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中國的經濟踩了一腳剎車,這就好像我們都沒有預料到的黑天鵝事件一樣,活生生地出現在我們面前。對每一個企業、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特別是對廣大的創業者而言,這場疫情就如同是一場對突發事件應對能力的考試。
從心理上應對疫情
我經歷過2003年非典,那時中國的應對能力比現在差——但那樣的坎我們也過來了。非典之后,促成了大量互聯網企業和電子商務企業崛起,所以說每一次的危機可能都是一次機遇。對每一個創業者來講,都應該抓住現在的機會,正確對待逆境,想盡辦法去解決問題。
我們應該怎么樣去面對疫情?
現在,疫情可能還需要比較長的時間才能夠徹底結束,創業者應該拋棄那些不切實際的幻想,踏踏實實、認認真真地思考解決辦法。
首先從心理上來講,這場危機已經出現,要想辦法去面對危機和解決危機,而不是怨天尤人。面對這樣的事件,創業企業的負責人,不應該等待而是行動,這是應該有的一個堅定認識。
其次,需要堅強。面對誰都沒有想到的全國性疫情,我們從心理上要有克服它的決心。作為公司的CEO,需要幫每個員工做好心理建設,帶動大家振作起來。這里提一個小建議:盡快線上復工。這樣能讓員工進入到工作的狀態,而不是在家里持續休息以至頹廢——這是非常不利于后續工作的。
所以,及時調整狀態、進入工作狀態,是創業者必須要做的第一件事情。
此外,作為公司CEO,還應對公司員工進行鼓勵和關懷,了解員工的困難和問題,進行心理建設。我建議每個CEO在此期間能夠一對一地和員工進行一次真誠的在線交流,盡量讓每個員工都知道公司及公司的合伙人和主要負責人都沒有忘記他們、拋棄他們,這個很重要。
從行動上應對疫情
除了心理方面,創業公司要馬上采取行動。
首先,盡快召開公司線上全員大會。把現有的情況和面臨的問題告訴大家,群策群力,先從公司內部理順思路,讓大家相互探討,對公司的發展提一些好的建議。公司的合伙人和公司的股東層面也需要盡快碰頭,對公司目前情況做一個分析,然后對下一步計劃做實際部署。
其次,最大限度地做好財務規劃。我們現在還不能過于樂觀地估計疫情的結束時間,所以要按最壞的情況去做一個財務規劃——看看公司賬上還有多少錢、怎么花。我建議把財務規劃細化到“周”來支出。這對公司員工福利可能會有影響,要跟大家說清楚,希望得到理解和支持,因為公司活著是第一步。
再次,對公司今年的業務規劃和目標做調整。我給大家的建議是把目標調整為“活下去”。千萬不要樂觀,建議以最低限度來做規劃。如何在2020年活下去,按照這個計劃來做財務規劃、業務規劃、人員安排和業務梳理。大形勢已經發生變化,公司業務也要根據疫情進行調整,比如一定要增強在線能力,加強線上辦公、線上業務開展、線上推廣以及企業IP在線上的重新塑造等。
第四,積極向外界求助,這很重要。這段時間北京市包括經信委、中關村管委等連續出臺了很多文件,其中有減免房租、幫助企業申請信用貸款、加大政府采購等,都是幫助中小企業渡過難關的。大家要去研究這些文件,有符合條件的公司的盡快去申報,有了政府、社會機構、銀行等的支持,公司能夠盡快渡過難關。
創客總部作為一個投資機構和孵化平臺,也出臺了一些政策,包括減免房租、對接政府服務、對接銀行貸款、搭建線上辦公系統、線上推廣支持等,幫助所投企業和孵化企業渡過難關,取得了一定效果。所以中小企業這時應積極主動去尋求外界幫助。當然還包括上下游企業,如果它們能夠施以援手,對整個產業鏈生態都是一件好事。
第五,如果現在企業還在融資階段,建議調整融資節奏。這是因為,第一公司需要拿出更好的數據讓投資人年,第二現在的數據主要是線上的,第三可能融資時間會拉長。當然,如果能夠先取得一些債權融資,會比股權融資更好一些,因為債權融資比較快,能夠幫助公司盡快渡過難關。
最后,送給創業者一句話:“決定一個人最終高度的,往往并非起點,而是拐點,機遇往往都是在拐點出現的。”希望在這個拐點,每一個創業者以至每個人都能夠抓住機遇,勇敢積極地面對現實,希望每一個企業都好好活下去。
相信風雨過后會有彩虹,我們一定會戰勝這次疫情的。
來源:《中國科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