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制造業進入新時代,轉型升級正在成為眾多中國企業面臨的重要課題。如何提升企業的創新實力?如何拓展更加廣闊、高端的市場空間?在來自全球的競爭面前,很多傳統行業的國內廠商紛紛在思索著這些問題的答案。
作為傳統輕工業的一隅,包裝機械制造業也正在經歷著這樣的變革。在這一領域,一家名為成都三可實業有限公司的國內企業,憑借著高效、精準的包裝機械產品,一步步在市場脫穎而出,最終成為了多家國際500強食品企業的重要供應商。我們看到,在這家挑戰國際高端市場的企業背后提供支持的,正是工業自動化解決方案領域的著名廠商——施耐德電氣。
需求提升促創新動力
多年來,客戶對包裝機械在功能和性能上的要求一直在不斷提高,除了設備生產速度等基本指標在保持刷新外,還要求在整體效率、可靠性、質量控制等方面不斷加強。同時,出于人力資源管理和成本控制的考慮,包裝機械的設計還必須更有利于節省勞動力,減輕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
這些不斷到來的挑戰和變革,讓上世紀九十年代進入包裝機械市場的成都三可實業有限公司意識到:要想在市場上站穩腳跟,甚至在更高端的市場上拼搏,就必須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憑借不斷積累的技術優勢,為自身贏得無可替代的競爭力。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施耐德電氣走進了成都三可的合作視野,并成為了成都三可在OEM自動化領域堅定的合作伙伴。
可以說,與施耐德電氣合作的十余年,恰恰是成都三可在新機型研發上逐步升級、不斷挑戰的一段歷程。據杜國先總經理介紹:“最開始,在包裝設備上應用基礎的PLC和變頻器就能滿足要求,而隨著需求的提升,現在的新機型已經越來越多地應用高性能的運動控制器、伺服產品,一臺機器上常常要使用七八個伺服電機。”
在這樣的變化下,成都三可逐漸接觸到施耐德電氣越來越多的新產品,一發而不可收。從早期的ATV58,到后來的Twido、ATV31,再到最新的OEM硬件系統,每一次產品和解決方案的更新換代,都給成都三可及其最終用戶帶來了新的體驗,他們的眼界也由此打開。
攜手挑戰高端之路
隨著合作的不斷深入,讓成都三可逐漸認識了施耐德電氣OEM解決方案的妙處與精髓,自主創新的動力也越來越足。有了這樣的積累,成都三可已經不滿足于在國內市場上“安分守己”,轉而走上了沖擊國際高端市場的道路。
事實上,這樣的挑戰對一家國內企業來說并非易事。杜國先總經理深有感觸地談到:“國際領先的大客戶廠商一般都擁有很強的技術實力,提出的要求和標準很有針對性,對產品的各方面也要進行嚴格評審,尤其是后來成為我們客戶的一些世界500強企業,就更是如此。”
對施耐德電氣而言,這種渴望挑戰新高度的國內廠商,也恰恰是他們所青睞的合作伙伴。于是,雙方從2002年開始,正式建立了更加緊密的長期合作關系。每當成都三可希望開發挑戰高端市場的新機型,施耐德電氣的工程師都會在項目初期就積極參與進來,與成都三可一起提方案、搞研發。
杜國先總經理談到,三可的研發團隊熟悉目標行業的生產工藝和要求,而施耐德電氣的工程師則對自動化產品的性能特點了如指掌。在這樣的背景下,雙方各自的創新思維和技術優勢恰好能夠得到完美的互補,可謂珠聯璧合。而施耐德電氣先進的OEM產品和解決方案,又正好為新機型的性能提供了卓越的保障。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2008年,成都三可終于憑借其專利產品——SUGUS瑞士糖包裝機BZTL100與一家世界500強企業順利合作,并得到了用戶的高度評價。這也標志著在與施耐德電氣的緊密配合下,成都三可挑戰國際高端市場的道路漸入佳境,為自己真正打開了一片競爭的新天地。
新一代的革新利器
今天,隨著創新的不斷深入,成都三可已經與七八家國際領先的大客戶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在與成都三可的合作中,施耐德電氣也開始提供更多的創新解決方案。
目前,在一些面向高端市場的新機型上,成都三可已經開始應用施耐德電氣最新的PacDrive3硬件系統。由于這套系統是基于施耐德電氣OEM的最新設計平臺SoMachine Motion,使得邏輯控制、運動控制和機器人控制等功能可以在統一的硬件平臺內進行整合,尤其適合于包裝機械領域。除此之外,PacDrive內部還具有眾多包裝專用的功能塊,可以根據客戶的實際需求做靈活調整,有利于加快開發的速度。
這套新的解決方案,再次讓成都三可嘗到了設備性能提升的益處。以新開發的一款枕式包裝機舉例,通過應用PacDrive3,不僅將這款包裝機的速度從設計之初的每分鐘1500粒提高到了每分鐘2300粒,還可以在高速度包裝時,將袋長精度控制在±2mm的精度之內。這樣的指標,使這款機型的競爭力明顯優于同類產品。
這一成熟、靈活的開發平臺,還幫助這款機型實現了一些具有優勢性的功能。比如,一旦在包裝過程中因為包裝膜傳動的原因造成色標偏差,機型可快速自動調整到正常位置,避免影響生產;而生產中一旦當前的包裝膜用完了,包裝機械還能夠自動切換到另一個包裝膜,避免因為更換而導致的中斷。
除此之外,PacDrive3還針對包裝行業的一些典型機型配置了相應的模版,這也使成都三可不需要在開發時“從頭做起”,而只需要在成熟模版的基礎上,做一些突出自身技術優勢的調整就可以了,大大減少了開發和調試的時間。
據杜國先總經理介紹,使用其他自動化方案的機械設備,調試時間動輒長達半年甚至一年多;而受益于PacDrive3這種縮短開發調試周期的特點,只用了一個月的調試時間,成都三可的新設備就順利地“跑了起來”。這樣的速度,使得成都三可在激烈的競爭中又占了一分寶貴的先機。
意在長遠,決勝未來
與施耐德電氣的多年合作,讓成都三可已經不僅僅看重對方的產品和技術解決方案。讓成都三可更加珍視的,是施耐德電氣為其帶來的全面、穩定的支持,這恰恰為成都三可在未來持續提升競爭力創造了廣闊空間。
比如,憑借施耐德電氣的品牌影響力,成都三可不僅贏得了國際高端市場,在這一市場上的話語權也得到了顯著提高。起初,一些客戶出于合作習慣,曾經在包裝機械中指定使用其他一些自動化組件的品牌,在這種情況下,成都三可能夠自信地向客戶進行溝通和解釋,說服客戶改用施耐德電氣的解決方案。對于國內廠商而言,在國際大客戶面前能夠樹立這種自信,無疑是難能可貴的。
此外,對于成都三可這種志在開拓國際市場的本土企業來說,施耐德電氣的國際化支持能力在未來將異常寶貴。當成都三可的產品越來越多地出口到國外,施耐德電氣全球化的產品、技術支持體系將為其帶來堅實的保障,幫助其減少逐鹿國際市場時的后顧之憂。
意在長遠,決勝未來。我們相信,成都三可與施耐德電氣的攜手并進,必將創造出未來的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