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90年代,工控機第一次走進中國大陸的版圖中。在之后的20余年間,中國工控機市場經歷了開拓、嘗試、認可、批評到前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工控機產品終于得以被“正名”,逐漸成為主流的自動化產品。
同時,隨著技術的進步,以及市場和用戶的成熟,如今的工控機市場已不同于以前,在新的形勢下,它也呈現出了新的發展style。
第一,技術的進步引領工控機產品的發展趨勢。凌華科技(中國)有限公司產品營銷總監陳家佑認為,全球芯片半導體技術的進步對工控機產品來說是決定性的突破。隨著新一代的處理器與芯片的上市,工控機呈現出多樣化的結構,如體積、性能、重量、功耗、顯示、接口集成等,可以多方面地被廣泛應用,從而徹底改變工控機笨重、體積大、環境溫度不夠寬廣、耗電、熱污染等在人們心目中的固有“成見”。有了新一代的處理器與芯片技術,廠商可以在工控機體積與系統散熱,抗環境干擾,耗電量等方面有所提升。于是,“嵌入式結構”、“機箱散熱”、“固態硬盤”、“箱式”、“平板式”等新技術、新產品不斷涌現,形成了工控機產品小型化、智能化、低功耗的發展趨勢。
第二,定制化產品使通用型產品市場受到挑戰。除了技術的突破,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工控機廠商開始更多地關注客戶的需求,為客戶提供定制化的服務和產品,不斷推出符合客戶需求的行業專用產品和解決方案。這使得原本被通用型產品占據的中國工控機市場,受到了挑戰。對此,研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龐觀士有著深刻的體會,在80,90年代,工控機廠商的關注點是計算機本身,考慮更多的是處理器性能、內存、網絡、顯示以及其它I/O,對特殊行業的需求考慮較少。現在,隨著工控機應用越來越廣泛,工控機必須考慮行業使用習慣和標準,加強對應用需求的關注。
第三,應用行業實現突破。從工控機應用的行業來看,在以往的優勢行業如冶金、電力、石化等傳統行業逐漸沒落的同時,一些新興的應用市場卻在不斷涌現。如金融、醫療、智能交通等。研華智能交通產品經理邱柏儒告訴記者,隨著我國智慧城市建設步伐的加快,智能交通市場規模將大幅增加,而研華正是受益于這樣的市場發展,其工控機應用已經深入到了公路交通、鐵路、城市軌道交通等諸多細分領域中。在看到物聯網、智能制造、智能化生活、智能農業、車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興應用中產生大量增量市場外,也有人看到了工控機市場的另一個增長點。龐觀士認為:“按照發達國家如日本、德國的標準,我們的工業化、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水平還有極大的提升空間,現有的存量市場需要升級改造,這將成為未來工控機市場的增長點。”
第四,銷售模式及策略的轉變。近年來,為適應市場的發展,一些工控機廠商轉變了原有的銷售渠道及模式,對直銷分銷的銷售策略進行調整。研祥近年來就受益于這樣的調整。據龐觀士介紹,研祥采取了扁平化、多渠道策略。通過直銷、分銷、電商組合的多渠道銷售增加渠道覆蓋。
與采用多種銷售渠道形式不同的是,西門子工控機業務一直以來都以渠道銷售為主。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工業業務領域工業自動化集團自動化系統部工控機團隊主管孫永軍告訴記者,西門子不斷地專注渠道商的培訓,做到專業,基于此做好本地客戶群的全方位支持。無獨有偶,陳家佑表示,凌華也非常注重加強渠道商的專業性,“我們依托豐富的行業經驗,持續要求業務邁向正確的銷售方向,同時輔導渠道商向行業市場發展,讓他們除了可以提升利潤外,也能強化自身的專業性。”
第五,嵌入式計算機前景可期。嵌入式工控機(EmbeddedIndustrial Computer)是一種加固的增強型工業計算機,它可以作為一個工業控制器在工業環境中可靠運行。早在90年代初期,美國AD公司就推出了類似的工控機。由于嵌入式工控機的性能可靠、無風扇結構、體積小巧、免維護,因而在工控機中的應用日趨廣泛 。嵌入式工控機如今之所以成為熱點,孫永軍為記者分析了兩大因素,其一是某些領域的客戶受制于使用環境和空間的限制,必須選擇這樣的產品;其二是因為目前嵌入式工控機外形尺寸及擴展接口等設計均為非標產品,屬于定制化開發產品特性。定制化的產品不像標準的工控機產品那樣直接配置和價格透明,所以更多廠商推崇這類產品開發。他對嵌入式工控機產品的發展具有很大信心,他認為嵌入式的確有很大的優勢,尤其是目前低功耗的x86架構的產品已經具有很好的性能,能滿足大部分工業領域的客戶應用的技術要求,而且現在及未來更多的工業自動化產品引入工業現場總線通訊功能,這為嵌入式工控機在擴展板卡方面的缺陷帶來了應用的空間或者說取長補短的功效。國際大品牌的嵌入式工控機產品從規劃和設計的角度,還是盡可能地綜合各領域客戶的技術規格需求特點,綜合設計,減少嵌入式工控機的產品型號,這樣可以做到成本最優化。隨著應用領域的擴大,客戶群的增加,他認為未來嵌入式工控機會向更深更細的行業定制化發展,甚至行業專用的嵌入式工控機系統產品將會成為主流,其中包含專用的硬件和專用的行業軟件等。定制化的非標產品需要更豐富的產品規劃經驗和設計能力,才能做好相應的產品,能夠為行業用戶帶來很好的易用性和專業性,當然這需要工控機廠商具有綜合素質的技術人員及深入了解行業工藝技術的工程師的參與和支撐才可以。
嵌入式工控機的體積小、結構封閉兩大特點成就了它的諸多優點,比如可嵌入到空間狹小的場合,結構封閉有著天然的防塵、防霉菌、防水優勢,電磁兼容等級可以做得比傳統工控機架構的高。但是,任何技術都是缺點與優點并存,龐觀士并不否認嵌入式的優點,但是他也提出了嵌入式工控機的三大缺點。一是性能較低;二是擴展性較差;三是缺乏標準化。性能低是因為體積限制和散熱設計要求,嵌入式工控機普遍選用低功耗的處理器設計方案,性能普遍不高;也是由于空間限制,不可能做太多擴展槽,擴展性必然大受影響,一般最多提供兩個擴展。目前,嵌入式工控機是“百花齊放”,沒有統一的標準,既沒有內部架構標準,也沒有接口標準。標準化未來是制約嵌入式工控機發展的重要因素。他認為,未來隨著處理器性能的進一步提升、功耗的逐步降低,嵌入式工控機性能也會相應提升,新的系統功能擴展接口標準的出現可解決其系統擴展性和可伸縮性問題,可向更多應用領域滲透。
摘自《自動化博覽》2014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