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邦納工程國際有限公司大中國區董事總經理及邦納全球電子行業總經理胡勇
“自動化的黃金十年雖然已經過去,但是并不意味著市場會變得很差,特別是智能制造戰略帶來很多機會,會給自動化產業開啟‘慢牛’模式”。美國邦納工程國際有限公司大中國區董事總經理及邦納全球電子行業總經理胡勇提出了這樣的觀點。
做本土化的美國公司
憑借五十多年的產品研發和市場開拓經驗,世界上每3.5秒就會有一個邦納傳感器被安裝使用。也許這是一個難以置信的數字,但作為專業的傳感、檢測和自動化技術方案的提供者,邦納占據了北美最大的傳感器市場份額。其產品線覆蓋超過3萬多種產品,其中包括光電傳感器、激光、雷達、超聲波等高精度測量傳感器、工業無線網絡產品、機器視覺產品、機器安全產品、工業指示燈及LED照明燈產品、編碼器、PLC、觸摸屏和變頻器等,以整體的解決方案滿足各種應用需求,服務于汽車、電子制造、智能物流、食品、藥品、包裝等行業應用。
顯然,邦納是一家以產品科技創新驅動的高科技企業。其十分重視中國市場,堅持100%聘用中國員工,并將植根中國、服務中國制造業、幫助中國企業成長作為企業使命。
“邦納中國要扎根中國制造業,要提升中國自動化產業的水平。我們不僅要健康發展,更要深度參與到‘中國制造2025’的偉大進程當中。當然我們也樂意與國內的傳感器廠商交流,為他們在標準等方面提供幫助,做一家中國本土化的美國公司。”胡勇十分篤定地說。
不斷拓展的產品線、遍布全球的服務和技術支持團隊、快速定制和交付的能力,邦納可以取得今天的成績不無道理。胡勇談道:“邦納擁有優秀的產品性能和獨特的設計;我們愿意聆聽客戶的聲音,按照他們的需求定制產品;邦納中國公司是一支強大且具有高度凝聚力的團隊,‘厚德載物,道亦有道’是企業文化的核心;同時,‘勤奮、學習、思考、激情、自信、快速’是流淌在邦納人血液中的DNA,我們正秉承著這六個詞服務于每一位客戶。”
“慢牛”時代來臨
2005年到2014年是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最迅猛的時期,胡勇將這段時期稱為“中國自動化產業的黃金十年”。他認為,2002年中國加入WTO開始,中國的制造業便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期。然而,盡管以智能制造為特征的新一輪工業革命將給自動化產業帶來新的增長點,但輕松賺錢的黃金時代已經終結,過去十年的高速發展期一去不復還。
而今,由于產能過剩、勞動力成本快速上升等原因,中國制造業進入了發展的瓶頸期。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我們不僅無法復制中國曾經利用廉價勞動力作為優勢的傳統生產模式,更無法復制制造業轉型升級浪潮下自動化產業所經歷的黃金十年。
“可喜的是,互聯網時代又將我們帶到了新紀元,智能制造的不斷推進為企業創造了發展的新機遇,也將自動化產業推向了‘慢牛’時代。”胡勇這樣解釋,“從2017年開始,真正的、穩定的慢牛時代來臨了。隨著‘工業4.0’及《中國制造2025》的不斷推進和落地,我非常看好未來十年中國自動化產業的發展,我將其稱之為‘積極的慢牛’”。
在胡勇看來,未來十年“積極的慢牛”令人期待,因此邦納要順勢而為。他表示,邦納要進一步夯實團隊能力,完善智能工廠解決方案,強化核心產品,提高整體項目服務能力,堅持研發創新。在不斷壯大團隊力量的同時,積極開拓慢牛時代的新天地。
深耕智能制造
眾所周知,智能制造是《中國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隨著工業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技術、5G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也為智能制造賦能了新的使命。
