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證券網
6月13日的央視新聞聯播介紹了中國在機器人領域的突破和成就。
繼2013年中國成為工業機器人第一大市場之后,2014年,中國市場又銷售了占據全球銷量四分之一的工業機器人。因此國際機器人聯合會就預測,到2017年,中國的工業機器人數量將會超過世界上其他任何國家,這一巨大的市場給中國機器人這一新興產業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
在安徽合肥的一家機器人工廠,一種新型的倉儲移動機器人剛剛研發成功,這種機器人使用激光導航,在大型倉庫可以實現高速運轉,智能撿取貨物。隨著我國電子商務發展正在進入密集創新和快速擴張的新階段,這家企業的負責人意識到倉儲移動機器人將會擁有巨大的市場,于是在兩年前就開始和中科院合肥物質研究院共同研發這種移動機器人。市場需求再加上緊密的產學研結合,讓這種新型的移動機器人具備了更強大的功能。
在勞動密集型產業聚集的珠三角地區,日益高漲的人力成本讓越來越多的企業考慮用機器人替代人的問題。而這一強大的市場需求,也讓機器人新產品的產業化不斷提速。在廣州數控的這個調試車間里,工作人員正在按照用戶的要求,把這些機器人抓取產品的工作節奏從12.5秒改進成7.5秒,如果能夠提速成功,這些機器人的生產效率能提高60%,也意味著由中國企業自主研發的機器人本體核心部件----減速器,達到了國際一流水平。
在海水養殖發達的山東威海,企業在研發水下鉆井平臺養護和維修的水下機器人之外,還開發出具備采捕、投放功能的水下養殖機器人;
中國國內市場的巨大需求,帶給了中國機器人企業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在裝備制造業發達的遼寧沈陽,當地企業則根據市場需求開發出可以扛起上百噸重物的移動機器人,甚至還有能制造自行端盤子上菜的服務機器人;廣東省宣布投資9430億元在未來3年里推動“機器換人”;浙江省則宣布5年5000億元投入機器換人。國務院日前發布的《中國制造2025》提出全面推進實施制造強國戰略,機器人和高檔數控機床等產業一起成為未來十年我國重點發展的十大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