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爾首席執行官張瑞敏關于“裁員”的言論亦引發外界廣泛關注。張瑞敏稱,去年初海爾員工數量是8.6萬人,年底減少至7萬人,裁員比例為18%,今年預計再裁掉1萬人。而引發各界媒體深入討論的是海爾減員的主要原因是制造業務的智能化減少了用工數量,即用機器人替代人工。
事實上,海爾裁員只是冰山一角。《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調查發現,不僅海爾,其他大型家電企業,比如美的、創維、格蘭仕、格力、海信、志高和奧馬等,也都在通過大量使用機器人縮減用工量。早在2012年底,富士康就開始在生產線上推廣機器人,并表示到2014年要制造100萬臺機器人,用來取代生產線上單調、重復性高、危險性強的工作。
這一消息對于機器人行業的利好已經不言而喻,近日關于中國將成為全球第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的相關報道已經引發中國股市機器人板塊的集體瘋漲。然而解讀其中深層次的制造業變革,我們還可以發現更多的自動化市場機遇。
工業機器人并不是一個新生事物,其在很多行業,如汽車制造等行業的應用已經具有數十年的歷史,而為什么在近年中國機器人市場會呈現爆發性增長,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國勞動力成本的增長導致很多制造企業面臨“用工難”的問題。
勞動力成本上升,威脅到中國“世界工廠”地位也是老生常談的問題了,但卻是不爭的事實。據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發布的《人口形勢的變化和人口政策的調整》報告指出,從2010年至2020年勞動年齡人口將減少2900多萬人;與此同時,人口撫養比相應上升,中國的人口紅利將趨于消失。波士頓咨詢公司另一份關于中國制造業的報告中,提到一個數據,“在過去五年中,中國的勞動力成本年均上漲百分之十。”
勞動力成本上漲給中國制造業帶來的競爭壓力使其不斷尋求方法減低成本、提升效率,而面對中國龐大的制造業群體,顯然僅僅依靠工業機器人是遠遠不夠的,整個自動化產業都有機會參與其中。
近二十年來,中國工業企業的自動化水平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發展卻很不均衡。在石化、電力、汽車制造等資金密集型行業,自動化水平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但更多的中小型制造業企業自動化水平卻亟待加強。近年來,張瑞敏不斷強調要用 “互聯網思維”改造制造業,以達到“智能無人化”的制造環境。海爾作為中國制造業的領軍企業,這顯然給業內傳遞著變革的信號,機器人替代人工已成現實,全自動化的“智能工廠”還會離我們遠嗎?
當然,機遇也意味著挑戰。對于中國數量龐大的中小型制造業企業來說,在資金投入上顯然會更審慎,對于自動化技術的追求也不會一味地追求先進性,而是更多地從實用性、性價比考慮。近年來,眾多跨國自動化企業在中國市場推出的本地化的經濟型產品正體現其戰略的深遠,而從經濟性考慮,中國本土企業也具有價格、服務上的天然優勢,毫無疑問,一場激烈的市場競爭依然展開。對于自動化廠商,如何能夠抓住這一機遇從根本上來說還在于是否能夠深入了解用戶需求,通過產品、服務的創新來真正為用戶實現減低成本、提升效率的目標,提升用戶在市場中的競爭力,從而為用戶創造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