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中國科技網 作者: 張俊慧 劉傳書 左朝勝
深化科體改革
在廣東“轉型升級”和“騰籠換鳥”的強大呼聲下,大量科研人員“孔雀東南飛”,許多科研機構揮師南下,甚至“海外兵團”跨海來粵。這些科研人員和科研機構的到來,不單壯大了廣東科研隊伍和科研能力,更給廣東科研體制帶來了活力和清新的風。
東莞華中科技大學制造工程研究院和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就是南下科研人員和科研機構扎根廣東結出的“奇異果”,兩個全新的科研機構在運行機制、創新機制、用人機制等方面實現“穿越”,開拓了科技與產業化結合的新途徑。
2007年,華中科技大學利用自身制造學科方面的優勢,與東莞市政府合作,建立了東莞華中科技大學制造工程研究院(簡稱工研院);也是這一年,北京華大基因研究中心主力南下深圳,成立了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簡稱華大基因)。
運行機制“穿越”:事業單位,企業化運作
工研院和華大基因都是事業單位,但都沒有事業撥款,全靠自己;搞著國家和世界領先的科研研究,卻又財源廣進,從不差錢。較之傳統科研機構,他們沒有國家固定的資金保障,但他們可以“錦衣玉食”,因為他們都實現了運行機制的“穿越”——
工研院的建設主體雖然是華中科技大學和東莞市政府,性質為非營利性事業法人單位,但是卻沒有編制,沒有事業撥款,每年通過競爭和科研實力爭取政府科研經費,為企業做技術服務,孵化高成長企業等實現自收自支。
工研院副院長劉國祥介紹,工研院大樓的建設過程可以從側面反映這種運行機制的變化:大樓當初建設時,東莞市政府直接撥付款項,工研院利用這部分資金進行土地招拍掛,中標后開建,與以往政府建好配套設施提供給科研機構免費使用或收取低廉租金的形式完全不同。
迄今為止,工研院爭取到了國家863計劃重點項目“中小企業云制造服務平臺關鍵技術研究”、廣東省產業共性技術重大科技專項“數字化制造裝備產業共性技術”等多個項目的立項,共申請各類知識產權百余項;為2000多家企業提供集中式技術服務,投資興建了一個4.3萬平方米的產業孵化園及3個產業基地,孵化出了一批高成長型企業。
同樣,華大基因也是致力于公益性研究的事業單位,不是體制內的科研機構,沒有事業撥款。院長汪建說,我們也是企業,一邊做科研一邊賺錢,科研很賺錢。他曾自豪地公開他們的“五個一”:每月發一篇論文在《自然》系列、《科學》上;每一篇論文能被引用100次;發一篇論文能贏得1億元左右的資金投入;培養出一個科研團隊,團隊中論文第一作者的年齡在25歲左右;獲得一批專利。
華大基因的“五個一”對體制內的科研機構來說,無論是學術科研成果還是贏得的投資,幾乎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他們自己卻認為并不存在什么玄機,只是堅持了“三帶”:“以任務帶學科、帶產業、帶人才”的發展模式。也就是這一模式讓華大基因通過完成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中國部分”(1%)、國際人類單體型圖計劃(10%)、水稻基因組計劃、家蠶基因組計劃、家雞基因組計劃,啟動國際千人基因組計劃、世界三極動物基因組計劃、萬種微生物基因組計劃等一大批任務,成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基因組測序與分析中心,在基因組和生物信息領域處于國際領先水平,諸多學科走在世界前沿。
同時,華大基因建立了克隆、健康、農業基因組、蛋白等產業孵化平臺,致力于開展人類健康、規模化重要物種、重要經濟動植物等基因組研究及應用,大力發展科技合作與科技服務產業、醫學健康產業和現代農業產業,現已實現了每年3倍的經濟增長。僅僅扎根廣東5年,華大基因的收入從千萬元到億元再到10億元量級,今年的目標則是30億元。
用人機制“穿越”:不以年齡論資格,不以學位論英雄
在人才的聘用上,建立更加科學的人才評價標準,最大限度體現人才價值。
在工研院,年薪最高的不是院領導。不管是教授、博士,還是普通員工,都按照業績進行激勵,甚至連只有高中文憑的技工也有可能拿高薪。2009年,針對大朗毛紡專業鎮裝備落后的現狀,想要開發電腦橫機控制系統,以提升現有裝備的自動化程度,但由于只懂數控軟、硬件方面的技術,缺乏橫機工藝相關技術人員,橫機系統遲遲開發不出來。情急之下,工研院數控裝備事業部決定大膽聘用只有高中學歷但是有20年橫機行業經驗,熟悉編織工藝的師傅鐘才明,并給他當時工研院最高年薪。在鐘才明指導下,研發人員改善了橫機編織工藝,工研院自主研發的電腦橫機控制系統很快面市。
在人才的招攬上,工研院走了一條從“近親”到“遠親”再到“遠鄰”的路子:建設初期的30多名人員大多是華中科技大學的老師或研究生,是謂“近親”;隨著規模的不斷壯大,吸引了華南理工大學、中科院、西安交大等其他學校和科研機構的人才,是謂“遠親”;為實現更大發展,工研院還積極引進香港及美國等地的創新團隊,金融、企業等各領域是謂“遠鄰”的優秀人才,逐漸建立起一支500余人的研發團隊。
