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經濟運行走勢分化,從深層次反映出結構調整深化、增長動力轉換的階段性特點。經濟社會發展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大大增加,尤其需要改進傳統分析方法,提升認識研判能力,深入研究新形勢下的新問題,而不能用老眼光、舊思維,更不能簡單套用西方經濟理論和分析工具來解讀和研究
新常態下,全面看形勢,辯證作分析,是制定正確經濟政策的“基本功”。在前不久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對做好下半年經濟工作提出了“精準分析和深入判斷經濟發展走向、基本特征和各方面影響,提高政策質量和可操作性”的要求,非常有針對性。面對“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這一重大任務,尤其需要與之相匹配的新視野、新思維,提高分析研判經濟新常態的能力水平,為科學決策、有效調控、掌握經濟工作主動權提供強有力支撐。
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實現了7%的增長,就業、居民收入、節能減排等指標持續向好,新興產業與新興業態增長強勁,但是工業、外貿、房地產等傳統增長引擎相繼減速,也引起不少擔憂。經濟運行走勢分化,“幾家歡樂幾家愁”,從深層次反映出結構調整深化、增長動力轉換的階段性特點。一些傳統支撐力量正在消退,同時新的力量正在成長,有些還呈現爆發式增長,但總體來看新舊動力轉換還沒有銜接到位。眼下經濟所面臨的下行壓力,就是新動力還沒有能夠接替傳統動力“挑大梁”的直接反映。
經濟增長階段的轉換,已經實實在在地發生了,由此也產生了如何認識和把握好這一轉換階段的全新課題。過去促進經濟增長的一些條件發生了很多變化,比如世界經濟進入長期結構性調整,新一輪產業變革融合加快;國內人力、資源、環境成本的上升無法阻擋,傳統低成本優勢難以維持,等等。不僅如此,眼下我們的市場主體更加多元,生產、投資、消費、就業等經濟行為具有明顯的差異性和獨立性;城鄉、區域、產業之間發展水平差異較大,對宏觀環境感受不一,對調控政策反應不一;互聯網催動新的經濟活動、經濟現象不斷涌現,但運轉機制尚不完善,運營活動不夠規范,對資本市場和實體經濟的影響難以把握,也加大了經濟形勢的復雜性。
經濟社會發展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大大增加,尤其需要改進傳統分析方法,提升認識研判能力,深入研究新形勢下的新問題。以往我們以GDP論英雄,現在就要認清發展規律,放下“唯GDP論”,在保持必要的GDP增速的基礎上,分析研究GDP生產、使用、分配方式,一些結構性指標、趨勢性指標有時比總量指標更重要;以往我們刺激消費,找準模仿式、排浪式消費熱潮中的一些產品,進行減稅、補貼就能帶動增長,而現在多樣化、個性化的消費漸成主流,就要把握這一動向,研究適宜的消費、收入、稅收政策,釋放消費需求;以往我們的經濟增長靠“鋪攤子”,而現在則要靠“上臺階”,包括產業升級的臺階、創新的臺階,就要完善相應指標體系和創新政策,提高研發投入強度、提升研發效率水平;以往我們考察就業看全社會就業總量的多少,而現在則要研究新型城鎮化和創業創新熱潮帶動下的就業形勢新變化,看新增經濟活動人口以及經濟增長能夠提供的新就業崗位有多少。
需要強調的是,新常態下的經濟實踐生動、豐富、充滿變化,我們固然不能再用老眼光、舊思維,更不能簡單套用西方經濟理論和分析工具來解讀、研究當下的中國經濟問題。如果不注意中西方差異,不加區別地把它們搬到中國來,可能出現“西橘”變“中枳”的結果。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一定要記住馬克思的那句提醒,決不能把別國的現實在理論上的表現,變成我們手里的教條。
摘自《經濟日報》