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下午,第四期“錢學森國際杰出科學家系列講座”在自動化所舉行。該講座由中國自動化學會主辦,復雜系統管理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承辦。本次講座邀請了IEEE智能交通學會主席、《IEEE智能交通系統匯刊》副主編、《IEEE智能交通系統》雜志副主編Christoph Stiller教授做題為“Towards Swarms of Self-Driving Automobiles”的報告。
本次講座的主要內容是環境感知的關鍵技術,Christoph Stiller教授介紹說自主駕駛車輛可以通過對環境的精確感知實現在正常交通環境下的自動駕駛。值得一提的是,他的無人車團隊——“AnnieWAY”車隊進入了2007年由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項目局(DARPA)舉辦的第3屆無人駕駛車輛大賽(Urban Challenge)的決賽,并在2011年于荷蘭舉辦的車輛協同競賽(Grand Cooperative Driving Challenge,GCDC)中獲得了冠軍。
講座首先介紹了如何利用激光雷達、攝像機等傳感器完成對周圍環境的3D感知,除此之外還結合了從數字地圖中獲取到的與環境相關的先驗知識對感知結果的做了進一步的分析。講解過程中,Christoph Stiller教授還進行了精彩的視頻展示,從而將感知到的抽象數據通過可視化的手段生動的展示給在場的老師和同學。Christoph Stiller教授指出對環境的感知和理解不僅僅是可以進行傳統意義上的測量更重要的是為智能車輛的自主決策和軌跡規劃服務,因此,接下來他對軌跡規劃等問題做了進一步的講解。最后,Christoph Stiller教授對無人駕駛技術領域的研究及相關的無人車比賽進行了介紹,并結合自己所在的“AnnieWAY”無人車團隊參加比賽的情況給與會的老師和同學做了豐富而細致的講述,使大家對無人駕駛技術的歷史和發展現狀有了一個整體的、形象的認識。
在互動環節,在場的老師和同學對該項研究表現了濃厚的興趣,踴躍發言提問,Christoph Stiller教授結合個人的研究成果和對目前研究領域熱點的把握,針對所提出的問題進行了解答,并對無人駕駛技術未來的發展方向等發表了獨到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