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科技期刊是科技傳播的首要媒介、學術交流的主要平臺、科研評價的重要標準,擁有一批學術水平高、影響力強的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是科技傳播的首要媒介、學術交流的主要平臺、科研評價的重要標準,擁有一批學術水平高、影響力強的科技期刊,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科研水平和創新能力的重要指標。
雖然我國科技期刊和國際論文數量均居世界第二,但與發達國家相比,科技期刊的質量、權威性、影響力等還存在很大差距。在國家創新能力快速提升、新媒體如火如荼、科技創新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國內科技期刊如何奮起直追、轉型升級,盡快實現國際化?
國內科技期刊還處于初級階段
平均影響因子低于國際總體平均值,更遠遠落后于美、英、德等學術期刊出版強國
“我國每年產出數百萬篇學術論文,90%以上的高水平論文投向了國外期刊!”前不久,在中國科協和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主辦的第十屆科技期刊發展論壇上,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尚勇發言語驚四座。
2013年我國科技期刊達到4944種,數量僅次于美國;但與國際頂級期刊相比,無論是權威性還是影響力,均相距甚遠。“我國科技期刊的平均影響因子低于國際總體平均值,更遠遠落后于美、英、德等學術期刊出版強國。”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新聞報刊司司長艾立民調研,2013年我國作者作為第一作者的論文被美國《科學引文索引》收錄23.14萬篇,同年被收錄的科技期刊為139種;2012年,這兩個數字分別是16.47萬篇和135種。“論文增加了40%,而期刊只多了4種,這說明我國優秀期刊和優秀論文之間的差距不斷在擴大。”
癥結在哪里?中華醫學會繼續教育部主任、《編輯學報》副主編游蘇寧認為,國內科技期刊當前面臨諸多問題:重指標輕讀者,過分關注評價指標,為提高指標弄虛作假,忽略了讀者口味;重經營輕質量,逐利環境和經濟指標的壓力下,編輯的獨立性無從談起;重形式輕學術,對學術水準把關不嚴,存在大量關系稿、造假、抄襲問題……
“期刊質量是學術生態鏈條中最關鍵的一環。”《圖書情報工作》雜志社社長兼主編初景利認為,國內科技期刊還處于初級階段,難以引起國內外優秀科學家的關注。
七成出版單位是非獨立法人
既要改革科技期刊的管理體制,更要改革國內的科研評價標準
國內科技期刊如何實現從求數量的外延擴張向求質量的內涵發展轉型?專家們建議,在進一步加大精品科技期刊培養力度、使之擺脫生存危機的同時,加快其他期刊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改革。
“我國科技期刊長期處在政府的保護下,而且70%是非獨立法人的編輯部,缺乏辦刊的主體性、獨立性。”上海交通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院副研究員劉莉認為,應在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的背景下,穩步推進不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編輯部的改革,支持有條件的期刊走向市場,讓社會效益和市場法則來決定其優勝劣汰,避免和利益掛鉤。
“提高科技期刊的質量,必須改革現有的科研評價標準。”艾立民指出,在科研成果認定、學位授予、職稱評定中,長期過分強調論文發表的數量、期刊等級等,導致很多學術期刊功利化,一些期刊為收取版面費喪失了職業操守,關系稿、人情稿、職稱稿充斥版面。同時,重洋輕土、重量輕質的評價體系,也迫使許多高水準的科研論文成果投向外國期刊。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導致我國的優秀論文嚴重流失,國內期刊只能“退而求其次”。
