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南方日報
近期,旨在調動國內光伏市場需求的一攬子政策一一浮出水面。繼財政部和國家能源局后,工信部又發力光伏行業——10月12日,《光伏制造行業規范公告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暫行辦法》)公布,旨在提高光伏行業新增產能、存量產能進入門檻,促進產業兼并重組。
專家分析,除政策外,國內光伏市場能否全面啟動需要保證政策切實落地,并需理順與電網企業的利益分配。
提高行業進入門檻
12日,工信部印發《暫行辦法》,旨在推動此前發布的《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有效實施,促進光伏行業兼并重組。
“《暫行辦法》的發布,提高了光伏制造行業的進入門檻,防止新一輪產能過剩。”中國能源網CEO韓曉平表示,盡管整體上對于光伏行業是支持政策,但仍然要淘汰一批沒有競爭力的中小光伏企業。
而此前,財政部發布《關于光伏發電增值稅政策的通知》,自2013年10月1日至2015年底,對納稅人銷售自產的利用太陽能生產的電力產品,實行增值稅即征即退50%的政策。
另外,國家能源局也發布《光伏電站項目管理暫行辦法》,將光伏電站的核準制改為備案制,由省級主管部門對光伏項目實施備案管理。而早在8月底,國家發改委連發光伏三大新政,明確新的地面電站將分區給予最低0.9元/度的標桿電價,分布式光伏電站給予0.42元的度電補貼,可再生能源附加也從此前8厘漲到1分5。
扶持政策對企業有吸引力
“這些政策是非常有必要的。” 國家能源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廈門大學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表示,隨著歐美光伏案落定,光伏行業國外市場已經萎縮,開啟國內市場需求勢在必行。
他注意到,和此前光伏扶持政策不同,這一輪光伏扶持政策更加具體、具有可操作性。“以度電補貼為例,詳細到幾分幾厘,這在此前是沒有的。”
對此,韓曉平表示認同。他轉而表示,國家給出的是戰略層面的支持,在戰術層面仍需要企業具有競爭力才能活下去。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日前公開表示,光伏電站領域的大好時機已經來臨。長城證券則預測,根據其團隊產業鏈調研驗證,國內四季度將掀起光伏電站搶裝潮,逐步改善國內供需格局。
“一攬子政策尤其是度電補貼政策出臺,經濟預期還是非常不錯的。”韓曉平為記者算了一筆賬,以工商企業為例,目前工商企業電價0.8元左右,如果工商企業光伏自發自用,除電價外,還享受0.42元的度電補貼,很有吸引力的。
而根據長城證券研報分析,西部地區地面電站投資收益可觀,增值稅即征即退50%,將使得光伏電站項目的內部回報率提高1-2個百分點;0.42元的度電補貼使得東部分布式推廣潛力巨大,預計明后兩年分布式光伏的商業模式逐漸成熟,分布式光伏的巨大潛力爆發,行業將迎來爆發式增長。
不過,記者采訪的多位專家則表示,國內市場需求全面啟動,仍然需要配套的制度設計。
韓曉平說,雖然國家電網給出不少政策和制度框架,但具體執行仍有難度。“電網考核機制沒有改變,賣電少了影響考核,這導致電網企業不會由衷支持光伏發電。”
記者了解到,目前電網企業的收入仍然全部來自發電環節與終端銷售環節之間的價差。光伏發電“自發自用”一度電,則直接導致電網企業減少一度電的價差收入。
對此,韓曉平建議,在這個層面,制度設計應該跟上,國資委應該制定新的考核標準,對電網企業支持光伏發電給予獎勵,改變光伏發電入網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