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城市化、工業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培養創新型工程科技人才成為我國教育事業勢在必行的一項任務。在這樣的背景下,2010年6月,教育部啟動“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簡稱卓越計劃),這是教育部貫徹《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精神率先啟動的一項重大改革計劃,主要目標是面向工業界、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培養造就一大批創新能力強、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質量各類型工程技術人才。
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工業業務領域工業自動化集團總經理 王海濱
此計劃最重要的一個特點就是需要行業企業深度參與。事實上,在教育部啟動“卓越計劃”之前,眾多自動化企業已經投身到了培養自動化工程實踐型人才的事業中。西門子就是其中之一。
新競賽 新起點
2006年,西門子與化工大學聯合創辦了"西門子杯"全國大學生控制仿真挑戰賽,該項賽事已成功舉辦5屆,2012年,其正式更名為全國大學生“西門子杯”工業自動化挑戰賽,由教育部高等學校自動化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和中國系統仿真學會聯合主辦。在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工業業務領域工業自動化集團總經理王海濱眼中,此次更名是一個新的起點, “我們沿襲了以往競賽一些很好的傳統,同時在組織結構、競賽內容、考核方式上做了很大的調整,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這是一個全新的競賽。”
《自動化博覽》:為什么要更名?
王海濱:眾所周知,此項比賽的前身是西門子杯全國大學生控制仿真挑戰賽,它于2010年正式成為教育部“質量工程”支持的賽項之一。2011年西門子與教育部正式簽訂了合作備忘錄,其中,雙方聯合主辦的大學生工程類競賽成為雙方合作的重要內容之一,因此,我們將競賽正式更名,并重新建立了更加嚴謹的組織結構。
另外,從競賽內容來看,我們認為工業自動化更能體現未來競賽發展的方向,未來競賽所涵蓋的內容將有可能覆蓋工業自動化領域中的任何一種技術,而不僅僅是控制和仿真。
更名后的競賽范圍比以前更廣,針對教育部提出的卓越工程師計劃,大賽目前已經將競賽組擴展為三類,即工程應用型、設計開發型和工程創新型,分別針對應用型工程師、開發型工程師和研發型工程師進行人才培養的引導,旨在培養工業自動化領域不同專業的工程人才。
《自動化博覽》:包括已經成功舉辦的5屆"西門子杯"全國大學生控制仿真挑戰賽,以及今年的全國大學生"西門子杯"工業自動化挑戰賽,西門子已經支持了六年大學生工程類競賽,請問西門子是基于何種初衷連續支持這樣的大賽?
王海濱:支持教育始終是西門子社會責任的體現,我們對自動化行業的人才培養有義不容辭的責任,目前這方面的專業教育以理論見長,而這一比賽的初衷是將教學與企業實踐緊密結合,為大學生提供一個實踐環境,并能夠指導學生理論結合實踐,逐步摸索和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思路,成為日常教學的有益補充,并為培養卓越工程師儲備人才。
中國正面臨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轉型的歷史時期,而在德國有比較成熟的校企合作培養工程師的經驗,我們愿意將這些先進的培養模式引進到中國,這不僅僅是一個師生之間相互交流的橋梁,它更希望成為一個可以幫助每一名有志于工程領域的學生成長為一名優秀工程師的平臺。同時,我們還將先進的工程理念及工程師素質凝練成六大要素,這六大要素也將同樣在比賽中得以體現和分享。
《自動化博覽》:此項大賽是教育部認可的大學生競賽活動之一,并得到了教育部質量工程的資助,您認為教育部的加入對舉辦此項賽事本身有哪些作用?
王海濱:教育部是所有教育事業的主管部門,教育部的加入體現了國家對于自動化行業人才培養的重視,體現了工業興國的決心。從大賽本身的角度看,教育部的支持無疑對擴大競賽規模,提升競賽的知名度上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特別是各大院校對于競賽學生競賽成績的認可度有了明顯的提高,使得參賽學生更加的積極和熱情,也更好地實現提高更多學生的工程素養以及為中國培養更多的未來工程師的愿景。
《自動化博覽》:可否簡單為我們介紹一下本屆比賽的一些相關情況和規模?經過多年的發展,從主辦方的角度來看,您認為此項賽事在哪些方面有新的亮點?
