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以下簡稱《綱要》)于2021年3月發布,明確了政府工作重點。“十四五”時期是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關鍵程度可見一斑。橫河電機(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小松幸司認為,中國是非常有發展潛力的國家,通過大力推進結構性改革將加速經濟增長。
橫河電機(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小松幸司
“十四五”規劃下的企業發展
橫河電機集團創建于1915年,總部設在日本東京,是工業控制行業專業的跨國公司,是同行業中較早進入中國的外資企業,其1957年開始在中國進行商業活動,1965年在中國設立橫河代表處。多年的積累,使橫河電機非常清晰地知曉自己能為中國的經濟發展、為中國的可持續發展貢獻怎樣的力量。
小松幸司分幾方面介紹了橫河電機在中國這些重大戰略中做出的貢獻:
實現經濟質的增長方面,隨著勞動年齡人口持續下降,提高生產率是實現增長的唯一途徑。橫河電機將通過應用控制系統和各種解決方案,如生產效率改進控制、企業資源規劃(ERP)、供應鏈管理(SCM)、能源管理(EMS)、碳管理(CMS)、制造執行(MES)、安全和安保管理(SSM)、環境監測(EMS)、仿真器,結算調度、質量管理(QMS)、資產管理(AMS)等,為中國的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產業結構復雜性方面,在制造業中,需要加強供應鏈、重要產品和核心技術研發等基礎產業能力。為此,除了交通、能源等傳統領域外,還迫切需要加快發展支撐下一代信息產業的新基礎設施(5G、AI、IoT、區塊鏈、數據中心、ITS等)。橫河電機將通過應用自己的DX(數字化轉型)技術和經驗以及IIoT(工業互聯網)技術來支持這一變革。在產業方面,預計新能源、環境(包括排放和碳管理)和智能制造等領域將會增長和擴張,橫河電機的解決方案,如能源管理系統,碳管理系統等,將會為此做出貢獻。
技術創新及研發投入方面,把科技獨立自主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措施,是推動數字產業發展和其他產業數字化轉型的必要舉措。云、大數據、物聯網、工業互聯網、區塊鏈、應用數字技術的智能交通、智能能源、智能制造等基礎數字技術都是有前途的增長領域,橫河電機也將持續重點關注它們。
國內大循環與國內外雙向循環戰略方面,為應對勞動力減少、對外貿易摩擦加劇等內外環境惡化,在保持對外開放的同時,減少對以貿易為中心的國際大循環的依賴,需要從上游(原材料采購)到下游(交付給最終用戶)的供應鏈鳥瞰圖進行高質量的供應鏈管理和需求預測。橫河電機將通過自己的供應鏈管理解決方案提供支持。
節能方面,為實現綠色增長和碳達峰與碳中和,需要可持續減少碳排放、收緊污染物排放法規、廢水和污水管理、可持續提高能源效率、綠色制造、環境維護。橫河電機將用自己的解決方案,如能源管理系統、碳管理系統、分布式能源資源管理系統和連續排放監測系統,為此做出貢獻。
福利和生命安全方面,需要確保糧食生產和能源供應,加強藥品供應。尤其是對于藥品,橫河電機的生命科學解決方案會有所貢獻。
橫河電機(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小松幸司全面的概括讓記者不僅對橫河電機與中國“十四五”規劃的緊密聯系有了一定了解,更讓記者對其在中國的戰略與具體舉措產生了更大的興趣。
在中國的基本戰略
工控自動化自20世紀初萌芽,已有百年以上歷史。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等新興科技發展,全球制造業開始進入新一輪變革浪潮,且正進入以網絡化、智能化為代表的工業4.0發展階段。中國已發展成為制造大國,正向制造強國邁進,制造業轉型升級,實現降本增效,特別是在新興技術應用方面已形成了較好的發展基礎。
