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鏈接:2013年控制網行業專題---發展新能源更要做好能源管理
談到近期工業領域的大事,莫過于尚德電力控股有限公司于3月18日被8家中國的銀行申請破產重整。一時間,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組件制造商之一的尚德占據了財經及能源版塊的頭條。
尚德電力控股有限公司由施正榮于2001年1月建立,是一家外商獨資的高新技術光伏企業,在中國擁有 4 個生產基地,在全球擁有約11,000名員工。
施正榮,被稱為“中國光伏產業教父”,1991年以優秀的多晶硅薄膜太陽電池技術獲博士學位。2000年,回國創辦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2005年無錫尚德在美國紐約證交所上市,以23億美元身家成為中國的新首富,無錫尚德成為中國最大的光伏企業。2007年,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全球環保英雄。2012年8月18日,施正榮辭任尚德CEO。2013年3月6日,辭任尚德董事長職務。
據業內人士透露,施正榮在辭任前已逐漸通過資產轉移掏空尚德電力。而去年9月份,在眾多債務人要求政府托管尚德電力的情況下,尚德電力所在地無錫市政府曾經伸出援手。當時無錫市政府以及銀行要求施正榮以個人資產擔保來作為注資條件,卻遭到他拒絕,業界質疑施正榮有意讓尚德破產,將爛攤子甩給政府。
種種結果表明,施正榮的“金蟬脫殼”是有意而為之,但尚德的破產重整或許只是中國光伏產業大洗牌的開始。
眾所周知,從2011年起,中國的光伏在受到歐債危機、歐美“雙反”以及產能過剩等多重打壓下,產業發展急轉直下。“金太陽”計劃和國家大力推行的新能源發電并沒有換來光伏產業與中國工業的可持續發展,相反地,產能過剩導致小企業的倒閉甚至像尚德這樣的行業巨頭也難逃破產重整的厄運。
在美國商務部裁定對中國光伏電池及組件征收高額反傾銷稅之時,已有很多小企業轉戰其他行業,而依然戰斗在光伏領域的廠商們則奮力擺脫內憂外患,加緊開拓國外市場。而今,新能源產業作為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對于未來經濟結構的調整仍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盡管尚德遭遇的厄運是每一位對中國光伏產業報以積極態度的人不愿看到的,但筆者也曾經預測,在國家發布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政策措施后,2013年將是中國光伏的逆襲年,而尚德的破產重整則無疑是這一轉點的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