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北京將建立節能監察機構,成立“北京市節能監察中心”(暫定名),發揮“節能警察”的作用。7月18日下午,市發改委在向市政協委員通報今年的市政協主席重點督辦提案辦理情況時表示,政府將采用開發新能源、建立廢品回收與利用等措施,并制定“垃圾減量計劃”,建立廢舊家電回收處理體系,發展首都循環經濟。為了幫助企業節能,還將建立能源專業公司,為客戶實施節能的診斷、設計、改造、運行、管理一條龍服務,充分發揮這些專業公司“節能醫生”的作用。
委員建議:北京實行綠色門檻
市政協副主席葉文虎在發言中表示,建議有關部門可以在北京設立綠色門檻,凡是不節能不環保的產品限制進京,這樣不但從源頭上杜絕使用高耗能的產品,也能促使廠家對產品進行節能改進。
在今年的兩會上,致公黨北京市委以黨派的名義向大會提出了《關于提高資源回收利用水平,發展首都循環經濟的建議》的提案,這份提案被市政協列為今年的主席重點督辦提案。
“黑色污染”輪胎要鋪路
市發改委在介紹提案辦理情況時表示,北京目前汽車保有量已經達到220萬輛,2003年北京廢舊輪胎產生量達到350萬條,據預測,到2008年北京汽車將突破350萬輛,屆時廢舊輪胎年產生量將超過560萬條,越積越多的廢舊輪胎不僅造成“黑色污染”,給北京的環境造成極大的危害,同時也造成大量橡膠資源的浪費。
為解決這一問題,廢舊輪胎生產膠粉項目已經開始實驗。該項目所生產的膠粉替代熱塑性丁苯橡膠,這種改性瀝青鋪設的路面可降低道路建設成本,還可以降低道路的噪聲污染。目前,市發改委已在順平路上利用廢舊輪胎生產的膠粉改性瀝青鋪設了實驗路段,各項技術指標通過初步測試,效果良好。預計這一項目年底可以竣工投產。
建立廢舊家電回收處理體系
今后幾年是北京電子消費類產品進入更新換代的高峰期。市發改委介紹,目前北京每年產生的廢舊家電90%的回收方式還是以商販上門、以舊換新收購和社區回收站為主,收購上來的廢舊家電和電子產品主要經小商販和集散地業主處理后,大部分以整機的形式銷往二手市場,其余的拆解后賣到廣州、浙江等沿海地區。到目前為止,北京只有位于大興青云店鎮一個正規的處理廠,每年處理工業電子廢棄物約300噸,其中200噸來自電子產品制造商,100噸來自電器維修公司。
為此,發改委表示,北京將建立廢舊家電回收處理體系,對本市廢舊家電產品回收實行統一規劃。
來源:北京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