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秦伯益、鐘南山等30位院士聯名致信中國科學報,對“中式卷煙”項目入選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候選項目表示嚴重關切。
院士們在信中指出,作為企業,自然會以追逐利潤為目的做些研究,但科學技術有其倫理要求,就是不能違背基本的社會正義。在煙草問題上的基本社會正義,就是反對各種鼓勵或變相鼓勵吸煙的行為,因為這將導致更多人的健康問題,損害更多人的生命質量,并增加家庭和社會負擔。從社會正義方面考量,該項目只能歸為見利忘義的范疇,以國家科技進步獎的名義加以肯定并鼓勵,顯然為社會大眾所不容。
然而,這并非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第一次頒發給煙草類的研究,國家煙草專賣局下屬《中國煙草》雜志顯示,10年來,煙草行業已陸續有7項研究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項目研究成果已在多家煙草公司直接推廣應用,3年來累計實現新增銷售收入1735.74億元,新增利稅1421.8億元。我國《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實施細則》第96條規定:獲獎成果的應用不得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安全和人民健康;《國家科學技術進步法》第29條則規定:禁止危害國家安全、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危害人體健康、違反倫理道德的科學技術研究開發活動。這些足以成為30位院士在此次事件中的有力證據。一位曾多年擔任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評委的教授說,在實際的評審過程中,評審組往往更重視參評項目的技術成果及價值,道德、倫理方面的因素則容易被弱化。
近年來,學術不端行為成為了學術界嚴厲打擊的對象,而這次的“中式卷煙”事件則上升到了社會責任的層面。當企業進行學術研究時卻夾雜上了金錢和利益,這在國際范圍內則被認為是違背企業社會責任原則的行為。目前,許多企業正在利用自動化技術改善生產環境,提高生產效率,高新技術作為產業發展的依托已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如何平衡學術研究與實現經濟目標之間的關系又變成了如今的新問題。在當下的經濟環境下,將企業利益放在第一位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在我國經濟轉型之際,也提出了對節能環保與可持續發展的迫切要求,也使社會開始審視經濟發展的正確方式。道德層面的考量目前仍無法有明確的法律法規予以監督和處理,只得憑借個人的自覺加以約束。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社會上的問題并不能依靠自動化技術來治理,也不能用降低產業發展速度的方法去制止問題的惡化。以煙草為例,在今年兩會期間,陳竺部長和黃潔夫副部長多次回答了記者的提問,表明要避免煙草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唯一的辦法就是不吸煙,而不是用其他方法降低危害。
進入二十一世紀后,中國人民已經越來越注重自己的健康,同時也希望國家能夠創造更好的生活環境來實現這一目標。科技的進步預示著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提高,我們不能因為某個層面的問題就遏止產業的發展,但又不能只顧及利益卻忘記了社會責任。煙草行業中技術的進步不容小覷, 在用正確的態度來處理這一問題時,我們要做的就是在道德上對自己加以約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