王海濱:今年有將近300支隊伍參加競賽。本屆比賽最大的改變是增加了兩個賽項,并且增設了4個分賽區。
本屆全國大學生"西門子杯"工業自動化挑戰賽探索了一種全新的競賽模式,它以一項虛擬的自動化工程項目為背景展開,大賽組委會充當甲方角色,而參賽隊伍以團隊的形式充當乙方角色,通過分析、設計、競標、實施、排錯、優化、移交等多個實際環節完成競賽,參賽隊伍需要在真實的工業控制器和仿真的工業對象環境下完成全部的自動化工程項目,以實際控制效果來決定名次。
企業攜手高校,致力培養人才
《自動化博覽》:大賽的主題如何選定?
王海濱:競賽主題都會緊扣時代脈搏,符合國家政策和大政方針,比如節能減排就是十二五規劃中的重要內容,我們在比賽中也突出了這一點。 比如設計開發組,我們對項目的要求就是“綠色安全”,同時也關注可持續發展,比如工程應用型競賽組的試題就是關于風力發電機組的,風能作為一種清潔的可持續能源,已經成為除水能以外,技術最成熟、最具有規模化開發條件和商業發展前景的發電方式。所以通過這一比賽,我們也希望能向更多的人傳達綠色環保以及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此外,多點觸控在手機等消費類電子領域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帶給人們巨大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通過這次比賽我們向全國高校在讀學生征集具備創新性和可行性的多點觸摸人機界面方案及相關控件的設計方案。
《自動化博覽》:學生通過這樣的比賽能有哪些收益?比如在就業方面,應聘西門子公司時是否會優先考慮?
王海濱:比賽即是學習和實踐相結合的過程。我相信能力的提升會是學生最大的收獲。同時,也是學生進入工作崗位前進行的一次很好的熱身。據我們了解,之前很多參賽選手的就業情況都很不錯,這一點我們很欣慰。從西門子的角度,在招聘時會作為優先考慮的條件。
《自動化博覽》:對于西門子來講,舉辦這樣的賽事有何收獲?
王海濱:對于西門子來講,這項比賽可以看作是對人才的選拔、培養和儲備的過程。同時,能有越來越多的人認識西門子,學習西門子的產品技術,這是我們最大的收獲。
《自動化博覽》:您認為企業該如何與高校合作來共同培養工程實踐人才?
王海濱:近年來我們國家的工科教育比較重視基礎理論知識的教育,工程應用的培養略顯薄弱,這樣的結果是學生會有比較系統而扎實的理論基礎,但是在從事工程類崗位的工作時需要用大量的時間來培養他們的工程能力。這就使得企業和學校的合作成為必然,企業用自己的優勢也就是實際工況環境下的技術和經驗給學校的日常教學注入一些元素,培養出更容易適應工業企業需求的人才,達到學生、學校和企業的三方共贏。
《自動化博覽》:決賽臨近,您對選手有何期望?
王海濱:首先,我要代表西門子感謝大家對這項賽事的關注和參與,參加這一比賽的選手,一定是對工業自動化領域的技術和產品非常熱愛,所以我希望,通過我們打造的這一平臺,每位參賽選手都能夠盡情享受這一比賽所帶來的快樂。
其次,作為展示各位參賽選手在自動化專業能力的一個平臺,希望這一比賽能夠成為同學們職業生涯中的難忘經歷,我們也希望每一位選手都能夠成為自動化領域的頂尖人才。
希望這一比賽能使大家對西門子的產品有一個了解和認識,將來選手們無論有機會在西門子工作或是在其它自動化相關領域的崗位上,都能夠為中國的工業振興做出自己的貢獻。
加強學生創新意識、合作精神、實踐能力的培養,是當前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核心和重點。由企業和高校共同合作的各種大賽對深化高等學校教學改革,促進學生基礎知識教育與綜合能力培養、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等方面起到了積極地推動作用。記者欣喜地看到,不僅西門子,還有很多自動化企業都已經投入到了與高校合作,共同培養自動化人才的征程中。也許我們很難去考量這樣的形式會為我國培養出多少位創新型人才,但是,這是一個好的開始,是一項值得堅持的事業,在此,我們期待更多的自動化企業能夠擔當起這份責任,為培養創新型工程技術人才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