源計劃)/MES(過程執行系統)/PCS(過程控制系統)、基于先進中國管理模式的ERP/SCM/CRM/eB系統、支持整體解決方案的PLM系統與制造網絡平臺等系統;  開發并提供應用軟件、系統集成平臺和制造網絡系統是全面提升企業的產品創新、管理創新、市場能力等國際競爭力的關鍵;結合國家重點行業和典型區域的戰略需求,實施10項左右具有帶動意義的重點行業CIMS和典型區域制造網絡系統,形成支持制造業信息化工程實施服務和制造企業群體制造協同的制造網絡系統,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提高了我國重要制造業的國際競爭能力;通過將主題研究開發成果在網絡環境下的系統集成和重大集成應用,促進形成制造業信息化實施的軟件產業。
通過“十五”863計劃CIMS技術主題和制造業信息化工程的研究開發和應用實施,初步形成支持制造業信息化工程實施服務和制造企業群體制造協同的多模式、分層次、不同形態的制造網絡系統,為最終構成國家制造網絡系統奠定堅實的基礎。
3.2  主要研究內容與關鍵技術
 


圖1  CIMS結構圖

CIMS技術主題研究內容的設立思路為以集成應用帶動系統研發,以系統研發帶動技術突破,以原始創新促進技術發展,以重大應用和軟件產業化工程促進制造業信息化高新技術產業的形成和發展。
本主題的主要研究開發內容包括:數字化設計與制造系統、過程自動化系統、企業管理與電子商務系統、CIMS平臺、制造網絡系統以及多個重點行業CIMS、典型區域制造網絡系統的應用。圖1為本主題的CIMS體系結構。
本主題的主要研究內容為:
(1)  數字化設計與制造系統
主要研究開發數字化設計制造系統(C4P)和重大典型應用系統。數字化設計制造系統包括以產品3D數字化模型為主要特征的產品結構分析、工藝設計、數控編程(CAx)、產品數據和過程管理(PDM)、面向過程的優化設計軟件工具(DFx)等軟件包。重大典型應用系統主要面向重大產品虛擬樣機、網絡化制造和制造業信息化中的共性關鍵技術,包括基于KBE的系統功能仿真、產品虛擬實驗的虛擬樣機技術、制造過程仿真與優化的虛擬制造技術、網絡環境下產品協同設計與制造準備等共性關鍵技術和高級應用軟件系統。
(2)  過程自動化系統
主要研究開發生產MES、PCS和基于以太網技術的現場控制系統。其中,MES主要包括先進計劃與調度、先進建模技術與流程模擬、故障診斷與設備健康維護以及過程優化與價值鏈分析等;PCS主要內容包括先進控制與優化軟件工具、實時數據庫與監控軟件以及基于以太網和無線技術的現場設備、標準和控制系統等。
(3)  企業管理與電子商務系統
主要研究開發支持企業現代管理與電子商務的基于主動成本控制/成本經營模式的中國式動態可重構CERP系統和支持企業內外部集成的基于XML的企業信息化集成平臺,并開發面向供應鏈管理的企業應用系統、面向企業客戶關系管理的企業應用系統、面向電子商務的企業過程重組的過程建模仿真與優化軟件構件、面向產品全生命周期的質量管理構件、商務智能和群體決策支持構件以及相關重點行業和典型區域應用等。
(4)  CIMS平臺
主要研究內容包括面向形成行業整體解決方案,開展企業建模與診斷、過程管理與知識管理、集成平臺等共性與支撐技術研究,開發形成支持CIMS整體解決方案的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系統,在我國若干個重點行業進行CIMS重大集成應用,促進重點行業企業的產業結構調整、產品創新和管理機制創新,從總體上提高我國企業的制造水平和能力,增強綜合國力和行業的國際競爭力。開發形成支持制造協同、資源共享、網絡化集成服務的制造網絡系統,實現全國制造企業協作,為全國制造業信息化工程提供使能平臺,使所有能夠上網的CIMS技術、軟件系統、制造資源都可以通過網絡進行集成和應用,形成區域異地協同設計的制造網絡系統、區域動態聯盟與企業協同管理的制造網絡系統、區域和區域間資源共享和協作應用的制造網絡系統、區域制造業全球采購和產品銷售制造網絡系統、現代物流配送的制造網絡系統以及基于ASP的網絡化制造服務系統等,實現區域內和區域間的資源共享,提高區域制造業創新能力,發揮區域制造業群體優勢,促進產業鏈的形成,從而提高整個制造群體的競爭能力。圖2給出了制造網絡系統的系統體系結構圖。


 圖2  制造網絡系統的系統體系結構

4  取得的研究和應用成果