“在中國,即使是現有的工業自動化(IA)市場,也有望實現可持續的業務增長。”小松幸司談道。據了解,橫河電機現有的IA業務在生產管理、安全環保、供應鏈管理、能源管理、資產管理以及控制系統等各種解決方案上擁有大量的客戶基礎。橫河電機一直致力于為客戶提供一系列具有全生命周期服務的解決方案,在中國的國家石油公司、商業企業和私營公司都有許多非常成熟的應用案例。小松幸司詳細向記者說明:“在過去的幾十年里,橫河電機不斷為中國的石化集團公司提供數據分析、自動化控制、資產管理、能源平衡、運營改進、過程模擬等先進技術和解決方案。石油行業千萬噸級煉油項目大部分都采用了橫河的IA系統,在此基礎上,我們正在為煉油現場部署APC,幫助客戶進一步提高收益。針對近期大型商業煉油客戶,我們提供從L1到L4的綜合解決方案,幫助客戶打造世界級的智能工廠。”
憑借在中國積累了65年的豐富行業知識和應用經驗,橫河電機有能力為擁有龐大安裝基礎的客戶提供生命周期服務和生產改進解決方案。與此同時,其在中國乃至全球都擁有充足的人力資源,如銷售、工程和服務。“通過最大限度利用我們的資源,并在未來把實現可持續發展化工、能源和油氣等領域以擴大我們的業務,為中國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橫河電機(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小松幸司這樣說道。
近年來,橫河電機通過與各種合作伙伴建立靈活開放的生態系統,及時提供增長和轉型的解決方案,挑戰敏捷中的任何新業務和機遇,為實現中國的可持續發展社會做出貢獻,實現業務跨越式發展。“借著中國制造強國的戰略東風,乘著‘一帶一路’拓展海外市場的風浪,搭著中國大力發展新基建及‘十四五’規劃的順風車,橫河電機在垃圾發電、藍氫、光伏太陽能、風電等新興產業取得了長足的進展,進一步推動變革,助力中國加速創建可持續發展的社會。”小松幸司頗為滿意地說,“我們也關注中國企業日益迫切的社會責任需求,圍繞SDGs(可持續發展目標)和ESG(Environmental、Social、Governance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的需求創新了很多很好的應用案例,如石油行業某基地能源優化、某垃圾焚燒發電廠智能協同平臺、某大型石化廠節能減排項目等。”
創新活動助力數字化轉型
《綱要》明確要“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將數字經濟發展和數字化轉型的目標與作用提高到國民經濟的高度,并提出“充分發揮海量數據和豐富應用場景優勢,促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壯大經濟發展新引擎”。作為指引,《綱要》指出一方面要拓新,即“推動數字產業化”形成新產業、新生態;另一方面要守成,即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通過數字技術賦能傳統企業。橫河電機愿為推動和實現中國數字化轉型提供大力支持并做出貢獻。
小松幸司表示,橫河電機中國將公司全球團隊正在開發的先進技術和創新解決方案及其應用實例和知識聚集在一起,將其本地化為可引入中國市場的形式,并快速引入和交付給中國客戶。在與中國當地伙伴合作的同時,其還需要開發和提供能夠解決中國本地問題的解決方案。“我們相信,成功的關鍵因素是這些舉措能夠以多快的速度擴展到敏捷的和盡可能多的中國客戶。”
為了加速這些“大動作”的進行,橫河電機中國正在開發總計20多項創新活動,同時關注新市場和新領域的挑戰,調動內部資源并聘請外部專家。2022年,橫河電機中國將在與公司業務高度契合的領域采取創新舉措,如加速人工智能技術在設備診斷和控制領域的應用、提出利用DX(數字化轉型)技術的智能制造解決方案、氫/氨供應鏈、電池行業從上游到下游的解決方案、生命科學領域的貢獻、能源管理和碳管理解決方案、提供網絡安全解決方案等。
先進技術和應用如何落地是用戶更為關心的問題,小松幸司詳盡舉例:
(1)通過IA2IA理念擴大人工智能的應用
人工智能(AI)相關技術已被Gartner評選為新興技術了幾年,預計工業人工智能市場將出現顯著增長( 3 5 % 的復合年增長率) 。中國和日本是東亞和太平洋地區工業人工智能市場發展的前兩名。人工智能主要在銀行、醫療保健和零售領域得到廣泛應用。例如,在工業方面,應用領域在以下幾種情況下有所擴大:根據振動、聲音、熱量等測量結果,代替熟練工人進行設備診斷(故障預測);從大量歷史數據中分析異常信號的真正原因;在應用診斷成像技術的同時檢測操作員的工作遺漏。
