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加快建設國家創新體系。國家科研機構是國家的戰略科技力量,在國家創新體系中發揮著骨干引領作用。
一、國家科研機構是近現代科技高度社會化、建制化、專業化的產物
現代意義上的國家科研機構,始于17世紀的法國科學院。伴隨著科學革命、技術革命和工業革命蓬勃興起,國家科研機構在西方發達國家率先實現現代化的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后發國家抓住科技革命機遇實現趕超發揮了關鍵支撐作用。當今世界,所有發達國家、新興國家和發展中大國都有自己的國家科研機構,與研究型大學、企業研發組織共同構成國家創新體系的研發主體。
16、17世紀,以牛頓為代表的科學家建立了現代科學理論體系和實驗研究方法,標志著近代科學的形成。英國于1660年成立了皇家學會。其后,法國科學院、德國科學院、俄羅斯科學院相繼成立,聚集了一批優秀的科學家專職從事科學研究。這些國家科研機構的成立,標志著科學研究作為一種社會建制確立起來,成為有組織、獨立的社會職業。支持科學研究也成為國家的一項基本職能,建立國家科研機構、集中優秀科學家開展科學研究成為各國競相效仿的模式。
隨著自然科學各學科的成熟和工業革命的蓬勃發展,一些國家認識到科學技術蘊含的巨大力量,陸續建立了一大批適應國家發展需要的多種類型專業性國家科研機構,主要開展自然資源調查、解決醫療衛生問題、發展農業科技、研究制定測量標準、開展服務國防需求和產業技術發展的應用研究等。
20世紀初,隨著第二次科學革命的興起,科技在促進產業與經濟發展、提升國家整體競爭能力等方面的作用更加顯現。學科不斷分化出眾多的分支學科,科研活動規模不斷擴大并對大型精密儀器設備提出更高要求。世界主要國家開始對國家科技力量進行整體戰略布局,創建了一批綜合性國家科研機構。1911年德國成立了威廉皇家協會,1916年加拿大組建了國家研究委員會,1917年日本成立了理化學研究所。這些綜合性國家科研機構成為各國發展科技、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骨干力量。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為應對國家安全、社會發展、人口健康和經濟發展的需求,發達國家進一步強化政府對科技活動的干預,紛紛投入巨資,在核技術、空間技術、能源科技等熱點領域建立科研機構,開展全方位科技競爭,逐步形成各自完善的國家整體科技布局。美國在拓展已有國家科研機構職能的同時,還成立原子能委員會、國家航空航天局以及能源部所屬的國家實驗室。英國、法國、日本等也都相繼建立了一批國家科研機構。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信息技術和生物技術的快速發展,一大批科研機構應運而生。
國家科研機構主要有兩種類型。一類比較集中,以德國、法國、日本、俄羅斯、澳大利亞、加拿大、韓國和中國等為代表,擁有綜合性、實體性的大型國家科研機構,表現為科學院、學會、科研中心、聯合會等形式。另一類相對分散,以美國、英國為主要代表,擁有許多專業性、部門管理為主的國家科研機構,表現為國家實驗室、研究院所、研究理事會等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