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菱電機自動化(中國)事業戰略企劃本部本部長 水嶋一哉
2016年對于三菱電機自動化而言,無疑是令人滿意的一年。三菱電機自動化(中國)有限公司事業戰略企劃本部本部長水嶋一哉告訴記者:“2016年,三菱電機自動化在中國市場的業績超過我們的預期,與去年同期相比,實現兩位數增長。”這樣的增長并非毫無理由。水嶋一哉表示:“這得益于三菱電機自動化在新能源汽車、電子制造、智能手機、鋰電池等行業的布局,更得益于中國政府對智能化方向的大力投入,這讓三菱電機自動化多年來在中國市場持續推廣的e-F@ctory逐漸迎來發展的黃金點。
強調人與機器的最優化
當前,中國制造業所處的環境正在發生顯著的變化。伴隨著激烈的價格競爭與提高顧客滿意度的要求,制造業不僅僅需要節能降耗,更需要在整個生產過程中提高生產力、提升質量,還需要能夠迅速應對客戶需求的變化。水嶋一哉認為這正是e-F@ctory能給中國制造企業所帶來的變化。e-F@ctory是在生產線和IT層之間建立中間層,把生產現場的布局、生產進行的方式、狀況、結構等各種信息狀況轉化為上層IT能夠理解的語言,并傳輸給上層信息系統。e-F@ctory實時收集的生產現場數據不只涵蓋單臺設備運轉實況、品質信息、消耗功率、參數設置、經營層面信息,還包括供應鏈的各個部分,廠商之間的相互溝通合作。e-F@ctory創造了一個可視化的工廠,通過橫向和縱向的整合,實現現場數據的可視化,幫助客戶及時發現現場問題,防患于未然,從而降低成本。
相對于e-F@ctory,一些領先的歐美企業也提出了類似的概念。水嶋一哉強調:“e-F@ctory與其他理念的區別在于,我們并不認為智能工廠就是要實現完全的無人化和全自動化。e-F@ctory以生產現場視為重要立足點,對生產現場進行深度的分析并提供改善方案。在這個過程中,完全無人化并不是目的,在我們的理解中,人和機器最優化的組合才是智能工廠最理想的場景。”
也正基于此,三菱電機自動化提供給客戶的方案并不是大而全的一步到位的解決方案,“e-F@ctory的核心就是實現生產現場的最適應化。通過對已有工廠現場和生產流程進行深度的診斷和分析,我們會根據客戶實際的需要,進行整體方案優化。無論是大企業還是小工廠,不管他們是局部導入還是整個集團引進e-F@ctory,三菱電機自動化都可以幫助他們達成所愿。即便客戶沒有充足的資金,也還是可以通過向具備CC-Link網絡功能的PLC上接入MES接口的形式收集所有站點數據,從所需部分開始,逐步擴大,這體現了e-F@ctory的靈活性。” 水嶋一哉說道。
持續深入推廣e-F@ctory
在水嶋一哉的眼中,e-F@ctory與《中國制造2025》的目標完全吻合。而中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又不僅僅是政府行為,實際上,從企業自身來講,也迸發出了智能轉型的需求和意愿。這讓三菱電機自動化對e-F@ctory在中國市場的推廣更具信心。
為了讓e-F@ctory能夠為更多客戶所知,并為其帶去實實在在的價值,三菱電機自動化近年來也在e-F@ctory的市場推廣上頗下功夫。水嶋一哉告訴記者:“我們在推廣e-F@ctory時,主要從三個層面著手:第一步,通過一些宣傳手段向客戶闡述什么是e-F@ctory,e-F@ctory能夠解決什么問題;第二步,我們要讓客戶更直觀地看到e-F@ctory的實物,為此,公司已經開始啟動建設e-F@ctory的示范工廠,這個工廠以后可以對外開放。除此之外,我們也積極與一些客戶及合作伙伴共建e-F@ctory示范生產線,最大程度地向客戶展示e-F@ctory的實際效果。第三步,即派遣專業的工程師到客戶工廠進行一對一的現場咨詢和提案,這更有利于掌握客戶的真實情況及深入了解其需求。”
當然,水嶋一哉也表示,一對一的咨詢提案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及精力,因此,三菱電機自動化還提供了一個更為切實可行的方法,那就是通過多年積累的knowhow,為客戶提供一些應用功能包。他進一步解釋:“這個應用功能包的內容非常豐富。比如防錯系統,在進行一些零部件組裝的時候自動報錯、糾錯;又比如在品質管理方面,我們有一個叫做‘擰螺絲’的工程,這可以通過報警、預測等建立一個追溯系統,進行信息反饋,這樣在‘擰螺絲’的時候就可以節省大量因為出錯而產生的浪費。這些功能包對于客戶來說更容易理解并接受,總而言之,我們希望通過硬件與軟件的結合,為客戶提供一些簡單可行的方案。”
與時俱進 煥發新生機
2003年,三菱電機自動化第一次提出了“e-F@ctory整合FA”的理念。當時是為了研究如何實現生產現場數據的可視化,從而提高生產效率。誰也沒有想到,這個早在2003年就被提出的概念,經過10余年的升級與演變,竟與這個全新的智能時代達成了絕好的默契。
早期的e-F@ctory更強調可視化,水嶋一哉認為這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之所以花費很多時間在‘可視化’上下功夫,是因為它是實現智能制造最終目標的基礎建設。在做好可視化之后,我們也不斷在數據的采集與分析技術上創新實踐。”
據他透露,2017年3月,三菱電機自動化日本剛剛發布了邊緣領域的FA-IT開放平臺的新方案,為實現制造業智能化的IoT應用提供支援。該方案使生產現場(FA系統)和價值鏈(IT系統)能輕易連接,使生產現場的數據收集、分析、改善系統構筑可在短期內完成。據悉,該平臺也將應用在e-F@ctory中。這一平臺的注入,無疑令e-F@ctory如虎添翼,也必將令其煥發出新的生機。
采訪的最后,水嶋一哉表示,三菱電機自動化正在從原本提出的TCOE(Total Cost of Ownership Engineering)降低客戶綜合成本理念的基礎上,升級為TVOE(Total Value of Ownership Engineering)為客戶提供綜合價值方案的企業理念。“我們希望在中國這樣一個日益發展的國家,通過三菱電機自動化的努力,為中國制造業企業提供更多的價值,幫助中國企業提高國際競爭力,與此同時也實現公司的自我成長。我們在公司內部也制定了一個具體的目標,那就是借助于《中國制造2025》的‘東風’,希望在2025年,三菱電機自動化可以在銷售上實現兩倍增長,成為中國FA市場上的NO1。”
這樣的目標當然不是毫無道理,手握e-F@ctory、機器人、伺服、變頻器等多張“牌”,三菱電機自動化在中國市場令人期待。
摘自《自動化博覽》2017年3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