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顯示,2005年1至5月,國內煉油行業利潤總額為虧損27.9億元,呈全行業虧損態勢。那么,我國石化行業為何會出現虧損?有關專家認為,市場波動、成本上升、國內成品油價格未與國際市場完全接軌等原因均成推動因素。在直接層面上,上半年,我國石化行業的主要石化產品價格波動加劇,且向下走的趨勢逐漸顯現。據了解,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重點跟蹤的146種產品5月份價格較上月有所下降的超過一半,達到78種;在煤炭、電力等能源和原材料價格上漲的情況下,全行業生產成本大增,但市場價格卻呈下滑之勢,市場形勢很不樂觀。
數據顯示,1至5月份,由于世界石油需求增長較快,國際原油價格大幅度上漲。1至5月份國際原油價格平均上漲了30%以上。國內經濟持續較快增長,汽車工業繼續發展,汽車保有量進一步增加,全國石油消費繼續擴大。而作為石化行業最重要組成部分的煉油版塊并沒有充分分享全球煉油高毛利。在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上升的同時,國內汽柴油平均價格卻同比只上漲了20%左右,國內汽柴油平均出廠價低于國際價格600至1000元/噸,目前國內煉油毛利估計為近3年的最低水平。初步估計,中國石化下屬煉油企業的煉油毛利持續下降, 上半年煉油版塊基本上虧本,毛利水平降低到3美元/桶以下。
另外,合成材料的價格在經歷了持續的上漲后,近兩個月來已顯現出明顯的頹勢。5月份,國內聚氯乙烯平均價格7500元/噸,比年初下降了8.5%,同比下降12.3%。
在市場方面,近年來,隨著國內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化學工業走向復蘇,化工產品市場升溫,產品投資大幅增加,如純堿、燒堿、電石、聚氯乙烯、甲醇等。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在建和擬建甲醇能力分別達到1377萬噸和2069萬噸,加上現有產能約550萬噸,合計起來將達到4000萬噸。如果再加上處于規劃階段的項目,則生產能力將達到5400萬噸以上。而專家預測,到2010年,我國甲醇總的需求量約1250萬噸,顯然一旦建成投產,將大大超過市場容納能力。供大于求加劇時,將使價格空間愈發變小。
分析人士認為,未來半年石化市場環境變化不會太大,隨著國家宏觀調控的深入,經濟增長速度可能會有所放慢,投資增長放緩,因而對石油和化工產品的需求增長繼續減緩。再加上能源、原材料的瓶頸制約,成本趨高,石化產品產量增長整體也將放慢。但是由于絕大部分石化產品目前價格已經較高,下游行業承受已經非常吃力,一旦需求萎縮,價格還將繼續下滑。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