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國家進行宏觀調控,不少工業企業出現了“不適應癥”。面對國家對電力投資的清理整頓,我市電力設備企業―南京汽輪電機(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南汽輪”)也不可避免受到了市場的沖擊。但該企業卻在積極求變中闖出了一條新路,在逆市中呈現出強勁發展勢頭,其發展之路頗具啟迪意義。上半年,南汽輪產銷雙雙過10億元,分別同比增長60.1%和47.5%,實現利潤1.4億元,同比增長68.84%,成為南京工業以及全國電力設備行業的一支“勁旅”。面對這樣的成績,公司總經理沈群接受記者采訪時坦言:“如果不是及時采取差異化發展,上馬新品,今年上半年效益下滑肯定難以避免,更談不上如此強勁的發展勢頭。”
拐點求變帶來強勁發展
沈群所說的“如果”是有針對性的。去年國家對電力投資加以調控,矛頭直指中小電站。從去年4月開始,南汽輪中小電機產品訂單逐月下降。面對市場拐點,南汽輪另辟蹊徑。依照國家發展循環經濟的思路,南汽輪開發研制了低熱值燃氣輪機,填補國內空白,并率先應用到濟鋼一期高爐煤氣發電工程。由于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顯著,該項技術被國家發改委在全國鋼鐵企業全面推廣。目前,該項技術已成為南汽輪重要的經濟增長點。前不久,南汽輪分別接下了濟鋼二期發電工程6套燃氣輪發電機組、3套汽輪發電機組以及海螺水泥集團11套余熱純低溫汽輪發電機組的訂單,合同總額超過10億元。
聯手美國GE躍上高平臺
2002年前,南汽輪的汽輪機、發電機只能生產5萬千瓦甚至2.5萬千瓦以下的機組,產品附加值不高,影響了經濟效益。但現在,南汽輪已能生產13.5萬千瓦、15萬千瓦、20萬千瓦機組,正在沖刺30萬千瓦機組。發展不斷躍上高平臺,得益于技術的不斷創新和進步。今年初,南汽輪聯手世界500強企業美國GE,以市場換技術,成功拿下國家9E燃氣輪機采購招標合同訂單,南汽輪也因此成為國內唯一的12.5萬千瓦等級燃氣輪機生產基地。
國家電站行業“3+1”南京有其“1”
高等級大型機組的生產,提升了南汽輪的核心競爭力,使南京快速躋身國家重要的動力生產基地。沈群說,以往一提及國家電站行業,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國家三大動力”,即四川的東方汽輪電機廠、哈爾濱汽輪電機廠、上海汽輪電機廠,這3家形成了穩固的“金三角”。如今,這一格局正在發生變化,國家電站行業出現了“3+1”新格局。其中,這個“1”就是指南京的南汽輪。
信息來源: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