“我國的學術評價機制要有利于科技期刊的發展。”初景利建議,應盡快改變以發表論文的數量以及期刊的國別、等級、主辦單位等作為考核、晉升、獎勵依據的辦法,把論文的學術貢獻作為標準。“同時,要支持和引導由國家公共資金支持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研究成果,優先在國內的精品科技期刊上發表。”
平均每個單位出版的期刊只有1.3種
國內期刊只有走規?;底只⒕W絡化之路,才能跟上時代潮流
科技期刊的質量不單單體現在一本雜志上,其背后是出版社、出版集團,乃至整個科技期刊行業和產業的核心競爭力。記者發現,隨著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等新型媒體的蓬勃發展,國際科技期刊正在朝集團化、數字化、網絡化方向大踏步前進。
“我們現在已經有大部分雜志和資源是以公開獲取的方式來發布。”論壇上,《自然》執行主編暨自然出版集團大中華地區總監尼克•坎貝爾重點介紹了《自然》的開放獲取出版模式。所謂“開放獲取”,是基于互聯網時代科技期刊出版的新模式,讓用戶把經過同行評議的學術論文放到互聯網上,以期學術成果的快速自由傳播。
據介紹,像《自然》一樣,目前發達國家大型學術期刊出版機構已經基本完成了由傳統業務模式向現代數字出版模式的轉型。
“國內科技期刊分散弱小的現狀阻礙了規?;?、集約化的發展,學術期刊主辦單位數字化轉型比較滯后。”艾立民說。一方面,科技期刊與新媒體融合發展仍然停留在分散探索、項目實踐的階段,標準缺位、人才匱乏、資金短缺、版權保護不到位等制約了科技期刊的轉型升級;另一方面,我國平均每個出版單位出版的期刊只有1.3種,規模過小、能力太弱,難以實現集約化、專業化、數字化。
專家們指出,目前科技期刊的信息傳播功能正在從紙本轉向數字和網路,國內期刊只有不斷深化體制機制改革,走集約化、專業化、數字化之路,才能增加科研成果發布,增強國際話語權。
中國醫學會雜志社社長兼總編輯姜永茂建議,應充分發揮社團、大學等學術機構在內容組織方面的優勢和出版單位在專業化出版、經營、資源整合方面的優勢,強強攜手、合作出版,盡快實現規模化、集團化。
國際科技出版集團開始在國內“搶灘”
國內科技期刊必須遵循全球出版業游戲規則,盡早實現國際化
當中國科技期刊還在低谷中徘徊、在困境中摸索,國際科技出版集團已經開始在中國市場“搶灘”。比如,從去年開始,《自然》集團在上海組建了數十人的中國團隊;今年1月,他們又在上海創刊了《自然植物》新雜志。
面對國際巨頭的短兵相接,國內期刊如何盡快走出去、實現國際化?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期刊社社長毛邦河認為,全球化理念在國際出版界已經被視為主流趨勢,國際知名的出版機構成為沒有國界的集團化科技出版公司。“遵循國際化標準辦刊,理所當然要成為中國期刊國際化的必由之路。”
專家們認為,首先是編委會、稿源和審稿專家的國際化。備受推崇的《自然》和《科學》,都在全世界有強大的顧問團和審稿人隊伍。建立覆蓋全球的編輯、審稿人隊伍,可以著眼于與中國科技界已經有良好關系的國外科學家(包括華裔科學家)和已在國外學術單位取得穩定職位的留學生,從中招攬人才。
其次,要按國際化規則辦刊。這表現在許多方面,例如期刊的出版周期。國內科學家不愿意向國內期刊投稿,除了后者在國際上影響力太小,還有一個原因是出版周期太長。出版周期是當前國際學術期刊之間競爭的主要參數之一,一般是快報3個月、全文6個月;電子化則將出版周期變得更短。而在國內,出版期刊受到的限制因素太多,例如管理部門的官僚主義、期刊篇幅的不必要限制,審稿和通訊時間過長,排版和印刷的低效率等等。
國內期刊能否實現國際化?2009年創刊的英文期刊《國際口腔科學雜志》給出了肯定的回答。據該期刊的執行主編王晴介紹,他們的海外編委比重為80.4%,審稿專家的國際審稿人占97.8%,投稿的海外學者達到了71.8%。在編輯流程中,他們不僅聘請《自然醫藥》高級編輯蘭迪•萊文森參與編輯出版的全過程,還遵循國際規則增加質量控制環節,加入國際版權服務和學術不端檢測。“上述舉措使《國際口腔科學雜志》的影響力加速提升,創刊第二年即成為被美國《科學引文索引》收錄的中國內地唯一同類期刊。”(原標題:數量世界第二,影響因子不及國際平均值,90%以上的高水平論文投向國外——國內科技期刊還有戲嗎?)
摘自 鳳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