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27日,西門子水大流量校準裝置在大連正式亮相。該流量校準裝置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西門子傳感器與通訊有限公司(SSCL)的流量儀表生產能力,以確保為中國乃至全球市場提供高品質的西門子過程儀表產品。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工業業務領域工業自動化集團總經理兼客戶服務集團總經理王海濱表示:“西門子工業自動化集團一直關注客戶的投資回報。通過增加對中國市場的投資,加強本地研發和生產的能力。從長遠來看,我們將始終致力于為客戶提供創新、安全可靠、性價比高并且有市場前瞻性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大連市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局局長劉德春和西門子東北亞區首席執行官、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程美瑋也出席了當天的活動。
植根中國,本土發展
西門子與中國的淵源要追溯到1872年向中國提供的第一臺指針式電報機,此后的140年,西門子不斷與中國建立多方面合作,相繼建立了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西門子中國研究院,本地制造基地等,并持續加大本地研發力度,擴大在中國的采購。溫家寶總理曾兩次參觀西門子工廠,高度認可其為中國所做的貢獻。2011年西門子與中國簽署延續全面合作的諒解備忘錄,進一步支持中國可持續發展。
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程美瑋
目前,西門子的主要業務集中在工業、能源、醫療、基礎設施與城市四大領域。在中國有65家運營公司,16個研發中心,約3萬名員工,其中99%的雇員為中國本土員工。西門子憑借四大業務領域的強大基礎,結合中國“十二五”發展規劃,培養和重視本土化研發人才,從創新與研發角度不斷加強在中國市場的投資。
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工業業務領域工業自動化集團總經理兼客戶服務集團總經理 王海濱
東北地區一直是西門子在中國投資的重點。1906年西門子向沈陽市提供了第一部城市電話通訊交換機系統,這是其與遼寧省的首次合作。20世紀30年代,東北地區的重工業開始建成完整的工業體系,成為以沈陽及其周邊地區為核心地帶的東北地區最先進的工業基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東北一度占有中國90%的重工業基地。豐富的物質資源奠定了東北三省工業“勝地”的基礎,優化產業結構和引進新技術、新工業的需求是東北地區向可持續發展邁進的必經之路。西門子早已認識到了這一點,并且走在了產業發展的最前面。
西門子傳感器與通訊有限公司總經理穆勒英格(Ingolf Mueller)
2005年至2006年西門子在遼寧省先后成立了四家運營企業,包括隸屬于能源業務領域的西門子(葫蘆島)工業透平機械有限公司和傳奇電器(沈陽)有限公司,以及工業業務領域的西門子傳感器與通訊有限公司和鞍山榮西電力傳輸技術有限公司。2012年為國電東北環保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提供了西門子的IPS生物干化及好氧發酵工藝,作為沈陽市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項目的核心工藝。該處理廠將成為至今為止中國最大的IPS處理廠,并且將躋身全球最大的污泥生物干化及好氧發酵處理廠之一。
近年來,西門子在中國過程儀表市場不斷成長,這歸因于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程美瑋在活動上提到,將與大連市政府更全面探討如何在當地增加投入、更好地助力當地經濟的發展。他說:“中國不僅是世界上經濟增長最快的市場,更可能是世界上未來最大的市場,因此,研發、制造和生產依舊是西門子在中國發展的重點。大連市自身的硬件條件、經濟環境以及市政府的支持無疑為西門子的投資提供了信心與保證。”
2006年,西門子傳感器與通訊有限公司在大連市成立,2007年正式投產運營。該工廠整體占地面積約40000平方米,其中廠房面積約7000平方米,是西門子自動化與驅動集團在中國的第十五個工廠,也是西門子傳感器與通訊部在中國的第二個工廠。其生產的產品在種類、規格、性能、質量和技術標準方面與西門子位于德國、法國、加拿大和丹麥等地的此類工廠同步。產品主要銷往中國國內,部分產品銷往德國、美洲和澳大利亞。
大連工廠特別設有研發部門,由20多名員工組成。西門子傳感器與通訊有限公司總經理穆勒英格(Ingolf Mueller)說道:“西門子在全球設立了很多研發機構,過去,每個國家負責一個產品中一個部分的研發。而今像溫度變送器等產品的研發已集中在大連工廠,從設計到組裝、設定、發貨、銷售都采用本土化,效率非常高,客戶能夠更早拿到產品。這種高效同時帶來的是經濟方面的收益。”
校準裝置,服務中國
西門子在華發展的140年,始終致力于通過創新和本土化促進中國工業的增長,四大領域所提供的產品、技術和服務充分滿足中國政府、社會及客戶的需求。近幾年,西門子更加重視在經濟型市場的發展,根據國內用戶需求進行本土研發,加強本土供應商體系,建立本土的研發中心及工廠,為用戶提供快速便捷的近距離服務。王海濱認為這一系列舉措不僅極大地提高了西門子研發適合于中國市場產品的能力,更證明了西門子深化經濟型市場的發展方向是正確的,未來仍要繼續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2011年西門子在經濟尚未完全回暖的情況下逆勢增資超過千萬元人民幣,啟動大口徑水流量計校準裝置項目。它的建成標志著西門子大口徑水流量計校準裝置的校準能力達到中國東北最大、世界領先的水平。
西門子水大流量校準裝置是中國東北同時也是西門子全球最大的流量校準裝置,采用稱重法,可校準的流量儀表管徑范圍為0.6~2.2米,最終可實現的最大范圍達3米,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檢測精度和范圍,從而保證西門子能夠為中國市場量身定做更多高品質的過程儀表,為大管徑流量校準裝置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12年7月此裝置通過國家相關權威部門的認證,正式投入生產,這對于中國大口徑水流量計校準水平的整體提升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同時,它的誕生對于西門子過程儀表部將發揮重要作用,縮短交貨期,提升西門子服務中國市場的能力。
基于當今中國的經濟發展形勢,基礎設施建設的需求量不斷增大,特別是污水處理行業。今年,西門子在水工業裝置方面的投資接近2000萬人民幣,穆勒英格說:“中國的水工業市場已呈現出需要大尺寸流量計的趨勢。此次推出校準流量裝置,可以幫助客戶完善系統流程中的精確度,減少在產品使用過程中的失誤。以水為例,由于地下管道在輸送水時有很長的管線,經常會有漏水的地方,特別是一些管道會有細小的分支,約35%~45%的水因此流失掉,卻又不容易檢測到問題的根源。而西門子產品的精確度可精準定位到具體哪一個分支出現了漏洞,幫助客戶減少水的損失,實際上就是幫助客戶提高利潤。”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發展越來越快,勞動力成本逐年攀升。曾被稱為世界工廠的中國已不具備勞動力成本低的優勢,制造業面臨著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品質的挑戰。這一切都需要自動化技術的幫助,自動化也必定是中國制造、生產的未來趨勢。盡管2012年中國經濟的發展速度明顯減緩,但面對這樣的問題,植根中國工業多年的西門子早已有了應對之策。王海濱告訴記者:“在嚴峻的市場環境下,西門子有三件事情要做。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效率和生產力;其次,要繼續堅持行業發展策略,并且要比過去更加專注于各個領域;第三要繼續貫徹在中國市場堅持了20多年的原則——貼近用戶。”這些成功經驗正是西門子在市場競爭中得西門子水大流量校準裝置以制勝的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