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政府提出“工業4.0”戰略,并在2013年4月的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正式推出,其目的是為了提高德國工業的競爭力,在新一輪工業革命中占領先機。“工業4.0”是德國政府《高技術戰略2020》確定的十大未來項目之一,該研究項目由德國聯邦教研部與聯邦經濟技術部聯手資助,在德國工程院、弗勞恩霍夫協會、西門子公司等德國學術界和產業界的建議和推動下形成,并已上升為國家級戰略。德國聯邦政府投入達2億歐元。
該戰略旨在通過充分利用信息通訊技術和網絡空間虛擬系統——信息物理系統相結合的手段,將制造業向智能化轉型。信息物理系統網絡可將資源、信息、物體以及人緊密聯系在一起,從而創造物聯網及相關服務,并將生產工廠轉變為一個智能環境。這是實現工業4.0的核心,而物聯網正是實現該戰略的基礎。
2011年11月2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物聯網“十二五”發展規劃》。該《規劃》分現狀及形勢,指導思想、發展原則、發展目標,主要任務,重點工程,保障措施5部分。
時隔三年的時間,物聯網的概念在中國已經發生巨變。從起初的方興未艾,到之后在多個行業展開技術推廣,再到現在可以將物聯網技術與“工業4.0”戰略相結合,物聯網正助力中國邁向智能制造之路。
《物聯網“十二五”發展規劃》中提到, 到2015年,我國要在核心技術研發與產業化、關鍵標準研究與制定、產業鏈條建立與完善、重大應用示范與推廣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初步形成創新驅動、應用牽引、協同發展、安全可控的物聯網發展格局。技術創新能力顯著增強。攻克一批物聯網核心關鍵技術,在感知、傳輸、處理、應用等技術領域取得500項以上重要研究成果;研究制定200項以上國家和行業標準;推動建設一批示范企業、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等創新載體,為形成持續創新能力奠定基礎。形成較為完善的物聯網產業鏈,培育和發展10個產業聚集區,100家以上骨干企業,一批“專、精、特、新”的中小企業,建設一批覆蓋面廣、支撐力強的公共服務平臺,初步形成門類齊全、布局合理、結構優化的物聯網產業體系。在經濟和社會發展領域廣泛應用,在重點行業和重點領域應用水平明顯提高,形成較為成熟的、可持續發展的運營模式,在9個重點領域完成一批應用示范工程,力爭實現規模化應用。
從目前的現狀來看,距離這樣的規劃目標還有一段距離,然而,從互聯網到物聯網,技術的進步與制造業的革命并不是遙不可及。歷史長河中的短短幾十年卻帶給我們無法想象的變化,也給自動化產業帶來了機遇和挑戰。毋庸置疑,物聯網時代比起互聯網時代更需要自動化技術的支持,我們要做的不僅是提供相關技術的幫助,更重要的引領中國制造業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