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經濟日報》
自今年8月以來,“媒體融合”成為我國社會各方高度關注的一個重要熱詞。8月18日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所審議通過的《關于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備受矚目,它已成為我國新時期媒體融合進程中的一個里程碑式的文件。媒體融合戰略已經正式成為我國全面深化改革進程中又一個標志性、全局性的重大改革舉措。
媒體融合是我國信息傳播領域融合進程中的一個重要方面。信息傳播領域融合的發端可上溯到我國全功能接入互聯網開始的1994年。從那時開始,信息傳播領域的融合現象不斷涌現,及至今日,融合現象更是無處不在、無時不在。不管是在固定互聯網發展階段,還是在移動互聯網發展階段,互聯網的開放創新屬性都一直非常鮮明。這種開放創新特質的重要體現之一就是對于信息傳播領域融合進程的引導和推動。開放推動創新,創新推動融合,媒體融合由此風生水起。
媒體融合中有兩個重要角色,一個是傳統媒體,一個是新興媒體。在互聯網傳播平臺之上,隨著媒體融合進程的深入,新興媒體和傳統媒體之間的界限正在日益模糊。在媒體融合環境下,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應該視自身為創新型融合媒體,因為它們都擔負著以創新發展的方式構建我國現代傳播體系的歷史使命。另外,在同一個媒體組織內部,傳統傳播方式和新興傳播方式之間的關系也值得重視。對于媒體組織而言,沒有純粹的傳統媒體,也沒有純粹的新興媒體。只要有“人”這一傳播主體的存在,基于這一傳播核心的傳播方式就是多元而融合的。對于媒體組織的發展而言,不管是內部的融合,還是外部的融合,都需要確定一個面向移動互聯網新傳播世界的融合方向,從而以開放創新的方式來最大限度地發揮各種傳播方式的優勢,發揮各種媒體組織的優勢,才能真正將媒體融合之路“走穩走快走好”。
媒體融合向何處去?媒體融合的未來是什么?這是人們非常關心的一個重要問題。當前,我國政府已經對媒體融合發展提出了明確要求,即“著力打造一批形態多樣、手段先進、具有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建成幾家擁有強大的傳播力、公信力、影響力的新型媒體集團,形成立體多樣、融合發展的現代傳播體系”,與此同時,還希望“盡快在媒體融合發展上見到成效、取得突破”。這將成為我國媒體融合未來發展的主導方向和核心預期。
在媒體融合進程中,不同類型媒體的演進方向將成為值得各方高度關注的問題。對于信息傳播領域的融合演進方向大致可作如下推斷:業務融合→媒體融合→網絡融合→產業融合→制度融合→監管融合→現代傳播體系(形成具有移動性、大數據、社會化特征的創新型融合傳播生態系統)。在這個演進方向中,所涉及的網絡融合是指包括互聯網、廣播電視網、通信網和人際關系網絡在內的各種網絡傳播平臺的融合。在這個演進方向中,不同的融合形態還會呈現出交錯前進、齊頭并進或跳躍式發展的態勢。這充分說明未來信息傳播融合領域將是充滿活躍度和不確定性的融合領域,同時更是一個充滿創新契機和創新空間的廣闊領域。需要提醒的是,在信息傳播領域媒體融合現象歷史邏輯和演進方向的探討中,業務和產業層面的融合并不是融合的全部,制度層面、監管層面的融合將顯得更為重要。即使沿著媒體融合的方向,形成了能夠服務于我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戰略目標的現代傳播體系,該體系的未來發展依然是不可限量的,它還會向著更遠的未來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