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2012年6月11日
本報記者 張偉報道
日前國產數據庫廠商接連傳來好消息,北京人大金倉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數據庫產品KingbaseES V7近日率先通過公安部結構化保護級(第四級)安全認證并獲得銷售許可證;達夢數據庫有限公司新一代大型通用商業數據庫管理系統(DM)V7也通過公安部安全四級認證,達到了目前國內數據庫的最高安全級別。這標志著國產數據庫產品安全級別首超國外同類產品,成為國內最安全的數據庫,為我國信息安全的自主可控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電子信息產業研究所資深研究員任愛光表示,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信息安全產業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得到較大提高。如基于安全芯片的可信計算機開始推廣,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安全芯片在防火墻、防病毒領域得到應用,高速加密芯片、高速內容搜索芯片等安全產品的使用,互聯網內容監控技術與組織體系得到進一步發展,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安全操作系統以及安全數據庫系統在一些行業得到成功應用等。從整體上看,“我國信息安全產業已從初創階段進入發展階段,產業發展任重而道遠”。
數據庫安全是信息安全核心環節
“安全是包括國產數據庫在內的國產基礎軟件支撐國家戰略的一個立足點,基礎軟件的發展最終要為國家信息安全提供支撐。國產基礎軟件發展成功與否,關鍵在于國產數據庫。”北京人大金倉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裁任永杰博士表示,在信息科技飛速發展、全球信息化進程不斷深入的今天,存儲于數據庫的大量信息數據被廣泛應用于各種信息系統,在為人們帶來便捷的同時也日益凸顯出極大的信息安全隱患。信息系統安全的關鍵在于數據安全,數據庫安全被認為是構建信息安全的基石。
工業和信息化部軟件服務業司司長陳偉表示,數據庫管理系統屬于核心基礎軟件,是支撐各類管理信息系統的公共平臺,對信息系統的安全性、可用性和高效性有至關重要的影響。但由于核心技術受制于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部門大量使用非安全可靠的數據庫產品,對國家安全、信息安全、產業安全帶來巨大隱患,嚴重制約了我國信息產業的發展。
據記者了解,國外數據庫產品一直壟斷中國市場是不爭的事實。數據顯示,國內數據庫市場超過90%的市場份額被甲骨文、IBM、微軟等國際巨頭占領。國產數據庫由于起步較晚,目前也僅僅是在信息安全、電子政務等領域占有一席之地,在眾多的行業領域還無法與國際巨頭相抗衡。雖然國產數據庫已經有了較為成熟的產品,但用戶對其知之甚少,或者由于用戶較早采用了國外產品,先入為主地將國產產品拒之門外。
“目前國家重要部門的核心數據均在使用國外的數據庫產品,不僅使用和維護成本高,而且信息安全也存在不可控的隱患,因此國家從戰略層面考慮投入人力、物力、財力來加快國產數據庫等基礎軟件的發展。” 任永杰表示,為扭轉這一局面,國家發布了“核高基”科技重大專項。“核高基”是“核心電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礎軟件產品”的簡稱,是2006年國務院發布的《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中與載人航天、探月工程并列的16個科技重大專項之一。“核高基”專項將持續至2020年,預計總投入將超過1000億元。與此同時,國家在“十二五”規劃上將自主可控信息安全戰略上升為國家安全戰略。
國產數據庫安全超越國際巨頭
任永杰認為,如果一個國家的信息化建立在國外軟件的基礎之上,那么國家的信息安全則會受制于人。信息化高速發展的今天,信息的安全性尤為重要。國家出臺一系列政策大力扶持國產基礎軟件的發展,努力培育“安全、穩定、高效、自主可控”的產業環境,旨在建立國家信息安全戰略體系。數據庫作為承載數據的核心,其替換難度大。只有數據庫國產化了,才能保障國家敏感數據的安全,真正實現自主可控的信息安全戰略。除此之外,國產數據庫還將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合作,整合資源、共同發展。同時也需要國家的大力支持,實現國產軟硬件一體化發展,真正在信息化領域實現自主可控。