此外,橫河電機認為人工智能是IA2IA的推動者,即從工業自動化到工業自主化。事實上,在一家生產合成橡膠原料的化工廠,AI通過控制閥門動作,同時掌握溫度、壓力、流量等參數,成功進行了35天的無人操作示范試驗。技術工人的老齡化和勞動年齡人口的下降也是中國工業未來增長的主要負面因素。此外,對于實現在“新冠”肺炎蔓延之前無法想象的自主工廠運營(無人操作)的期望與日俱增。AI技術有望解決這些問題,橫河電機中國也在專注于技術開發和案例研究。
(2)氫能產業鏈解決方案
氫能按產業供應鏈分類時,分為上游制氫、上游儲運、下游應用。上游是氫氣的供應,包括制氫(主要來自煤炭、工業副產品、天然氣、電解水等)、精煉、液化等過程。流內儲運包括與氫氣運輸相關的領域,以及按氫氣狀態(氣體、液體、固體、有機液體)的儲存技術和設備。氫能產業鏈的下游是氫能的綜合應用,中國典型的氫能應用就是氫能汽車,也是未來氫能產業將大力發展的領域。
橫河電機通過將上游各種工序的控制系統、中游的運輸優化解決方案和儲罐的安全監控、下游的氫能汽車開發支持系統等各種解決方案商業化,為氫能源的普及做出貢獻。制氫的主要方法包括副產氫和化石燃料重整已進入實用階段,水電解、生物質氣化和熱解從基礎研究處于示范階段。如果從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角度來分類,燃燒工業原料和化石燃料產生的氫是“灰氫”。CCS(二氧化碳捕獲和存儲)回收灰氫生成過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并將其埋入地下,以及利用CCUS(碳捕獲利用和存儲)技術捕獲二氧化碳(存儲)和消除大量二氧化碳排放的氫氣將多余的二氧化碳埋在地下,再用于生產其他化學物質,被稱為“藍色氫”。不會持續排放二氧化碳的氫,例如使用來自可再生能源的電力,被稱為“綠色氫”。橫河電機在中國不僅為灰氫生產過程提供現有的控制系統和生產控制解決方案,還為CCS和CCUS提供工程和咨詢,為藍色氫的實現做出貢獻。另一方面,橫河電機已經準備為中國客戶提供各種可再生能源(光伏太陽能、風能、垃圾發電等)解決方案和分布式能源資源管理系統,以實現綠色氫能。
(3)對生命科學領域的貢獻
橫河電機的生命科學業務通過開發和銷售基于其核心共聚焦掃描儀單元的活細胞成像、高內涵分析系統、單細胞組單元和其他產品來支持前沿生命科學研究,該單元已有30多年的悠久歷史,已在全球售出3,500余臺。橫河電機正在為新藥和疫苗開發做出貢獻,通過提供其Cellvoyager系列高內涵分析系統,為日本及海外的大學、研究機構開展“新冠”疫苗和藥物研發做出貢獻。橫河電機中國做好了充分準備推出生命科學解決方案,這些解決方案已在包括日本在內的世界范圍內越來越多地被引入。其不僅完成了產品銷售,還完成了工程和服務網絡建設,希望所提供的生命科學解決方案能夠為提高中國的福利與保障水平做出貢獻。
采訪中,橫河電機(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小松幸司多次表示,以中國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將使中國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更好聯通,促進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發展工業制造業,能夠切實提升中國制造業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也是推動制造業可持續發展,實現制造強國的必經之路。在當前勞動力等生產制造要素成本加速上升的背景下,制造業企業勢必要拓展新業態、新模式,增強市場競爭力,推動企業降本提質增效。橫河電機也將不遺余力地支持中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其各種完備的解決方案將為中國社會的挑戰做出貢獻。
摘自《自動化博覽》2022年6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