制造業信息化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戰略重點,近十多年來,我國對制造系統集成技術給予了充分重視并進行了大量研究開發與應用。自1986年以來,在863計劃的支持下,在發展CIMS技術研究、開發與應用方面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和成功實施CIMS應用示范工程的經驗。其中主要研究與應用成果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圍繞著CIMS的相關單元技術、系統集成與優化技術,攻克了從產品設計、制造到生產管理、企業經營的異構環境下的信息集成技術;研制出了基于軟總線的CIMS集成平臺/框架系統;突破了產品實現過程集成的并行工程關鍵技術,許多研究成果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2)  開發出了一批有市場競爭能力的目標產品,形成包括MRPII/ ERP、CAD、CAPP、PDM、RPM、數控、數據庫管理系統、集成平臺/框架、流程行業生產過程先進控制系統等10個CIMS產品系列,重大目標產品已占國內市場的5%~10%,登記版權的軟件產品34個,為促進形成中國的CIMS產業打下良好基礎。
(3)  在全國20多個省市、10多個行業的不同規模、運行機制、生產模式的企業中成功實施200多個CIMS應用示范工程,有60%的國家重點企業已經不同程度地建立了企業信息管理系統;有1萬多家企業通過CAD應用工程甩掉了圖板,產品的設計制造周期縮短30%以上,間接或直接取得經濟效益達100多億元,這些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明顯增強。更重要的是,用CAD、CIMS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和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的作用已被國內大多數企業所認識,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自覺地應用CIMS技術實現企業技術升級。
(4)  我國在流程工業綜合自動化領域經過多年特別是在“九五”計劃期間的研究和攻關,已積累了大量的科研成果,產生了大批具有產業化前景的高技術成果和產品,如集散控制系統(DCS)、現場總線技術、先進控制軟件、實時優化軟件、過程管理與優化軟件、企業管理和生產調度系統軟件等,已大大縮短了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其中,DCS在國內市場占有率已由過去完全被國外先進產品所壟斷到目前達到35%以上。部分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并廣泛應用于國內眾多石化、化工、醫藥、冶金、建材、輕工等企業,產生了巨大的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5)  在網絡化制造方面開展了深入的研究與應用,為進一步開展網絡化制造工程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在總結自己的CIMS研究、開發與應用的基礎上,提出了“CIMS”的新概念及其技術方法體系,在國際上占據了一席之地,為制造業系統集成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指明了發展方向。這些成績為“十五”期間進一步發展CIMS技術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5  廣闊的發展前景
5.1  用CIM技術改造傳統制造業有著廣闊的前景
經濟全球化和信息化使制造業競爭環境、發展模式及運行效率與規模等發生了深刻變化。對于中國企業,加入WTO后,將面臨全球范圍內的競爭和挑戰。眾所周知制造企業的產品開發、制造技術和能力的提高是競爭的核心要素,因此用高新技術,特別是信息技術改造我國傳統產業有廣闊的發展前景。近期啟動的國家科技部重大專項“制造業信息化工程”為用信息化提升和改造傳統產業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制造業的信息化包括:以CAD為代表的設計信息化(數字化設計)、以NC、PCS為代表的制造信息化(數字化制造)、以ERP為代表的管理信息化(數字化管理)、以OA為代表的辦公管理信息化(數字化辦公)、以CIMS為代表的企業信息化(數字化企業)、以eB為代表的企業間協同信息化(數字化商務)。由此可見, CIMS技術是制造業信息化的高級階段,用CIMS技術改造傳統制造業有著廣闊的前景:
(1)  數字化設計與制造系統技術 如基于3D數字化模型的產品設計、結構分析、工藝設計、數控編程、產品數據和過程管理管理技術等,將提高生產設備的數字化程度,不僅大幅度提高企業的新產品開發和制造水平,增強企業的產品創新和技術創新能力,而且將大大提高原材料向產品轉化的效率,改善產品質量、交貨期、成本等主要競爭要素。
(2)  過程自動化系統 是提高流程工業企業效益的關鍵。流程工業過程優化與執行系統、過程控制軟件及新一代現場控制系統的研發與應用將直接決定我國過程工業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我國流程工業總體勞動生產率只及國外先進水平的20%~30%,因此“十五”期間將會大量應用高端先進控制技術、過程優化與執行系統軟件等。
