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勞動合同法實施后,廣州企業用工情況出現了新的變化:以短期合同工代替臨時工,擔憂員工的穩定性,傳統勞資關系普遍走向勞務外包等。
廣州市統計局對新勞動合同法執行后企業用工狀況調查顯示,企業家對新勞動合同法表示重視的比率為55.7%,超過半數。其中,有18.9%的企業家認為新勞動合同法有利于更好地規范用工,他們明確表示支持或贊成新合同法的執行;有31.1%的企業通過各種形式,積極開展有關新勞動合同法的培訓、學習。但尚有16.0%的企業家明確表示新勞動合同法會導致企業成本上升、負擔加重。
調查顯示,調查樣本的企業職工勞動合同簽訂率高達99.0%。其中,有13.6%的企業職工已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從調查的八大行業看,建筑業、住宿和餐飲業合同簽訂率較低。
調查反映,對因季節性因素造成產能不平衡而導致企業用工需求存在淡旺季差異的問題,新勞動合同法實施后,企業大多采取使用短期合同工的方式解決。短期合同一般為期半年,合同到期后原則上不再續簽。該類企業主要集中在低端的工業制造業,由于對產業工人技能要求不高,又不能違法不簽勞動合同,與勞動者簽訂短期合同成了附加值較低的企業的權宜之計。與臨時工狀態相比,短期勞動合同能促使企業對用工提前規劃、準備與介入,增進勞資雙方權益。
另外,企業對新法的認識逐步加深,擔心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可能導致用人機制僵化、結構難以調整的鐵飯碗問題的集中率僅為5.9%。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企業普遍存在對從業人員穩定性的擔憂,說明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對維系穩定勞資關系的積極作用超過其帶來的負面影響。
有關人士分析認為,勞務外包帶來的額外費用仍在可接受范圍內。企業用工選擇勞務外包的形式,把員工社保、勞務備案等用工關系委托給勞務公司,用工單位可以集中更多精力用于管理、生產,提高經營效益,是企業近年用工管理方式的新動向。(鄭曼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