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期間,國人在海外大量采購電飯煲、馬桶蓋等日常生活用品的新聞,引發了人們對中國制造業的極大關注,日本的馬桶蓋到底“優秀”在哪?引得大家漂洋過海去購買,透過這個事件,我們同時也看到了中國制造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據了解,日本的馬桶技術發展比較早,經過多年的演變,已經從以往的傳統馬桶發展到現在的可以加熱、定向清理、殺菌的智能馬桶,以人為本是日本馬桶蓋的一個優勢。而在中國制造業的發展中,往往忽略從人們的需求和提高人們生活水平出發去投入研發,在日用品精細化方面我們還比較欠缺、比較落后。從一個小小的馬桶蓋,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國制造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即從低端制造向智能制造轉變。
從國內看,以往的低要素成本優勢,如人口紅利等正在逐步減弱,部分行業出現產能嚴重過?,F象,自主創新能力問題日漸凸顯,傳統的發展模式已經難以為繼。從國際看,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正在興起,制造業發展態勢和競爭格局面臨重大調整,發達國家紛紛實施“再工業化”和“制造業回歸”戰略,試圖贏得制造業競爭新優勢。中國作為世界工廠、世界制造業中心,制造業規模很大,收益卻非常少,以蘋果手機的代工廠為例,一個手機五六千塊,中國企業真正受益不到十分之一,市場份額跟收益完全不成比例。中國的制造業還停留在生產線的最低端,面對現實,中國的制造業到了必須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
那么,中國的制造業要如何實現突破呢?
國務院研究室工貿司司長張軍立認為,建設制造強國,當前急需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是要加快制造業創新能力和體系建設,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制造業創新體系;
二是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推動制造業加快實現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
三是大力提升工業基礎能力,實施工業強基工程。圍繞“應用牽引、重點突破、平臺支撐”,開展示范應用,切實解決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先進基礎工藝、關鍵基礎材料和產業技術基礎(簡稱“四基”)等工業基礎能力薄弱問題;
四是加強質量和品牌建設,不斷提升企業品牌價值和“中國制造”整體形象;
五是全面推行綠色制造,加快推進制造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
六是大力推進制造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高端制造業,推進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壯大現代制造服務業,進一步優化制造業布局,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優勢產業和企業群體。
目前,發達國家利用技術和產業優勢對我國先進制造業發展形成堵截之勢,發展中國家利用低成本優勢對我國傳統制造業形成追趕之勢。兩面夾擊,只有奮力突圍,才能化挑戰為機遇,搶占新一輪制造業競爭制高點,真正實現中國智造。
實現中國智造是一個長期的奮斗過程,關鍵是明確思路、把握方向。只有認真踐行《中國制造2025》的總體思路,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以促進制造業創新發展為主題,以推進信息通信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為主線,以推廣智能制造為切入點,強化工業基礎能力,提高綜合集成水平,全面推進制造業轉型升級,推動中國制造實現由大變強的歷史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