(3)  企業管理與電子商務系統 如ERP、CRM、SCM等,將幫助企業優化配置各類制造資源,實現集約化運行,并且提高與其它企業的合作能力;又如電子商務平臺系統將成為企業開拓市場的有效手段。在網絡上尋找客戶、供應商和分銷商,完成原材料采購、產品銷售和交易結算將成為越來越多的國內企業開拓市場和開展商務的主要方式。
(4)  支持整體解決方案的PLM系統平臺和區域制造網絡系統 將集成企業系統的各個應用,幫助企業實現產品全生命周期內各階段功能活動和資源的動態集成,支持企業內部與企業之間的協作。企業內部軟/硬件資源的集成與優化運行、建立企業動態聯盟和企業間協作網絡都對PLM和制造網絡平臺提出了強烈的技術需求。
而基于以上幾個軟件系統的CIMS技術在重點行業和典型區域的重大集成應用將對我國制造業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
①  航空、航天、家電、信息、石化、冶金、船舶、汽車、重大裝備、模具等重點行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重點行業CIMS的實施,將依靠數字化設計與制造、過程自動化、企業管理與電子商務、CIMS技術、工具和集成平臺等技術,形成一套支持重點行業信息化的整體解決方案,促進重點行業企業的產業結構調整、產品創新和管理機制創新,從總體上提高我國企業的制造水平和能力,增強綜合國力和行業的國際競爭力。
②  我國區域制造業存在小而全、資源重復分散、缺乏群體與規模優勢、協作能力差、區域國際競爭力不強等問題。根據區域制造業的特點和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CIMS主題將一方面在其平臺等系統開發的基礎上,選擇若干典型區域,結合區域特色,開發區域設計制造的資源庫、知識庫和相關的應用工具及構件等,形成區域異地協同設計制造應用系統、區域動態聯盟與企業協同管理應用系統、區域和區域間資源共享和協作應用系統、區域制造業全球采購和產品銷售應用系統、現代物流配送應用系統以及基于ASP的網絡化制造服務系統等;另一方面結合典型區域進行CIMS的集成應用,實現區域內和區域間的資源共享,提高區域制造業創新能力,發揮區域制造業群體優勢,促進產業鏈的形成。從而促進區域制造業資源空間配置效率的提高、促進區域間制造業的聯合與協作、促進具有競爭優勢的制造業產業群的形成,提高區域國際競爭能力,同時促進制造業信息化軟件產業和咨詢服務業發展。
總之,用CIMS技術改造中國傳統制造業有著廣闊的前景。在總體發展戰略和系統發展模式的指導下,以五個專題為核心,通過競爭驅動、系統發展、信息帶動、升級跨越,我們必將能夠用CIMS技術帶動制造業信息化,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最終實現制造業的信息化、工業化,從而增強綜合國力和制造業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5.2  CIMS對復雜制造系統的求解框架
CIMS為復雜制造系統求解提供了一個基本框架――多層面的綜合集成及綜合管(理)控(制),如圖3所示。

圖3  復雜制造系統的解決方案框架圖

其中管理層、方法論層、實現技術層、數學等理論工具層面分別是從宏觀層面、技術的宏觀層面和微觀層面提出的。
管理層主要是指先進的管理理念,如集成制造、(推式)計劃的生產組織、精良生產與“拉式”生產組織、經營過程重組、協作生產的組織模式。這些理念與計劃經濟的生產模式和管理方法是對立的。
方法論層主要是體系結構的概念(系統結構)、開放系統的概念標準化。企業建模的方法論包括如功能模型、信息模型、決策模型、組織模型、資源模型、動態模型等。方法論不在數學層次解決問題,重要的在于將問題納入一個正確的方向。多數情況下,方法論主要還在定性階段。
實現技術層主要用于解決如何建立一個現代化的制造企業。CIMS的“現代”是指:數字化、網絡化、虛擬化、智能化、綠色化與集成化。“六化”是“現代”的主要技術特征。實現技術主要包括:基礎信息化、信息集成、并行工程(過程的重建和優化)、虛擬制造和敏捷制造。
5.3  CIMS應用實施中值得注意的問題
CIMS技術作為863高技術計劃自動化領域的主要研究目標是開發提高制造業企業競爭力的戰略和前沿技術,10多年以來在企業應用中取得了顯著的成果,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如何用CIMS 技術實現制造業的跨越發展?在研究和實施CIMS時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  我國企業面臨嚴峻形勢 系統觀點,即“綜合治理”和“系統發展模式”,是觀察、分析和提高企業競爭力的有效方法。制造業的競爭力問題是個綜合性問題,各種有效的辦法一起上,不能分散的各行其是。
