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和利時自動化有限公司副總裁兼研究院院長 師平
自1993年成立,和利時已經走過了21年的發展歷程,控制系統業務已經延伸到工業生產各個方面,產品也從初期僅DCS系統擴展到全產業鏈產品的軟、硬件解決方案技術提供商,產品涵蓋各種應用需求,包括DCS產品、SIS安全產品、ITCC壓縮機控制產品、PLC產品、裝備產品、SCADA、MES、APC先進控制軟件產品、Batch批量軟件業務產品,AMS設備管理產品,以及滿足工業應用接口的通訊產品,電力業務優化軟件等。近幾年利用完善的產品鏈和實用的產品和方案技術,以MIV/MAC方式承接了中國石油、中國石化、神華集團、中國化工等國家重點企業眾多國家重點項目。 2013年,和利時DCS產品在國內市場取得了較好的銷售業績,工業自動化業務總銷售額突破20億元人民幣。
提升集成業務能力
和利時DCS市場業務主要涵蓋石油石化、化工、煤化工、食品醫藥、冶金建材、火電、熱電、新能源等各方面,并不斷加強了電氣儀表業務的工程設計和服務能力,提升了電氣儀表業務對DCS業務的貢獻率。杭州和利時自動化有限公司副總裁兼研究院院長師平表示:“和利時近幾年非常重視自動化集成業務的均衡發展,通過集成一體化自動化業務的技術和市場應用開拓,不僅實現了很多用戶期望的‘通過一個合格供應商能夠承擔全部自動化業務的一站式自動化裝備采購、工程實施、運維服務等工作’,和利時作為著名自動化集成供應商在為用戶減少項目管理成本和開車、運維成本的同時,也使得我們從項目承接規模和承接數量方面的快速增長中受益。”
師平認為和利時DCS產品的核心競爭力除了產品可靠、穩定和實用外,更重要的是工程能力和控制方案解決能力。和利時有一大批來自不同行業的具備現場經驗的工程師,他們不僅熟悉工藝生產過程,更重要的是借助和利時的應用開發平臺,將復雜的工藝控制過程進行模塊化開發和封裝,變成易于在現場實施的控制算法,使得和利時不僅僅是賣一套DCS硬件產品給用戶,而且能夠給用戶提供基于DCS平臺的有效工藝生產控制算法,幫助用戶實現對復雜生產過程進行合理控制、方便用戶更好操作和監視
生產過程。提高產品品質和確保生產安全,這就是和利時DCS產品的核心競爭力。
創新鑄就未來
自成立以來,和利時就一直致力于自主化創新,不斷提升產品和技術。2013年3月,和利時經過3年多的開發,發布了MACSV6+K系列新一代基于安全理念設計的DCS系統, MACSV6軟件較前幾代產品在可靠性、安全性、可用性、易用性方面做了較大的改進,包括系統結構、網絡安全、控制器程序、工程管理器、AT軟件、圖形組態、操作員站在線軟件、系統維護等多個方面。K系列硬件是全新設計開發的新一代DCS硬件產品,在設計之初就充分考慮了產品的可靠性、可用性、防護和保護功能,在硬件結構上充分考慮了作為工業產品的長期運行的穩定性與可靠性,以及易用性和可維護性。
對于DCS技術的未來發展趨勢,師平認為:“目前DCS技術正在發生著巨大變化,這種變化一方面是計算機技術發展的牽引,另一方面是用戶需求的改變。”他詳細分析到: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尤其是網絡技術、虛擬化服務器技術和云技術的發展使得過去單一任務的應用程序駐留在專用的計算機設備或服務器上的工作可以轉移到虛擬化的計算機設備中,多個虛擬化服務器可以運行在單個物理服務器設備上,比如多操作站虛擬化技術,工程組態站虛擬化技術等,虛擬化技術為系統構建提供了巨大的靈活性,簡化了系統管理、維護和備份,可以減少使用者的投資成本。另一方面是用戶需求的改變,用戶希望用自動化技術降低成本,工廠生命周期內的投資和運維成本更低。需求帶動了DCS硬件智能I/O模塊技術的革命,促進了無線技術、PDA移動操作終端設備、遠程維護技術、現場總線技術的發展以及商業化標準設備的應用。此外,考慮到商業化計算機和網絡設備應用帶來的風險,進而推動網絡安全技術開發和多重防護技術的應用。另一個巨大變化是涉及工程總造價成本降低的MIV/MAC自動化總承包商在大型項目工程實施方式上的革命性變化。
