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似乎成為了2014年中國社會的高頻詞匯。
什么是中國夢? 怎樣實現中國夢?關于這些內容,已經有無數專家學者進行過論證。記者在此就不贅言。
今天記者想要談的是關于自動化產業的中國夢。
其實,在每個自動化人的心中,都住著一個關于自動化產業的中國夢。
改革開放30年,自動化產業高速發展是在近20年的時間里。
讓我們先來回憶一下20年前的中國自動化市場。外資品牌壟斷性地牢牢占據大部分市場份額,國內尚未有競爭力的同類產品,大多數自動化公司作為國外公司的代理,從事著低附加值的勞動。自動化產業是國民經濟中工業生產裝置的大腦和神經中樞,雖然其在工業生產總值中的比重很小,卻能撬動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在美國,自動化產業占GDP的4%,但它影響和帶動了66%的總產值。"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恰當的解釋是"以信息化促進自動化,以自動化帶動工業化"。如果一個企業沒有采用先進的自動化技術,其產品的質量和產量將無法保證,通過信息化實現產品升級、高效管理也將成為空談,企業將無法參與現代市場競爭。因此,沒有強大的民族自動化產業,就不可能有發達的民族工業,同時民族工業的戰略安全也得不到保障。
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一群懷揣著夢想的年輕自動化人開始白手起家,摸爬滾打,無數個民族自動化企業在這個時期如雨后春筍般浮出水面,卻又在槍林彈雨中葬身商海。要打開一個由國外產品壟斷的市場,對于這些新生的企業來說,是多么的困難,可想而知。其間的慘烈程度也許只能真的曾經經歷過這段歷史的人才能體會。和利時集團創始人王常力博士曾在一次采訪中表示:“那時,我真的懷疑能走多遠,因為我們幾乎是白手起家,卻要和世界最先進的百年企業競爭;我們第一年訂單才兩百萬元,卻要同銷售額幾億元的大公司比拼。坦白地說,很多人是懷有疑慮的,認為目標太遙遠。”
是的,這就是那個時代創業的中國自動化人心里的真實寫照。確切的說,那個時候的他們,只有唯一的一次機會,因為他們輸不起。而正是這樣的“毫無退路”,使以和利時、中控為代表的民族自動化企業最終在中國自動化市場占據一席之地。
而那個時候自動化產業的中國夢,也終于伴隨著打破國外企業盤踞多年的壟斷地位以及自主化能力的提升得到了初步的實現。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中國自動化市場在風雨20余年中也早已不同于以往。隨之發生變化的還有自動化產業的中國夢——從狹隘的“民族”情結,逐漸發展成合作共贏的“世界大同”。
記者在采訪和利時集團現任CEO邵柏慶先生時,他表示:“過去,我們打破了國外品牌的壟斷地位,今天,我們更要通過國際化的發展,贏得國際市場來證明自己的實力。而有很多國際自動化企業的身上都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自動化行業沒有一家企業能夠提供所有的技術和解決方案,我們應該聯合起來,相互學習,提高整個中國自動化裝備水平,提高國際化競爭能力。”
無獨有偶,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兼工業自動化集團總經理王海濱先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曾提出:“工業活動實際上并沒有國界,也許目前來看德國工業水平的確領先于中國,這就更需要團結力量,與國內的同行一起迎頭趕上。”
由此可見,新時代的自動化產業,迎來了不一樣的中國夢,今天的中國夢再不是過去狹隘的民族情結,再不是“有你沒我”的“決戰廝殺”,今天的夢,多了更多的合作與共贏、取長與補短,然而,不管夢想如何變化,歸根結底最為重要的是需要不斷提升自主創新的能力,提升制造業裝備的核心技術,才能真正實現制造業的強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