(2)  我國企業競爭力的提高既要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更應該結合國情和廠情 企業生產經營中的瓶頸分析必須做好。
(3)  在CIMS的需求分析與實施過程中,加強理論和方法上的指導,充分重視對實施過程的管理 如充分利用企業建模、診斷技術和工具,對企業的現有業務流程進行建模與分析,并對BPR方案進行仿真優化,為企業管理層的決策提供科學的依據。
(4)  對我國多數企業 新產品開發能力弱,管理粗放是主要問題。因此宜于采用旨在提高產品設計能力和現代管理的各種技術,車間層宜“適度自動化”。提倡針對企業的實際需求和關鍵瓶頸問題,有選擇地應用CAD/CAM、PDM、CE、VM、MRPⅡ、ERP、BPR、AM等先進技術。從整體上說,應用CIMS技術是實現我國傳統產業工業化與信息化相結合的良好切入點,也是實現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一條有效途徑。
(5)  要轉變觀念 科技界要從國民經濟、國家安全的急需去尋找思路,克服計劃經濟的影響。從技術到技術,解決不好我國制造業的生存和發展問題。領導部門和企業界也要擺脫計劃經濟模式的影響,要從現代化管理和高技術中尋找企業生存發展的道路。十多年863計劃的實踐,我們在技術與經濟的結合中學到并實踐了幾條最主要的認識,這是觀念上的重大進步:基于國情――我國企業的瓶頸分析使我們走了一條與美國既有相同之處又有許多不同的創新之路;樹立“企業說好,才是真好”的應用技術評價標準;以企業效益、企業競爭力作為技術實施的最終目標。
(6)  要避免不問市場 單純提高裝備及工藝能力,花巨資引進,導致技改“早改早死,晚改晚死,不改等死”――傳統的技改觀念造成的對技術進步的誤解;避免“小而全”、“大而全”的生產模式,“肥水不流外人田”;避免只依靠基于“廉價勞動力和批量生產”的價格戰,而不依靠產品開發及科技進步;避免制造學科中部分存在的與經濟建設脫節,狹隘的門戶觀念以及保守性,妨礙了學科和技術的滲透、集成。
(7)  加強產學研的結合 充分發揮集成與協作的優勢是符合我國當前現狀的有效方法,也是提高企業CIMS實施的成功率和效益的可行方法。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
主站蜘蛛池模板: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片 | 国产亚洲欧美成人久久片 | 三级网站 | 香蕉久久精品 | 美女的让男人桶到爽软件 | 亚洲欧美日韩天堂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 |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免费一区区三区四区 | 99久久免费看国产精品 | 欧美三级做爰在线 |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色内内在线播放 | 欧美在线观看视频一区 |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网站岛国 | 特黄特黄 |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 | 美女视频网站免费播放视 | 亚洲成a人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久久久中文字 |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 | 国产美女野外做爰 |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区 | 欧美肥婆videoxxx | 欧美做爰性欧美 | 免费久草| 69视频在线观看xxxxx | 免费黄色网址在线播放 | 亚洲精品久久一区毛片 | 欧美无极品 | 综合在线亚洲 | 亚洲免费视频一区 | 免费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青青影院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 精品国产区 | 久操免费在线视频 | 亚洲午夜网 | 亚州中文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激情影院 |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网址 | 成人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