提到智能制造,不得不提的就是智能工廠。近年來,工業化與信息化的深度融合讓用戶企業對智能工廠的需求更加迫切,如何使工廠裝載上智能化的“眼、耳、口、鼻”成為了推進智能制造進程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胡勇認為智能工廠是物聯網(IoT)應用的極佳體現。物聯網描述了將對象(從消費電子產品到工業部件)連接到互聯網的技術。工業物聯網(IIoT)則是這一創新對工業應用的影響。在物聯網特別是工業物聯網的不斷深化下,智能工廠可以讓工廠經理遠程訪問無線連接的機器,以及通過工業自動化設備和系統之間的通信,獲得大量關于這些機器運行的數據。數據可用性是IIoT的標志之一,因為它允許企業更有意義地利用數據,包括實現機器的預測性維護。
據記者了解,邦納深耕于工業技術,浸潤于制造行業,不僅有完善的工業數據采集及處理的解決方案,更有多年的實施及行業經驗。其擁有光電傳感、測量與檢測、機器安全、機器視覺、工業智能指示及照明、無線傳感及網絡、控制產品、讀碼及編碼器等多條產品線,切實保證了工業數據的采集安全、穩定、準確、高效。
胡勇以幾款優勢產品為例,詮釋了邦納在工業物聯網方面的突出能力。
邦納的THM系列觸摸屏及Datawatch組態軟件,可以支持工業現場400多種PLC及控制器的連接,簡單便捷地打通傳統M2M(機器連接)的信息孤島,實現設備的互聯。并且支持OPC協議,可用于現場設備、控制系統、各種軟件(MES、ERP)以及物聯網平臺等不同類型系統和設備間的通信。
邦納的無線振動及溫度傳感器,可以提供電機的預測性維護,結合合作伙伴VANTIQ物聯網開發平臺,可以提供更高效的OEE數據分析以及現場實時人機協作服務。借助VANTIQ的物聯網開發平臺,邦納可以協助客戶,快速打造“智能工廠+云平臺+工業APP”的功能架構,建立和加強以工業物聯網平臺為載體、以數據為驅動的工業智能化新優勢,搶占全球新一輪產業競爭的制高點。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邦納正在發展新的方向——機器人工作站。其具有高精度、高性能和結構緊湊等特點,是裝配、小工件搬運、檢驗測試等環節不可或缺的生產“骨干”。搭配ISO超凈機器人,還可為無塵室提供高效的解決方案。“我們的機器人工作站中有90%的產品都由邦納自己提供。這一智能工廠解決方案的集成也為更多客戶解決自身痛點問題找到了更為快速的方法。”胡勇說道。
邦納機器人工作站
多年的行業積累讓邦納意識到,智能工廠的三個關鍵工業物聯網功能分別是:遠程監控、預測維護和流程優化。而這一切都離不開無線技術。事實上,德國“工業4.0研發白皮書”及“工業4.0實施戰略及參考架構”都將無線技術作為工業4.0網絡通信技術研究和創新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美國工業互聯網聯盟(IIC)同樣重視無線技術在工業中的應用。
作為一家技術驅動型企業,邦納始終把握技術發展趨勢,以滿足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
美國邦納全新研發的DXM100控制器是一款出色的工業無線控制器,可以應用于以太網連接和工業物聯網相關應用。這款強大的基于Modbus通信的無線控制器內置了DX80網關或多跳DataRadio功能,可將本地無線網絡與以太網或主機系統接起來。
QM42VT系列是邦納的無線振動與溫度傳感器,可測量RMS速率(單位為英寸/秒或毫米/秒)和溫度。它利用標準支架或磁性支架安裝在盡量靠近軸承的位置,通過檢測振動的加劇和溫度的升高來監測機器的運行狀況。其提供高精度振動(速度均方根)和溫度測量;配備有堅固的鋅合金外殼;由單線串口進行連接;由于避免了手工檢查和消除了錯誤,降低了人工成本。
執掌邦納14年的胡勇已過不惑之年,他的工作重心更多地轉移到公司的戰略決策上。古語所講的四十而不惑就是到了四十歲不為外物所迷惑,遇事能明辨不疑,胡勇無疑早已具備了這樣的能力。熟悉胡勇的人都知道他喜愛看書并且很愿意將自己喜歡的書分享給員工與合作伙伴。近期,胡勇剛剛看完呂思勉先生所著的《中國通史》并將分享給中國區的所有員工和合作伙伴,他以史為鑒,審時度勢,從這本書中參悟如何管理和發展積極成長中的邦納中國。相信邦納定會通過在“慢牛”時代堅持植根中國,助推邦納中國用戶和合作伙伴在實現智能制造的道路上不斷前行。
摘自《自動化博覽》2018年7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