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調東線工程主要利用京杭大運河及與其平行的河道逐級提水北送,江蘇段輸水線路沿途城鎮多、工礦企業多,保證調水水質成為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成敗的關鍵。根據國務院辦公廳批準的《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治污規劃》,我省除通過實施產業結構調整、工業綜合治理、流域綜合整治、城市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等措施外,同時實施截污導流工程,將輸水干線建設成為清水廊道,實現節水、治污、生態環境保護與調水工程的有機結合,確保輸水水質持續穩定達到地表水Ⅲ類標準。
徐州地處蘇魯省界,徐州市截污導流工程成為南水北調東線江蘇段省際輸水水質保障的關口項目。該工程利用現有的河渠和新開部分渠道等,建立運河沿線區域尾水“蓄存、導流、回用”體系,將京杭運河不牢河段、中運河邳州段、房亭河等對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有影響的區域尾水通過工程性措施,進行收集、處理、回用、導流,剩余尾水從大馬莊涵洞處入新沂河北偏泓經濕地處理后入海,使南水北調輸水干線徐州段水質達到地表水Ш類標準,同時保證導流工程沿線尾水受水區域的水環境安全。
記者獲悉,江蘇段截污導流工程由江都、淮安、宿遷和徐州市截污導流工程組成。江都、淮安、宿遷三市截污導流工程已于2007年開工建設,目前工程進展順利,江都市截污導流工程將于年內基本建成,淮安、宿遷兩市截污導流工程明年完成建設任務,三項工程已累計完成投資3.13億元,占已開工項目總投資概算的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