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提出了促進云計算創新發展的措施,將通過積極支持云計算與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等融合發展,培育壯大新業態新產業。業界人士普遍認為,這不僅將帶動新興產業的發展,更將助推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和產業結構調整,給經濟增長帶來新亮點。
“一方面表明國家對云計算等新興領域發展高度重視,正給予實打實的支持,在這些領域創新、發力,有著很大的發展空間;另一方面,國家對新興產業的發展態度更加務實,更加瞄準其發展核心內容,將通過規范發展、健康發展實現其持續發展。”作為全程參與者,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電子信息研究所、軟件與信息服務業研究所所長安暉透露,促進云計算創新發展措施的相關文件即將正式發布。
頂層設計布局
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加快發展云計算,打造信息產業新業態,對于推動傳統產業升級和新興產業成長,具有重要意義。要積極支持云計算與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融合發展,催生基于云計算的在線研發設計、教育醫療、智能制造等新業態。會議要求,在疾病防治、災害預防、社會保障、電子政務等領域開展大數據應用示范。加強信息安全評估和防護。支持云計算關鍵技術研發和重大項目建設。讓數據“云”助力創業興業、便利千家萬戶。
從國家層面布局和設計,推動云計算的創新發展,將對哪些方面產生深遠影響?諸多分析人士認為,國務院常務會議將促進云計算創新發展提上日程,為推進經濟運行管理和控制系統的集約化和有效資源整合吹響了號角。
“通過云計算技術資源的整合,引發經濟建設和服務模式的改變,為帶動新生的服務業態和新興產業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國家信息中心專家委員會主任寧家駿說。
“大力促進云計算創新發展,將有利于解決投資分散、重復建設、產能過剩、資源整合不均和建設缺乏協同等問題。”寧家駿認為,我國經濟正在發生一系列重大而深刻的變化,產業結構在孕育著新的突破。國家把發展云計算作為一個抓手,帶動經濟建設、服務模式和發展模式的重大轉變。
賽迪顧問電子信息產業研究中心分析師姚珊珊表示,從國家層面布局云計算,能夠使云計算在真正需要它的領域發揮作用。比如,涉及民生、公益的很多場合和領域都適合應用云計算,但這些領域往往不能直接帶來經濟效益,因此云服務企業進入的動力不足,而從國家層面去引導和布局,就有利于集中統籌、利用資源。同時,國家層面布局云計算,能夠使社會資源的分配更合理、公平。并且,能夠深挖大數據的價值。我國大數據市場近年的發展并沒有曾經預想的那么樂觀,原因之一就是數據極為分散、不能互聯互通、數據質量差,由國家層面來布局云計算,更有利于整合數據資源,實現大數據落地。
“這將使我國云計算生態系統更加完整和健全,發展重點更加突出,高端化成為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 安暉說。
政策支持不斷深化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云計算白皮書(2014)》顯示,目前,我國云計算產業發展良好。我國公共云服務市場仍處于低總量、高增長的產業初期階段。據估計,2013 年我國公共云服務市場規模約為47.6 億元,增速較2012 年有所放緩,但仍達到36%,遠高于全球平均水平?;A設施即服務(IaaS) 市場規模約為10.5 億元,增速達到了105%,顯示出旺盛的生機。在騰訊、百度等眾多互聯網巨頭的介入和推動下, 平臺即服務(PaaS)市場得到了迅速發展,2013 年市場規模增長近20%。軟件即服務(SaaS) 市場規模在34.9 億元左右,與2012 年相比增長24.3%。
據記者了解,隨著云計算的發展,近年來,國家支持云計算發展的相關政策也在不斷深化。
2010 年10 月,國務院出臺《關于加快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意見》,將云計算納入戰略性新興產業;當月國家發改委發布了《關于做好云計算服務創新發展試點示范工作的通知》,確定北京、上海、杭州和深圳、無錫五城市先行開展云計算服務創新發展試點示范工作。2011 年,國務院出臺《關于加快發展高技術服務業的指導意見》,將云計算列入重點推進的高技術服務業。2012 年,財政部國庫司發布《政府采購品目分類目錄(試用)》,增加了C0207“運營服務”,包括軟件運營服務、平臺運營服務、基礎設施運營服務三類,分別對應云服務中的 SaaS、PaaS 和IaaS 服務,國家關于云計算的政策逐漸從戰略方向的把握走向推進實質性應用,政府及公共管理部門采購云計算服務的制度障礙開始被逐步打破。
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的促進云計算創新發展的措施,意在培育壯大新業態新產業,助推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對此,姚珊珊表示,政府希望通過整體性的規范、鼓勵措施,一改過去幾年中各地重復建設、無序發展云計算的狀況。同時,以“信息生產力”來推動中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
產業發展駛入“快車道”
云計算的發展,歷經從無序到有序,從“草根”野蠻生長到國家層面規劃布局,從盲目探索到目標、方式漸漸明朗,已經駛入發展快車道。
在產業發展方面, IaaS“群雄并起”。“老牌”企業如阿里云仍然保持了領先的優勢,但競爭者在不斷增加,其中既有傳統的電信運營商(中國電信、中國聯通都成立了云計算業務運營實體);也有互聯網企業,如京東、藍汛、網宿等;還包括眾多的初創公司,UCloud、青云是其中的佼佼者;同時國際云計算巨頭的進入也為國內IaaS 領域增加了新的競爭者。
PaaS“逐漸長大”。騰訊、百度、新浪、阿里等向開發者提供了開發平臺服務,新浪SAE 注冊用戶到2013 年年底已接近30 萬,其中活躍用戶超過10 萬,應用數量達到50 多萬個。
SaaS“盈利較好”。SaaS一直是國內外云計算產業中盈利較早保持較好發展態勢的領域,2013 年部分企業SaaS的云服務營業額超過了1 億元。
對于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推出的促進云計算創新發展的措施,安暉表示,這對云計算的進一步發展影響深遠,一是將振奮企業信心,二是將進一步提升全社會對云計算的認知度和接受度,三是相關部門將出臺相關政策措施。這些能夠給企業帶來更多的市場機會。
“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的關于促進云計算創新發展的措施非常振奮人心,讓我們躊躇滿志,同時又感到國產工業軟件的發展任重而道遠。”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創新型企業北京數碼大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雷毅表示,在云計算提上創新發展日程后,“工業云”將發揮更大潛能,為中小企業降低創新創業的門檻,推動企業的轉型升級,并助推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中關村示范區在云計算基礎設施、云平臺和云應用三個主要環節取得一批核心技術突破。如聯想、曙光、龍芯中科等企業在網絡基礎設施、云存儲服務、云計算服務器、大規模運算資源調度管理等方面的技術全國領先,中國移動研究院、世紀互聯公司、北京計算中心等率先完成了云計算平臺核心技術的研發,百度、用友、神州數碼、金山等率先部署開展了云應用服務。
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中關村示范區開始與河北省聯手發展云計算產業。今年8月,北京市經信委和河北省工信廳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建張北云計算產業園,張北云聯數據中心、“京北云谷”云計算與智慧產業基地等項目入駐該園區。其中,“京北云谷”的定位是建成京津冀區域規模最大的云計算與數據中心產業基地。中關村管委會與張家口市商定,雙方將加強規劃對接和頂層設計,積極支持中關村大數據企業參與張家口市云計算中心建設,共同推動利用大數據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推動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建設。
摘自《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