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國生產光伏板所需的多晶硅大多從歐盟和美國進口,制造光伏板的機器也主要購自德國和法國,所以中歐之間在該行業上形成利益盤根錯節的產業鏈。歐盟自認為可以通過雙反擊敗中國對手。但雙反使得光伏產業鏈上的歐盟企業將失去它們的最大客戶,同時會失去低廉的中國光伏組件,歐盟電站運營商的投資和建設成本一定會上升。因此對于2013年光伏在歐盟的市場,有待改善,歐洲在經過市場整合后有望實現重新開啟。
隨著我國光伏市場供需逐漸趨于平衡,預估光伏組件平均銷售價格將在2013年中期趨于穩定。就多晶硅行業而言,全球來看,現在產能很大,但現在能做到低于每公斤20美元成本的,全世界不到10家。目前這些核心的多晶硅廠也在減產,包括中國的一些大廠。現在市場上銷售的低于現金成本的多晶硅,基本都是庫存。但停產減產的影響會有滯后性,3個月后,庫存會越來越少。預估在2014年第二季度,庫存消化完后,整體市場會有明顯好轉,價格會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