而華大基因的用人機制就更讓人倍感“穿越”,絕對是“英雄不問出處”,以實戰選將:
——擁有北大數學、計算機和生命科學3個學士學位、北大人工智能專業博士學位的王俊,34歲已是執行副院長,多次領軍重大科研攻關項目,在《科學》《自然》等國際著名期刊上以第一或通訊作者發表論文32篇;
——19歲在北大就讀三年級時退學加入華大,24歲就率領800人研究團隊的李英睿,25歲已是華大基因科學內圈負責人,迄今在《自然》系列和《科學》上發表論文16篇;
——17歲從人大附中高二退學加入華大的趙柏聞,僅用半天就解決了人類基因組項目中的數學難題,拿到500萬元的課題經費,20歲已是“人類認知能力的基因組學分析”科研項目團隊帶頭人,手下光博士就有4個,領軍國內外十幾位數學、物理以及心理學領域專家學者一起,從事人類智力差異如何產生以及與基因的關聯研究;《華盛頓郵報》曾采訪報道趙柏聞稱,他年紀輕輕便在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基因組學研究中心挑起大梁……古老的中國將重返世界科技強國之林。
一些有著“非主流”學習經歷的學生在經歷重大科研項目后脫穎而出,引來國內的眾多質疑。因為體制內的科研機構最講“三唯”:唯職稱、唯學歷、唯論文,而他們卻只有“一重”:重本事。其實,在南粵大地這已是風氣。目前趙柏聞同時在香港中文大學學習,和學校談條件,他不要文憑,只修自己所選課程,中文大學不僅同意了,還發給他獎學金。體制內教育、科研機構的人大概很難理解這樣的“穿越”。
管理機制“穿越”:從“老師”到“老總”
在企業化方式的運作下,工研院的管理體制也實現了“穿越”,完全按照企業化管理方式運作。這首先體現在稱謂的改變上,工研院常務副院長張國軍說,來到工研院,以前在學校里叫“老師”的在這里只能叫“總監”或者“老總”,就是為了轉變領導者的觀念,增強市場意識。
工研院在對下屬4個事業部的管理上,出臺《事業部管理暫行辦法》,實行事業部獨立核算,充分放權給團隊,在人才招聘、薪酬待遇等方面具有自主權,從而充分調動各科研團隊積極性;另一方面出臺專利獎勵制度,積極鼓勵科研人員多創新、多出成果,支持團隊吸引外部投資,以專利成果、技術入股的方式,共同孵化高科技企業,開展成果轉化及產業化工作。
而在華大基因完全沒有傳統體制內科研機構的組織設置,沒有固定的人員構成的固定研究室。“以任務帶學科、帶產業、帶人才”的發展模式,必然需要“穿越”僵化的管理機制。這里同一個人時而被介紹為院長、副院長,時而被介紹為總裁、副總裁,院士也是董事。他們是碩士、博士生導師,教書育人,引領學生在基因組學探索科學未知;他們更是謀劃產業發展,掌控企業生存壯大的企業家;還是為員工提供發展空間謀福利的老板。
創新機制“穿越”:從“青蘋果”到“紅蘋果”
在產品研發上,工研院將學校實驗室里好看但不好吃的“青蘋果”轉化成既好看又好吃的“紅蘋果”,并緊緊圍繞地方產業需求,針對企業實際,實現從研發產品到市場產品的“穿越”。
緊貼地方實際需求,工研院針對建材、家具、模具、毛紡等行業的重大需求,自主開發幾十個系列的核心裝備,在企業應用取得成功,實現制造業重大裝備國產化,促進廣東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結合國內對LED裝備的重大需求,工研院自主研發LED芯片自動檢測和分選設備、分色分光機、編帶機,打破國際壟斷,形成自主知識產權產品,并與廣東志誠冠軍集團合作組建廣東志成華科光電設備公司,讓科研成果迅速轉變成市場產品,轉化成經濟效益。工研院全力推進國家863計劃重大專項成果“RFID全自動封裝生產線”在廣東的成果轉化,為物聯網提供核心裝備;為廣東省封裝行業的龍頭企業定制多臺RFID封裝設備,對推動廣東構建物聯網自主創新產業鏈意義重大。工研院還對東莞市32個鎮街實地調研,充分了解鎮街產業狀況和需求,結合自身科研優勢,為專業鎮建設提供技術支撐,讓創新從實驗室走向市場。
同樣,華大基因一手抓基礎研究,一手抓產業和應用,挑戰了傳統的從基礎研究到開發,然后技術轉移、產業化的線性模式。他們的成果不是實驗室里的數據,也不止是國際頂尖學術刊物上的論文。他們的成果都是帶動產業發展的,直接應用于健康醫療,治病救人;應用于農業生產,增產增收;應用于信息服務,他們甚至可以提供信息分析、云計算。從華大基因自己上10億的產值,可以想象各個領域應用他們的成果產生了何等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基礎研究本是制造實驗室“青蘋果”的,從科學到技術再到產業化本是路遙遙,但在華大基因卻一步到位“紅蘋果”。
廣東通過工研院、華大基因這樣的成果案例,又陸續引進深圳光啟高等理工研究院、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等一批科研機構。他們從誕生那天起思考的是發展發展再發展,而不是生存。共同的特點是都在運行機制、用人機制、管理機制、創新機制等方面有別于傳統科研機構,實現“穿越”——“穿越”了傳統的科研體制,“穿越”到科技體制改革的一片新天地。(通訊員 張俊慧 記者 劉傳書 左朝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