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變暖已是不爭的事實,僅僅12天的氣候大會能否實現“人類的救贖”我們還不敢確定,但可以明確的一點是:解鈴還須系鈴人。正是由于人類文明一路高歌猛進,導致最終或是將“弒殺”地球母親。因此,最簡單地說,氣候變暖提醒人類要減排,特別是減排二氧化碳。為此,不少國家在氣候大會召開前夕都紛紛公布了各自的減排計劃,而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已于11月26日公布了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行動目標———到2020年全國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50%。
應該說,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削減碳排總量對中國來說,機遇與挑戰并存。一方面,中國處于快速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進程中,能源資源消耗大;但另一方面,發展低碳經濟,又是中國實現經濟轉型,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向著可持續發展方向邁進的必經之途。
而發展低碳經濟方面,金融業無疑將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眾所周知,包括銀行、保險、證券在內的金融業,被譽為現代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發動機”,在市場調控方面具有四兩撥千斤的獨特作用。解決高耗能產業畸形發展問題,離不開金融、土地、規劃、環保等多個環節。然而與一些行政手段相比,綠色金融這類市場經濟手段往往非常有效。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環保風暴和區域、流域限批等行政手段已發揮到最大限度,顯然已力不從心。通過市場手段,抬高企業進入門檻,已成為國際通行的做法。
我國從2007年開始,由國家環保總局與金融業聯手推出“綠色信貸”、“綠色保險”、“綠色證券”三項綠色環保政策,使“綠色金融”制度初具框架。今年,國家投向改善能源結構、減少污染的資金超過5000億元,多家金融機構抓住機遇,紛紛推出綠色金融服務,增加對節能環保產業的信貸投放。應該說,“綠色金融”已在保護環境,改善經濟質量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綠色金融絕不僅僅是綠色信貸。隨著全球“碳減排”需求和碳交易市場規模的迅速擴大,碳排放權進一步衍生為具有投資價值和流動性的金融資產,碳金融逐漸成為搶占低碳經濟制高點的關鍵。因此,碳金融無疑成為金融機構尚待開掘的“富礦”。
而發展“綠色金融”對于金融機構來說,除了意味著社會責任,對其自身發展也是重要的機遇。金融危機以來,銀行業特別是股份制銀行遭遇發展瓶頸,轉軌已成為最近幾年股份制商業銀行的共同任務,而實施綠色信貸,發展碳金融,則成為銀行業改善信貸結構,開辟新增長點的重要契機。例如今年上半年,興業銀行業績受經濟危機影響幅度較小,且遠低于行業平均降幅,包括節能減排“綠色信貸”業務模式在內的創新功不可沒。2008年10月,興業承諾采納赤道原則,成為中國首家也是目前為止國內惟一一家“赤道銀行”。今年1-9月,興業銀行已在國內發放了59.33億元的節能減排項目貸款。
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動地球。相信給金融業一個支點,一定可以撬動低碳經濟發展。當然,節能減排、保護和改善環境并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我們長期不懈的堅持和努力。在這個過程中,也需要金融業做出更多的變革和努力。在具體的發展綠色金融的策略方面,一方面監管部門應把節能減排信貸和相關工作視為銀行業金融機構評級的重要內容,實行有差別的監管激勵與約束政策。另一方面,金融機構要下力氣研究創新綠色金融產品和工具。如發行綠色金融債券、推出綠色抵押等銀行類環境金融產品。事實上,金融業只有努力增強自己的環境責任,才能捕捉到越來越多的環境機會。
【會議相關鏈接】
氣候變化大會開幕 激烈交鋒在所難免
哥本哈根氣候大會開幕 減排協議有望簽署
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低碳排放利益之爭白熱化
聯合國稱哥本哈根會議規模空前,必須有所斬獲
哥本哈根峰會不能失敗
哥本哈根大會今日召開 多國領導人與會共商減排
哥本哈根大會將上演一場發達與發展中國家利益的博弈
哥本哈根大會企業面臨重要戰略機遇期
哥本哈根氣候會議將催生低碳金融創新
中歐達成共識為哥本哈根氣候會議鋪路
更多相關內容請關注:低碳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