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交通牽引系統是電力電子和變頻調速技術的高端應用。2010年,中國軌道交通牽引系統還完全依賴國外品牌。當時,英威騰剛剛完成A股上市,但已經積累了比較成熟的變頻控制平臺技術,懷著“核心零部件自主研發”的夢想,英威騰啟動了自主研發軌道交通牽引系統的艱辛歷程。
世界上第一條地鐵線路誕生于134年前的英國倫敦,中國第一條地鐵誕生于26年前的北京。相較于世界上其他擁有地鐵的超級大都市,上海直到1993年才開始發展自己的地鐵業務。但是僅僅24年,上海地鐵的總通車里程數已經遠遠超過了倫敦,成為了世界第一。據悉,上海地鐵如今日均承載900多萬客流,占上海公共交通出行的53%。
中國制造業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面對智能制造帶來的機遇,中國企業不僅需要努力研發和運用智能硬件與數字化信息系統,還需要在新時代提升“軟實力”——工業服務。自2012年起,基于巨大的自動化存量市場以及用戶需求的變化,工業服務就已成為工業領域的熱門話題。經過五年的發展,如今,服務已是產品的延續,成為產品的一部分。
中國自動化市場進入“后成熟期”帶來的巨大存量市場以及用戶需求的變化,催生了中國工業服務市場的快速發展。從向解決方案提供商角色轉變、創新服務產品、建立服務中心到成立專職的服務業務部門,自動化供應商紛紛加大對服務市場的投入,布局工業服務市場。作為中國自動化市場的領軍企業,和利時對于工業服務的布局亦領先業界。杭州和利時自動化有限公司服務管理部總經理滿鍇表示:“和利時總結在各行業領域累積的豐富應用經驗,提煉服務內容,建立完善的服務標準和流程,形成生產服務化的服務模式,配置服務專屬工具,通過運維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為用戶提供全面的運維服務保障。”
中國制造業正處在轉型過程中,從數量增長到質量提升,工業服務在制造業發展中的重要性越來越凸顯,并可以明顯看到近年來中國工業用戶對于服務需求日漸增長的趨勢。同時,很多制造業企業也有服務化的傾向,通過為終端用戶提供服務,制造業企業能夠整合自身價值鏈,提升競爭力水平和盈利空間。
一臺機器人正在正常運行,機器人下方可以看到明顯的紅色和黃色的區域標識。記者走進黃色區域,機器人瞬時減慢了運作速度,當走進紅色區域,機器人完全停止。這是記者在2017年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CC-Link IE協會展位的真實體驗。這樣的現場展示說明在CC-Link IE的網絡里,既可以進行I/O控制,也可以進行運動控制,其網絡容量大、速度快,能夠滿足IOT時代大數據通信時實時的控制要求。
如今工業4.0正從紙上的抽象概念走向實際應用,想要與時俱進的制造業者無不想借助新技術來強化企業核心競爭力,以便能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上建立獨特的競爭優勢。研華結合自身30多年在各行業的實踐經驗,針對用戶需求,推出“硬件+軟件+平臺”三位一體的iFactory整合應用解決方案,以助力用戶應對智能時代挑戰,實現智能應用。
2017年10月,整個工控界收到了一個令人遺憾的消息:被稱為“PLC之父”的迪克·莫利先生與世長辭。他在1970年正式創造出世界上第一臺PLC,從而使人類工業里程從落后的電氣與自動化時代邁入電子信息化時代。如今,雖然老人家已經不在,但由他所創立的品牌MODICON依然在續寫著傳奇,并不斷地為工業界帶來革新。
以“過程工業智能制造解決方案”為主題的2017年NAMUR中國年會在上海舉辦,橫河電機獨家贊助并全程參與。每年的NAMUR中國年會都是用戶在過程工業自動化領域進行新技術學習、經驗交流的好機會。當前智能制造成為制造業的熱點話題,但如何在過程工業領域有效實施智能制造一直是一個難題,橫河電機針對用戶當下的迫切需求,在大會上就過程工業領域與智能制造的結合分享思路及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