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在2012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上,著名經濟學家林毅夫表示,中國經濟仍將在未來20年保持每年8%的增長。同時,在全球經濟疲軟,中國出口乏力的情況下,中國可以考慮再來一輪新的經濟刺激,通過投資基礎設施建設,為下一輪高增長奠定基礎。
眾所周知,2009年美國引發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機,這場不小的災難波及了很多國家,甚至到現在有些國家的經濟還沒有完全復蘇。當然,中國也沒能逃過金融海嘯的大浪,但幸運的是,中國政府推出的“4萬億”政策解救了大部分行業,更將一些掙扎在倒閉邊緣的企業拉了回來。然而,經濟迅猛發展過后必然會迎來或平緩或衰退的經濟現象。2011年,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明顯減緩,特別是在經歷了7.23甬溫線動車特大事故后,軌道交通行業的持續低迷令長期重點發展此行業的自動化設備制造商們受到了嚴重打擊。
當下,歐洲國家的經濟尚未回暖,美國“雙反”政策又抑制了我國風電和光伏行業的出口貿易,而對于日本的小丑行為,折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趨于冰凍的對日關系終將在經濟上讓它們買單。對于地大物博的中國來講,拉動內需是應對金融危機最好的方法。同時,某些行業又遇到了產能過剩和市場飽和的問題,所以企業就更要轉變角度,關注民生,特別是國家正在大力發展的領域——基礎設施建設。
基礎設施主要包括交通運輸、機場、港口、橋梁、通訊、水利及城市供氣、供電和供排水設施等,這在許多自動化設備制造商眼中并不陌生,因為自動化技術早已涉足了這些領域。近年來,光伏、風電等行業的強勢發展,讓大多數廠商忽略了基礎建設行業。如今,物聯網的興起讓自動化技術與基礎設施建設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了一起,特別是在城市人口和汽車增長明顯過快,可用空間大幅減小的情況下,憑借先進技術合理利用城市設施,加強空間利用率,使人們生活更為便捷才是可持續發展之道。
我們不得不承認,中國的很多行業已形成過分競爭,工控類產品的價格和消費類電子產品的價格相當,價格戰就這樣悄然打響。市場拖累著大企業,大企業打垮了小企業,于是經濟增長就更加緩慢。因此我們更應該意識到,無論國家經濟發展的速度如何,基建都是城市正常運行所必不可少的,自動化廠商要把握住機會,找準下一個經濟增長點,盡快從經濟的陰霾中走出來,力爭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發展更廣闊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