據了解,以人大金倉、達夢數據庫等為代表的國產數據庫廠商,經過10多年的發展,在技術、產品、市場、服務等方面均已取得長足進步,產品成功應用于政府、軍工、電力、金融、教育、衛生、農業、交通、制造業信息化等諸多領域。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國產數據庫在金融、電力等涉及國計民生的關鍵行業,打破了國外廠商長期以來的壟斷,首次實現規模化應用,保障了國家敏感數據的信息安全。
此次通過公安部安全四級認證,更是國產數據庫廠商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公安部安全四級認證是GB/T 20273-2006第四級結構化保護級的簡稱,它是國內數據庫產品當前所能達到的最高安全等級。與國際標準相比,安全四級近似于TCSEC/TDI的B2級或者CC的EAL5級。目前,包括Oracle、SQL Server、DB2等知名廠商在內的國外數據庫產品,安全級別最高只達到EAL4級。國產數據庫廠商率先通過安全四級,意味著國產數據庫的安全級別已經超越了國外同類數據庫產品,這對構建我國自主可控的信息安全體系具有重大意義。
“隨著政策與市場環境的日趨成熟,再加上國產數據庫2011年以來的市場表現,充分表明國產數據庫廠商早已蓄勢待發,未來幾年有望迎來一個發展的春天。但另外一方面也說明,國產數據庫的發展依然任重而道遠。” 任永杰說。
國產中間件致力自主可控
“作為國產基礎軟件提供商和信息化建設服務商,我們要堅持立足應用,持續創新,更加重視自主知識產權,重視核心技術的研究和投入,實現自主可控,保障國家信息安全。”中創軟件董事長兼總裁景新海表示,圍繞信息安全保護,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并特別強調自主知識產權的保護,鼓勵自主知識產權產品的研發,以實現關鍵行業領域核心系統的自主可控,通過信息技術手段保證數據挖掘、整合、分析、共享過程的安全。
景新海認為,作為《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16個科技重大專項之一的“核高基”,已成為國家的戰略級項目。國家持續15年支持關鍵技術的攻克、戰略核心產品的研發和自主創新體系的建設,對于實現我國信息系統的自主可控具有重要意義。
“中間件是關系國家信息安全的重要環節,擁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中間件產品,是我國信息系統最后一道安全屏障。”景新海表示,2009年中創軟件牽頭承擔“核高基”專項中間件項目的兩個核心課題,致力于國產中間件標準體系的制定、核心技術研究與產品化、產業化,提升國際競爭力。
據悉,中創軟件基于“核高基”成果研發的Infors中間件可以完全替代國際同類產品,在國民經濟主行業廣泛應用并產生巨大經濟效益,已在我國信息化建設中規模化部署、常態化運行。
國產服務器打破國外壟斷
國內服務器廠商起步較晚,在技術上和老牌國際廠商相比還有一定差距,而國內的一些關鍵應用領域也一直被國際品牌所壟斷。盡管如此,國內廠商從未放棄過對自主可控服務器技術的研發。作為中國高性能計算機的領導者,曙光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推動自主服務器的發展。2002年,曙光公司推出了基于“龍芯”的龍騰服務器,盡管只是一片小小的芯片,但是對于中國IT界卻意義非凡,它標志著中國開始逐步建立起屬于自己的服務器王國。
記者從曙光公司獲悉,繼獲得2009-2011年“核高基”項目后,曙光公司再次獲得2012年“基于國產CPU/OS的服務器研發與應用推廣”項目,曙光公司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龍騰服務器已經由量產進入到實用階段。
“基于‘龍芯’的龍騰服務器標志著國家服務器一個震撼的變化。”曙光公司總裁歷軍表示,“有分析認為,若要中國處理器成為主流,就要把龍芯實驗室從科研領域挪到商用領域,接受市場的歷練和檢驗。”龍騰服務器正是這樣的一次嘗試,并且獲得成功。
據悉,曙光龍騰服務器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從基礎架構到通用處理器,再到操作系統軟件、中間件、數據庫軟件等都采用國產產品,實現了全國產SMP系統的體系結構、BIOS、操作系統等多個重要方向的突破。
“曙光公司已經對龍騰服務器做好了全線布局。”歷軍透露,無論是刀片還是雙路/四路服務器以及高性能計算機領域,曙光龍騰服務器都能實現全線產品的自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