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本報 作者: 本報記者 孟凡君 發布時間: 2012年7月9日
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的消息,6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創7個月以來新低點,為50.2%,比5月回落0.2個百分點,反映出當前我國經濟下行壓力依然存在。
有分析認為,PMI回落是季節性的,仍在枯榮線上方,表明我國經濟增長正處于由升轉穩的關鍵時期,經濟新一輪可持續增長的基礎正在形成之中,但還需大力鞏固。
回落幅度收窄 經濟降中趨穩
統計數據顯示,6月份,我國制造業產成品庫存指數、原材料庫存指數、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有所上升,而新出口訂單指數、采購量指數、購進價格指數回落較明顯,說明通脹壓力進一步減輕,同時“供大于求”較為明顯。
其中,6月份我國制造業新訂單指數、購進價格指數仍在回落,預示外貿出口增長率將出現回調和企業成本壓力減輕,表明影響企業生產預期的因素仍然較多,企業生產的恢復預計還需一定時間。
而回落的原因,有分析認為,一方面與近期鋼鐵、有色金屬、石油等大宗商品價格下跌有關。另一方面,在政策和經濟的綜合博弈下,經濟逐漸由過熱向正常回歸,對原材料需求有所減弱。
其實,與5月份相比,6月份PMI最大的變化就是回落幅度明顯收窄,預示未來經濟增長可能降中趨穩。主要由于近期我國穩增長的政策陸續出臺,投資增長降幅減小,消費實際增長率略有提高,出口增速明顯反彈,支持著未來經濟增長降中趨穩的預期。
有經濟學家認為,在國家近期出臺的宏觀經濟政策以及世界經濟復蘇步伐放慢等因素作用下,我國經濟要到下半年才可能出現反彈。但目前,我國經濟增速下行的態勢沒有改變:一是早前為了控制通脹,緊縮政策導致政府在基建領域的投資下降;二是控制房地產市場的一些政策,對宏觀經濟的影響逐步顯現;三是美歐等海外市場的需求仍較弱。
不確定性仍存 有望企穩回升
有關人士指出,由于歐洲主權債務危機還在持續,外圍不利因素仍舊強勢,我國出口或將在未來數月下滑。同時,產品價格暴跌及新訂單緩和表明,我國內需疲弱,將給我國制造業降低儲存施加壓力,可能會加劇市場對于我國經濟增速大幅放緩的擔憂。
據北京大學中國國民經濟核算與經濟增長研究中心的研究,隨著勞動力等要素成本不斷上升,環境壓力不斷加大,我國經濟潛在增長率每十年會下降1個百分點,應屬正常。
盡管目前,我國出現了經濟趨穩的一些苗頭,但仍有不確定性。因為,經濟運行有著巨大慣性,仍須警惕經濟增速下滑過快,特別是在世界經濟低迷的情況下,對“穩增長”要給予足夠的重視。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科技信息部分析報告指出,當前在關注穩定市場需求的同時,還要密切關注經濟發展中的各種不穩定性因素,進一步促進經濟趨穩基礎形成,確保下半年經濟穩定向好發展。
目前,基本可以確立制造業步入下滑區間,而出口訂單繼續回落,預期在未來三個月出口增速將明顯下降,經濟增速或繼續有所放緩。同時,在調結構和促轉型時期,制造業生產景氣再次回落,符合政策調整的目標。但也需要防止經濟增速下滑過快帶來的對就業、企業經營、財政金融等領域的沖擊。而且,要抓住經濟增速回落的有利時機,推動結構調整,深化改革。
6月30日,北京大學中國國民經濟核算與經濟增長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經濟增長報告2012》指出,我國長期經濟增長率可能會出現放緩的現象,但能夠保持7%~9%的較快經濟增長,我國仍然處于經濟高速增長階段。
事實上,我國經濟增速在正常區間之內,而且從長期看,我國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尚未完成,我國經濟的長期增長有著巨大潛力。二季度應該是我國經濟的低谷時期,6~7月是制造業回穩時期,PMI仍有可能繼續走低。預計三季度,5月和6月出臺的扶助經濟政策的效果將開始顯現,屆時經濟增速將有望企穩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