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高速發展,也帶來了中國電梯市場的迅猛擴張。據中國電梯協會統計,1980 年我國電梯產量為2,249 臺,2007 年達21.6 萬臺,是1980年的96 倍,26 年中平均每年增長約20%。到2007年,我國的電梯產量就已經超過了全球總量的一半。截止至2011年上半年,我國電梯行業依舊延續了高增長的態勢,全國電梯產量同比增長40%左右。相較于最近10年國內電梯產量平均每年20%的增速,增速近乎翻番。我國不僅當之無愧地成為全球最大的電梯市場,同時,也形成了全球最強的電梯生產能力,成為電梯領域的世界制造中心。
目前,我國正在運行的電梯約160余萬臺,且每年都在以20%的速度高倍增長,其中扶梯、客梯增長尤為迅速。同時,我們還注意到,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劇,既有建筑加裝電梯的需求已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視。所以說,不管是新建電梯數量還是對既有建筑加裝電梯以及電梯的維護數量來看,我國的電梯市場需求巨大。
惡性市場競爭帶來的弊端
市場需求的巨大,必然帶來競爭的激烈。這已經成為市場經濟中的一條定律。電梯行業自然也“在劫難逃”。電梯行業的競爭日趨激烈,其中重點體現在“大打價格戰”、電梯安全事故頻發等方面。
打“價格戰”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企業往往視其為“背水一戰”,無論是哪家企業都不愿意面臨這樣的局面,然而,在中國這個高速發展的市場中,似乎沒有幾個行業能夠逃脫出這樣的命運。以“價格戰”為主要特征的惡性競爭不僅擾亂了電梯市場的正常秩序,同時,也嚴重威脅到電梯乘客的人身安全。來自國家質檢總局的數字,近年來全國平均每年發生電梯事故40起左右,特別是2011年以來電梯事故出現上升趨勢,這使得電梯安全問題成為了人們廣泛關注的焦點。
幾點建議
如何來規避安全問題?如何確保電梯的安全運行?筆者認為主要應該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健全行業標準及法規
2011年3月1日,新《電梯技術條件》國家標準正式實施,新標準重點突出要確保電梯安全、方便使用。不僅如此,還對制造電梯的材料做了具體規定,要求具有良好的質量,具備供電系統斷相、錯相保護裝置或保護功能,以提高電梯的安全性。
與此同時,還有一點,是需要我們特別注意的。目前我國電梯制造大多參照歐盟標準,但是中國大中城市的人口數量以及人口密度遠遠超過歐洲,也就是說,中國電梯的使用頻率,磨損程度等都遠遠高于歐盟等其它國家,因此,在參照世界先進標準的同時,還應該考慮到具體國情,制定適合中國國情的電梯行業標準。
另據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特種設備安全監察處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檢測機構對地鐵進行檢測,參照的是2002年實施的《電梯監督檢驗規程》,到2012年,這一規程已經有10年的歷史,而在這10年當中,電梯運行當中又出現了很多其它的安全隱患,而這些安全隱患卻并沒有在此規程之內。所以說,盡快健全行業標準及法規,對于未來中國電梯市場的有序發展以及行業的進步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2)形成電梯行業整個產業鏈條的安全
電梯業主將電梯事故的原因歸為電梯制造商,而電梯制造商又將安全問題歸咎為電梯零部件供應商。但其實,若想避免電梯行業的安全問題,必須要確保電梯行業整個產業鏈條的安全。無論是上游器件商,中游的電梯制造商,還是下游的維護保養單位,每一個環節都要將安全做到位,才能盡量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
對于上游的器件商,自然也包括自動化企業,必須要樹立安全的意識,切實將安全落實到設計、生產的每一個環節,并不斷研發預診斷等先進技術,同時,應該與整梯商及時溝通,切實考察電梯運行的實際環境,從而提供相適宜的產品,還應加強對處于下游的電梯維護保養單位的技術培訓和指導,以便在電梯發生問題時,能夠及時處理;對于中游的電梯制造商,應加強對零部件商的嚴格考核,同時提高自身的責任心,確保整梯運行的安全性;對于下游的維護保養單位,則必須定期對電梯進行檢查維修,對發現的問題高度重視,而不能得過且過;對于最終使用電梯的乘客,則要對其進行乘坐電梯的安全須知及使用規范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