據師平介紹,和利時緊跟DCS技術發展趨勢和重視用戶的需求,在新一代DCS產品開發上應用了大量新技術,如網絡安全防火墻技術,虛擬化工程組態技術,現場總線技術,智能化可在線維護的I/O模塊,用戶可自由定義和封裝的控制方案模塊、報警管理、設備管理以及DCS遠程桌面軟件解決方案等,方便用戶可針對不同項目建設規模選擇從小DCS系統到多域大系統的構建,并方便用戶在線擴展應用等。這些技術可以極大方便用戶構建控制系統,使得用戶結合項目投資規模和使用要求對選擇DCS的成本進行有效控制,并且建設期和運維成本得到降低。
真誠地為用戶設想
由于生產原材料成本、用工成本上升,企業生產運營和管理面臨巨大市場壓力,用戶對采購價格越來越敏感,造成DCS控制系統中標價格不斷下降,DCS利潤越來越低,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持續、健康成長,和利時也在規劃著業務轉型。
對此,師平表示:“用戶目前面對激烈競爭的市場所要考慮的問題是如何用最低的成本投入得到最大的收益回報,我們是控制系統產品提供商和集成技術應用商,我們面對用戶的問題能做的首先就是提供性價比最好的產品,也就是要保證給用戶提供的控制產品是可靠和穩定的,是能夠確保用戶生產長期穩定和安全運行,能夠減少用戶開車后的運維成本,這是幫助用戶減少成本的前提。其次是能夠保證用戶生產長期優化運行,這是目前最能贏得用戶信任的關鍵能力。”
據師平介紹,和利時正在為此和很多用戶緊密配合,努力做著這方面的嘗試。從生產運行安全角度考慮提供和利時自主開發的國內首套安全HiaGuard SIS控制產品,并基于SIS平臺給用戶提供SOE參數異動分析軟件解決方案,解決涉及用戶生產安全的工藝、設備等關鍵數據實時采集分析,防止不正確的數據造成安全系統異動或拒動,給用戶生產帶來不必要的損失。從設備管理角度考慮給用戶提供設備管理技術HAMS,讓復雜的設備管理工作變得輕松,該技術可以很好解決動態設備臺賬的自動生成,設備完好率統計,并每天自動生成問題設備清單和維護工作單,幫助維護人員聚焦問題所在和能夠進行有目的的檢維修工作。從工藝優化的角度考慮,在提供常規控制技術手段的同時,給用戶提供增強性控制技術SELFTUNING PID和先進控制技術APC,解決用戶生產平穩問題,并在工藝生產穩定基礎上進行生產目標最優化控制(在控制目標最好的基礎上也保證經濟目標最優),并且采用了新的商業模式去推動APC業務銷售,讓用戶看到技術實施帶來的效果和利益后和利時再從利益中進行費用提成,既解決了用戶對技術實現結果“心中沒底、不愿意花錢”的顧慮,也真正通過應用目標設定使得和利時技術人員認真對待實施效果,有壓力去做事,讓自己的工作能為用戶高質量產品生產實實在在做出貢獻。從用戶能源有效利用角度考慮,提供能源管理解決方案,對用戶工廠生產原料、輔料、水、電、汽、風等能源消耗進行監控,提供能源管網模擬和能源平衡圖,能源產耗預測和能源調度運行,能源消耗定額對標和能耗消耗考核,能源產耗預測等。通過能源數據分析,合理指導用戶編制技改措施,制定節能減排計劃,提高工廠整體運營效率。
正如師平所言:“和利時認為市場競爭激烈是挑戰也是機遇,只要本著‘真誠地為用戶設想’的理念去解決用戶生產中的問題,離用戶近一些,通過提供差異化的技術服務就會離競爭遠一些。”
摘自《自動化博覽》2014年7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